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醫險協同,平安好醫生的「升維」破局

2025-08-28 20:51

(來源:源媒匯)

作者 | 胡青木

經濟為何能掙脱停滯的枷鎖持續向前?答案藏在「創新」二字背后——更準確地説,是持續不斷的「創造性破壞」。這一深刻洞見,來自著名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的經典理論。

所謂「創造性破壞」,正是熊彼特直面經濟發展「不確定性」時的突破性思考:沒有這種打破舊有格局的創新,經濟就會陷入靜態循環的泥潭,最終在沉寂中失去活力。

放在互聯網醫療行業亦是如此,進入發展的下半場,「醫藥電商+醫療服務」代表企業京東健康、阿里健康等,「醫療服務+藥品協同供應」的方舟健客、智雲健康等,都在不斷提升和做出新的探索。平安好醫生則在醫險協同上不斷深化,做出「創新性破壞」蜕變,並逐漸形成規模。

在2024年盈利上岸之后,今年上半年,平安好醫生盈利能力再度得到提升:總營收2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9.5%;歸母淨利潤達到1.34億元,同比漲幅為136.8%;經調整淨利潤錄得1.6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3.6% 。

具體業務端,平安好醫生F端、B端分別創收14.3億元、5.36億元,對應服務集團個人金融客户與企業客户,養老業務則以1.72億元收入成為新增長極。

截圖來源於公司公告

截圖來源於公司公告

在「綜合金融+醫療養老」生態協同戰略下,平安好醫生的F端醫險協同、B端企業健康管理核心鏈路已驗證可行性,階段性成效逐步顯現。

F端醫險協同落地見效

平安好醫生2025年上半年業績核心亮點,在於實現「有質量的增長」——整體業績攀升的同時,經營性現金流同步向好,印證商業模式進入成熟階段。

正如寧高寧所言「沒有現金流的生意,一定不是好生意」,現金流作為企業「生命線」,直接反映盈利真實性與抗風險能力。2025年上半年,平安好醫生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達6355.7萬元,「造血」能力增強;在此支撐下,不僅實現「規模與利潤同升」,毛利率更同比提升1.4個百分點至33.6%,邁入「盈利+現金流雙優」新階段。

截圖來源於公司公告

截圖來源於公司公告

這份增長的核心驅動力,源於F端與平安集團醫險協同的深化,以及B端業務的強勁突破——而這一發展路徑,恰好精準契合當下商保行業的政策機遇。

當前,我國基本醫保「保基本」的定位,與居民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健康需求存在差距,疊加人口老齡化加速、醫療技術革新帶來的雙重壓力,國家正積極推動商保與基本醫保差異化良性互動,為醫療健康企業創造了廣闊發展空間,而平安好醫生憑藉獨特優勢,在這一機遇中成功跑通醫險協同模式。

從F端醫險協同的落地實踐來看,平安好醫生憑藉清晰且層層遞進的推進路徑,展現出強大的業務拓展能力。中國平安最新披露的2025年半年報顯示,集團近2.47億個人客户,這一龐大資源池為平安好醫生帶來得天獨厚的優勢。

平安好醫生深度聯動集團旗下壽險、產險、健康險、銀行等子公司,運用大數據分析與精準畫像技術,將這些個人金融客户精準定位為核心服務對象。通過整合集團內部資源,梳理客户在金融板塊的消費習慣、風險偏好等信息,與醫療需求偏好進行交叉比對,實現「金融客户」與「醫療需求」的高效匹配。

在此之上,作為專注醫療健康領域的平臺,平安好醫生進一步通過「保險+醫養會員」「醫健權益服務」等創新模式,挖掘客户全生命周期價值——例如平安人壽重疾險客户可直接對接重疾專案管理服務,享受從預防、診斷到康復的一站式健康管理,既精準響應了國家推動商保與醫療協同的政策導向,也強化了自身醫險協同的核心競爭力。在養老業務領域,平安好醫生依託「保險+居家養老」模式,構建起「居家+旅居+機構」多模態服務體系,通過提供養老管家、適老化改造等服務,報告期內實現1.72億元養老服務收入,為整體營收帶來增量貢獻。

同時,其聚焦醫療健康場景打造的「到線、到店、到家、到企」「四到」服務網絡,已聯動超4000家醫院、24萬家藥店,有效解決了醫險協同「最后一公里」的服務落地難題,讓F端保險客户在全場景醫療服務中持續獲得便捷、專業的體驗,進而提升對平安好醫生醫療服務及集團保險產品的認可度,推動客户復購率增長。

