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瑞新材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25.25%,中國石化參建綠氫/綠氨綜合體項目,巴斯夫放棄在美國氨氣投資項目……

2025-08-28 16:48

(來源:中國化工信息周刊)

2025年8月28日

國內要聞

美瑞新材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25.25%

8月25日,美瑞新材公佈2025年半年報,公司營業收入為8.01億元,同比上升0.02%;歸母淨利潤為3912萬元,同比上升25.2%;扣非歸母淨利潤為3515萬元,同比上升24.9%;經營現金流淨額為1.58億元,同比增長169.8%。其中第二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4.13億元,同比下降0.4%;歸母淨利潤為2099萬元,同比上升11.0%;扣非歸母淨利潤為1710萬元,同比下降4.1%。

中國石化參建綠氫/綠氨綜合體項目

近日,中國石化與沙特國際電力和水務公司(ACWA Power)簽訂沙特延布綠氫/綠氨項目前端工程設計(Feed+可轉換工程總承包)合同。根據合同,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SEG)全資子公司——廣州工程公司將與西班牙公司組成聯合體,為該項目提供前期工程服務。該項目位於沙特延布,將利用風光發電製備綠氨,建設內容包括4.5GW電解水制氫設施、約8000噸/天合成氨設施,海水淡化廠、專用碼頭等公用工程及輔助生產設施,預計於2030年正式投入商業運營,每年可生產40萬噸綠氫、280萬噸綠氨。

長陽科技變更鋰電隔膜項目

8月26日,長陽科技發佈公告稱,公司同意將「年產6.5億平方米儲能及動力電池用鋰電隔膜項目」變更為「年產3.5億平方米儲能及動力電池用鋰電隔膜項目」,同意公司將「年產4億平方米儲能和動力汽車用鋰離子電池隔膜項目」變更為「年產2億平方米儲能和動力汽車用鋰離子電池隔膜項目」。調整的原因,主要是受下游降本壓力和市場競爭加劇影響,鋰電池隔膜價格持續下行,公司已完成建設的部分鋰離子電池隔膜項目2024年度虧損較大,毛利率不達預期。

賽輪輪胎2025年上半年淨利18.31億元

8月25日,賽輪輪胎發布2025年半年度業績報告,顯示公司在複雜多變的全球市場環境中依然保持了穩健的經營態勢。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175.87億元,同比顯著增加16.0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18.31億元,同比減少14.9%;基本每股收益0.56元,同比減少15.15。

林德(泰興)工業氣體項目公示

8月26日,林德氣體(泰興)有限公司氮氣管道及附屬設施改擴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獲受理並進行公示。該項目基於前期氮氣管道項目實施氮氣管道及附屬設施改擴建項目。項目擴建氮氣管道約10.186公里,配套小型氣站28套。項目建成后每年可向沿途企業供應12200萬標立氮氣。

山東睿霖高分子PO/TBA/MTBE聯產化學品項目環評

近日,淄博市生態環境局發佈了山東睿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100萬噸/年PO/TBA/MTBE聯產化學品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受理的公示。項目總投資53.85億元,擬建項目將原料C4通過丁烷異構、共氧化技術生產高附加值的主產品PO(環氧丙烷)和MTBE(甲基叔丁基醚)。項目建設一套60萬噸/年丁烷異構化裝置、一套24/72.4萬噸/PO/MTBE裝置及配套設施,建成后生產24萬噸/年環氧丙烷(PO)、72.4萬噸/年甲基叔丁基醚(MTBE)、6.7萬噸/年 丙烷、1.7噸/年C5餾分、4.38/年干氣、64.4萬噸/年叔丁醇(TBA)。

國鴻氫能上半年營收同比下降55.7%

8月25日,國鴻氫能發佈中期業績公告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總收入約為5890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55.7%;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為1.84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3.2%;每股基本虧損為0.36元,較去年同期每股基本虧損0.41元減少12.2%。

國際要聞

巴斯夫放棄在美國氨氣投資項目

8月26日,巴斯夫宣佈,終止與雅苒合作在美國建設「綠色氨」工廠的宏大投資計劃。巴斯夫給出的撤資理由是「純粹經濟方面考量」。公司表示,將把資源「集中於附加值潛力更高的項目」。作為大規模降本計劃的一部分,巴斯夫已大幅削減未來幾年的資本預算。據悉,新裝置設計年產能120萬~140萬噸,計劃捕集並封存約95%的生產排放。

花王在美國啟動叔胺生產

近日,花王株式會社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帕薩迪納開設了新的叔胺生產工廠。該工廠年產能為2萬噸,將增強花王滿足美國市場不斷增長需求的能力。帕薩迪納工廠的投產建立了覆蓋北美、歐洲和亞洲的三大洲生產網絡,確保為全球客户提供更快速、更可靠的供應。

印尼布托納斯石化擬建甲醇工廠

近日,印尼新興企業布托納斯石化公司表示,公司正計劃投資10億美元在東爪哇省博佐內戈羅新建一座年產100萬噸的甲醇工廠,計劃2029年啟動該工廠運營。據悉,布托納斯石化公司已選定法國液化空氣集團作為技術提供商,其蒸汽甲烷重整(SMR)設計在「可擴展性、能源整合和環境性能等方面進行了優化」。這座佔地130公頃的工廠每年將使用9000萬立方英尺的天然氣和2400萬立方英尺的二氧化碳作為原料,原料直接來自附近由印尼國家石油公司子公司Cepu運營的JTB天然氣處理廠。

印度氟化工企業新建含氟製冷劑工廠

近日,印度氟化工有限公司(Stallion India Fluorochemicals ),宣佈與拉賈斯坦邦政府簽署諒解備忘錄,將在Bhilwara區新建一座氣體工廠。新工廠將主要生產R-32製冷劑氣體。除了R-32,該工廠還將生產R-410A、R-404A和R-407C等先進的製冷劑。這將加強Stallion印度公司的產品組合,服務印度和全球市場。據悉,該項目投資規模12億印度盧比(約合1375萬美元),新工廠計劃2026年開始生產。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