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預計超500萬張!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觀賽門票正式開售

2025-08-28 19:02

  市民購票觀賽熱情高漲

  「年初就已經在關注了」

  在廣州市越秀區農林東路的一個線下官方門票銷售服務網點,距離門票開售前30分鍾,不少市民已來到網點等候購票。在門票開售不久后,系統便顯示已有部分賽事門票銷售一空,廣大民眾對本屆賽事的觀賽熱情可見一斑。

  現場,市民陳先生通過線下官方門票銷售服務網點成功購得一張現代五項比賽門票,成為本屆全運會「首批購票者」。陳先生表示,拿到門票心里非常激動。他年初就已經在關注門票信息,今天一早就來到網點等候。陳先生今天專門穿了紅色衣服過來,寓意紅紅火火,希望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順利舉行,祝願粵港澳三地運動員賽出成績,賽出魅力。

市民陳先生成為本屆全運會「首批購票者」

市民陳先生成為本屆全運會「首批購票者」

  來自香港的周女士也專程來到現場購票。周女士表示,自己購買的是足球賽的門票,因為無論老少,只要進球就會現場振臂高呼,氛圍很好。她還表示,本次全運會在粵港澳三地共同舉辦,三地就像一家人一樣齊心協力一起辦賽。這次全運會,周女士有很多香港的親戚來廣州看比賽,因為很近,交通也很便利,票價又便宜。

來自香港的周女士在現場購票中

來自香港的周女士在現場購票中

  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體育比賽售票項目門票設計師陳恆春介紹,門票主圖是素描的效果,在一些情景上會有三色融合的漸變色,體現粵港澳三地高度融合發展。門票方面做類似盲盒的設計,不同門票上可能會有不同的體育場館,防偽設計上參考了紙幣的防偽技術,讓門票值得收藏。作為首批購票者,胡先生表示,他計劃把不同城市的門票都集齊。

預計超500萬張門票可售

多元化官方購票渠道陸續開啟

  據悉,十五運會的競技比賽售票項目共有32個大項,包括乒乓球、籃球、羽毛球、跳水等熱門項目。除衝浪、帆船兩個大項和個別小項目因為場地限制不對外售票以外,其他競技項目都安排售票。開閉幕式期間舉行的十五運會羣眾賽事活動包括舞龍舞獅、網球、三人籃球、空手道,以及殘特奧會的跆拳道、硬地滾球、羽毛球、田徑等15個大項,也納入可售門票項目範圍。可售門票預計超過500萬張,規模遠超往屆。

  據介紹,8月28日10時開始,境內外公眾可通過官方票務網站、官方票務小程序、線下官方門票銷售服務網點購票。8月31日10時開始,線上官方代售渠道正式售票;場館售票亭將於各項目開賽前2日進行現場售票。同時,旅行社類官方門票代理機構將提供豐富的觀賽旅遊產品,以更好地滿足公眾觀賽需求。

  中國工商銀行作為十五運會銀行類合作伙伴和廣東地區官方門票代售服務商,在廣東省內規劃設置30個線下代售點,其中廣州地區10個,覆蓋了各行政區域並充分考慮了市民的便利化需求。工行營業網點還同步代售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門票,並圍繞殘障人士觀賽需求優化服務舉措,一方面特邀廣州市手語研究會顧問開展手語專項培訓,提升工作人員服務殘障羣體能力;另一方面開設獨立標識的服務專窗,配備互動雙屏設備,支持現金、銀行卡、移動支付等多種結算方式,切實為殘障人士及老年羣體提供便捷、温馨的購票服務,以細節服務彰顯賽會「殘健融合、共享盛會」的理念。

票務呼叫中心全面啟動

多語種支持不同地區公眾需求

  在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票務呼叫中心,工作人員正在有條不紊地解答來電羣眾的各種疑問。

  據介紹,中國移動作為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官方票務諮詢熱線的提供方,服務內容不僅包括智能自動語音應答(IVR),更配備專業人工坐席,可全面解答票務政策、購票與取票流程、賽事日程變動、場館交通指引及入場要求等各類常見問題,為公眾提供便捷高效的諮詢體驗。

在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票務呼叫中心,工作人員正在接聽公眾來電

在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票務呼叫中心,工作人員正在接聽公眾來電

  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票務呼叫中心負責人、廣東移動戰略客户中心客户運營總監李瑋琪介紹,公眾來電諮詢主要關注問題有三類:一是票務資訊,例如官方購票渠道有哪些,門票開售時間,還有開閉幕式活動安排等;二是賽事信息,例如乒乓球、排球等各類熱門項目的賽事安排與售票計劃;三是購票指引,例如註冊賬號規範、多人購票方式、購票證件要求等。

  據介紹,爲了更好地服務公眾,票務呼叫中心配置了125305(境內)、4001125305(境外)的熱線號碼,量身打造了涵蓋普通話和粵語的多語言服務支持,精準滿足不同地區公眾的諮詢需求。

點擊查看購票服務信息

https://xapp.southcn.com/node_fb07388412?k=63a1686da6

  (記者 何敏輝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