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8 16:13
8月28日,在2025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簡稱「2025數博會」)的開幕式上,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表示,國家數據局會同各地區各部門縱深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積極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充分發揮數據的基礎資源作用和創新引擎作用,多措並舉推動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具體來看,一是完善數據基礎制度,優化發展環境。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以來,國家數據局推動出臺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等相關政策近30項,支持10個地方積極探索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建設,20多個地方也陸續出臺數據條例。2024年,我國數據生產總量達41.06澤字節(ZB),同比增長25%;數字中國發展指數為150.51,同比增長10.65%。今年,還將推出數據產權、數據創新型企業、數字產業集羣等十幾項產業政策。
二是建設數據基礎設施,打造數據安全高效流通利用基礎。加快佈局建設國家數據基礎設施,開展可信數據空間、數場、數聯網、數據元件、隱私保護計算、區塊鏈等6條技術路線試點試驗。截至7月底,已建成25個城市業務節點,涉及16個地方。目前,全國智算總規模78萬Pflops,位居世界第二。「東數西算」工程成為國家重大生產力佈局的戰略工程,八大國家樞紐節點集聚了60%以上的新增算力,智算規模達62萬Pflops,約佔全國總量的80%。西部地區數據中心建設運營成本約為東部的50%—70%。全國一體化算力網試驗平臺建設穩步推進,實現算力資源「一本賬」、算力調度「一盤棋」、算力整合「一張網」。
三是加強場景應用,引領數據價值釋放。推動國家公共數據資源登記平臺上線,登記數據資源、產品和服務超1.1萬項,覆蓋79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實施「數據要素×」三年行動,今年的「數據要素×」大賽賽道增加到14個,全國報名參賽隊伍數量同比增長超過20%。累計發佈70個公共數據「跑起來」應用場景,進一步推動數據「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保安全」,充分釋放數據資源價值。
四是構建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發揮市場配置資源功能。推動數據產權制度加快落地,發佈《數據流通交易合同示範文本》,持續推進數據交易機構互認互通,搭建數據產品需求目錄,加快繁榮數據市場生態。
劉烈宏説,從場內數據流通交易的情況看,今年上半年主要數據交易機構新上架數據產品3328個,同比增長70%。特別是人工智能領域的數據供給能力顯著提升,上架高質量數據集產品同比增長2.8倍。
從場外數據流通交易看,越來越多的經營主體通過多種渠道參與到數據要素市場化價值化進程中來,一批從事數據標註、治理、交易服務等業務的企業快速成長。當前,高質量、大規模數據已成為推動「人工智能+」行動的有力支撐。截至6月底,我國已建設高質量數據集超過400PB,國內多數模型訓練使用的中文數據佔比超過60%,有的模型已達到80%;日均Token消耗量已經突破30萬億,1年半時間增長了300多倍。
五是壯大數據產業,培育良好產業生態。按新的計算口徑,預測到今年年底,數字經濟增加值有望達到49萬億元左右,佔GDP的比重將達到35%左右。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積極培育數據產業生態,2024年,全國數據企業超40萬家,產業規模5.86萬億元,較「十三五」末增長117%。2024年數據產業融資約1800起,市場信心進一步提升。在去年印發《關於促進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基礎上,近期正在部署一批數據產業集聚區建設試點,加快推動形成產業生態和規模優勢。
劉烈宏也在會上提及貴州的發展,他説,貴州已成為數字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2024年全省數字產業規模達2500多億元,增長18.3%;貴州算力樞紐節點投運及在建項目49個,總規模超9.2萬Pflops,成為「東數西算」最重要的樞紐節點之一,22家數據標註企業就業人員今年底可達到萬人規模。
據悉,今年的數博會以「數聚產業動能 智啓發展新篇」為主題,重點舉辦專業展覽、配套舉辦開幕式、行業交流活動、行業賽事、系列特色活動等5類活動。其中,專業展覽方面設置數智領航、數智基建、數智服務、數智應用、數智創新、數智體驗等6大主題展館,展示一批數字經濟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