這種「資源對接+模式創新+場景覆蓋」的組合優勢,不僅精準滿足了客户對醫療健康與保險保障的雙重需求,更反哺集團保險業務增長,形成「醫療服務提升保險競爭力、保險客户擴大醫療業務規模」的良性循環,2025年上半年,平安壽險健康管理已服務超1300萬客户,同時,享有醫療養老生態圈服務權益的客户覆蓋壽險新業務價值佔比近七成。與之呼應的是,平安好醫生同期F端收入達14.33億元,同比增長28.5%,滲透率進一步提升,印證了這一協同模式的可持續性。

B端精準解決企業痛點

在B端業務中,面對大企業員工多、覆蓋城市廣的管理痛點,平安好醫生依託供應鏈與醫療網絡優勢,通過創新的「商業保險+健康保障委託+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實現了良好的業務推進效果。

在醫療服務環節,其整合醫院、藥店及健康服務供應商,搭建起跨區域醫療資源網絡,無論企業員工身處一二線核心城市還是偏遠地區,都能通過「線上問診+線下就近就醫/購藥」的組合模式,快速獲取專業服務,有效緩解「員工散、服務難觸達」的問題。

健康保障委託層面,企業可將員工健康管理任務統籌委託,平安好醫生則藉助供應鏈集採優勢,在提供標準化健康服務包的基礎上,結合員工需求補充定製化服務,充分滿足多元健康訴求,形成「保障+管理+服務」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截圖來源於公司官網

截圖來源於公司官網

這些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直接轉化為業務增長動力——2025年上半年,平安好醫生B端企康收入同比增長35.2%,付費企業超3500家,續約率達80%,充分體現出其在解決大企業跨區域員工健康管理痛點上的核心價值。

六大數據庫築牢AI根基

平安好醫生在AI領域深耕多年,構建了覆蓋個人健康、醫療產品、醫院醫生等六大數據庫底層支撐體系。其中沉澱了1.5億用户全周期健康檔案、3.9萬種精細化疾病模型、14.4億次線上問診交互數據,並整合超4000家合作醫院的診療資源及海量醫學文獻語料。

這些多維度、高精準度的醫療數據,既規避了通用數據「泛而不專」的短板,又為AI模型訓練提供了貼合臨牀實際的「高價值燃料」,確保技術應用始終錨定醫療場景的核心需求。

基於這一數據庫優勢,平安好醫生研發的「平安醫博通」多模態大模型,不僅具備處理結構化醫療數據的能力,更能精準解析病歷文本、影像報告、檢驗數據等非結構化信息,可高效支撐複雜醫療場景任務處理。

在賦能醫生層面,該模型一方面可以為醫生提供「AI輔助診斷」支持,比如在問診時自動調取數據庫內相關疾病信息、診療方案、用藥建議等,並結合患者既往健康檔案生成初步診斷參考,幫助醫生快速釐清診療思路;另一方面,該模型還能承擔診前信息收集、病歷整理、醫囑建議、隨訪提醒等事務性工作,將醫生從繁瑣的文書工作中解放出來,讓其更聚焦於醫學診斷與治療核心環節。

尤為關鍵的是,在複雜疾病診療與多學科門診場景中,AI模型展現出顯著的協同價值。

針對腫瘤、罕見病等需要多科室協作的複雜疾病,模型可基於六大數據庫資源,以及平臺的專家醫生資源,通過複雜疾病MDT(多學科會診)輔助平臺根據用户需求快速鏈接進行,並協助梳理生成初步的多學科診療建議方案;同時,在MDT多學科會診過程中,可以同步患者上傳的影像數據、檢驗結果及病史信息,輔助專家團隊高效溝通診療方案,避免因信息傳遞不及時或不完整導致的決策延迟。

這種AI技術在醫療場景的深度賦能,不僅成為平安好醫生業務發展的關鍵力量,更讓其形成「短期業績有支撐、長期戰略有指引」的穩健發展路徑——2025年中報展現的增長態勢贏得中泰、花旗等機構認可,核心便在於AI技術落地成效顯著,進一步強化了公司與集團的協同優勢及新戰略變現能力,其中花旗更將其納入「中國醫療健康行業首推企業」名單,印證了市場對其技術價值與發展潛力的高度認可。

國家推動商保發展、打造「基本醫保+商保」互補體系的政策方向,正為醫療健康行業注入強勁發展動能。在此背景下,平安好醫生的醫險協同實現了顛覆性蜕變,憑藉「醫療為核、保險為入口、技術為支撐」的創新邏輯,構建起高效聯動的服務模式。

展望未來,伴隨商保市場的持續擴容,平安好醫生的醫險協同優勢將愈發顯著,不僅能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探索新路徑,更能為用户提供更優質的健康保障服務。

部分圖片引用網絡  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