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藥明康德,捲土重來!

2025-08-28 17:21

(來源:老張投研)

2025年,醫藥再次成了焦點!

尤其是創新葯,頻頻出圈。

一方面,出海「爆單」!

數據顯示,2025上半年,我國創新葯對外許可授權總金額已近660億美元,一舉超越去年全年總額。

本輪出海浪潮中,鉅額交易頻現是一大特點。尤其是三生製藥,憑藉一款雙抗藥物出海斬獲12.5億美元的首付款,直接刷新行業紀錄。

另一方面,藥物研發捷報頻傳。

一品紅舒泰神廣生堂......

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小藥企,均在各自細分領域迎來重大突破。

一品紅,痛風新葯AR882上市在即;舒泰神,血友病藥物STSP-0601納入優先評審,療效、安全性更優;廣生堂,兩款重磅乙肝創新葯均已獲得突破性療法認定,備受矚目。

隨着產品逐步獲批以及商業化放量的順利進行,上述藥企業績增長或已指日可待。

可見,我國創新葯的春天,已然有了苗頭。

而在「春天里」,當然也少不了創新葯產業鏈上游的CXO「一哥」——藥明康德

藥明康德業務遍及全球,其主要是幫助藥企研發、生產藥物,即CXO,其實可簡單理解為醫藥界的「代工」,就像富士康、立訊精密一樣。

不過這個代工含金量可高多了!

不是擰螺絲式的簡單代工,CXO是得幫藥企搞研發、篩選潛力藥物,同時還需考慮如何將從實驗室里做出來的藥品推廣到工廠去批量生產。

問題來了,這些事,藥企為何要找CXO公司幫忙呢?

核心就在三個方面:

一是省成本,創新葯研發砸錢多,建廠更貴,外包能大幅壓縮開支;

二是搶速度,CXO公司更專業,能壓縮研發周期,讓藥更快上市且生產技術更成熟;

三是躲風險,新葯研發失敗居多,外包可分攤失敗損失,還能靈活調方向。

目前,除了藥明康德,我國CXO行業玩家主要還有康龍化成凱萊英泰格醫藥昭衍新葯博騰股份等。

之所以稱呼藥明康德為CXO「一哥」,主要是因為營收體量上的碾壓。

2025年一季度,藥明康德收入96億,同期內凱萊英等5CXO公司合計營收才約72億,差距顯著。

作為領軍企業,藥明康德展現出了兩個突出的特質,成了行業里特立獨行的存在!

一個是,業績韌性足。

2024年,由於地緣衝突、全球醫藥投融資環境低迷等因素,CXO行業步入寒冬,許多公司業績大變臉。

比如凱萊英,2024年營收、淨利潤,分別同比下滑25%58%;泰格醫藥,同期營收、淨利潤分別降低10%80%......

而藥明康德,穩住了業績!2024年,公司營收、淨利潤分別僅同比下滑2.7%1.6%,甚至,扣非淨利潤還逆勢小幅增長。

步入2025年,藥明康德,業績重回增長軌道。數據顯示,上半年,公司營收208億,增長20%;淨利潤85億,增速101%

其中,淨利潤增速這麼高,主要是藥明康德出售持有的藥明合聯股權以及及處置部分業務的投資收益。若看扣非淨利潤,2025上半年公司這一數字為55.8億,增長26%

所以,別看營收體量大,藥明康德的業績彈性同樣也不差。

一個是,盈利能力高。

2025上半年,受益於生產工藝優化以及產能效率不斷提升,藥明康德盈利能力顯著提高,公司毛利率44.45%,較去年同期上升5.1個百分點。

橫向對比,藥明康德的毛利率也是做到領先。2025上半年,同行中,僅有凱萊英43.49%的毛利率可相提並論,其余像泰格醫藥、博騰股份等毛利率僅在30%左右。

那麼,藥明康德到底是如何做到特立獨行的?

答案就藏在公司獨特的CRDMO模式里。

這是一種將藥物發現、研究開發以及生產整合起來的全鏈條服務,一般企業只做研發或者生產一環,而藥明康德提供的是從篩選藥物分子到上市的全程保障。

打個比喻,試想建築行業,同行只賣水泥或只砌牆,而藥明康德直接幫客户從打地基到精裝修全包了。

通常,客户只要進來開個頭,后面工作大概率也會交給藥明康德做,這既方便客户降低溝通成本、提升效率,又讓藥明康德在服務過程中充分利用協同效應降低成本,賺足了所有環節的錢。

2025半年報里,公司也提到了這種模式的引流效應。

要知道,藥物研發,越往后階段越賺錢。據悉,臨牀三期或之后的訂單金額往往是前期的數百上千倍。

所以,隨着客户需求持續轉化至下一環節,疊加全鏈條服務優勢以及協同效應,藥明康德自然就有了強大的業績韌性以及超越同行的盈利能力。

同時,CRDMO這種獨特的模式,也不斷為藥明康德帶來客户與訂單,奠定公司增長基礎。

客户方面,藥明康德已擁有龐大、多樣的客户羣,不僅覆蓋全球前20大製藥企業,更與許多小藥企展開合作。

據最新披露,截至2024年末,公司整體活躍客户約6000家。其中,持續經營業務活躍客户約5500家,新增客户約1000家。

訂單方面2025上半年,藥明康德在手訂單566.9億,同比增長超37%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受益於全球GLP-1等多肽藥物以及核苷酸藥物的研發需求火熱,藥明康德TIDES業務(寡核苷酸和多肽)保持高速增長,2025上半年收入50.3億,同比增長141.6%,在手訂單亦同比增長約50%

爲了進一步滿足訂單需求,藥明康德也在加速產能建設。

20253月,藥明康德常州及泰興原料藥基地均以零缺陷成功通過北美相關機構現場檢查。預計到2025年底,公司小分子原料藥反應釜總體積將超四百萬升,多肽固相合成反應釜總體積將提升至超十萬升

同時,公司持續推進北美米德爾頓基地建設,計劃於2026年末投入運營新加坡基地已於2024年正式開工建設,基地一期計劃於2027年投入運營。

而且,就在202588日,藥明康德公告稱完成新增發行H股發行,募集資金約76.47億,其中90%擬用於全球佈局和產能建設。

所以,隨着訂單逐步釋放、產能爬坡,獨特的商業模式持續吸引、轉化客户,未來,藥明康德或許還能繼續特立獨行;

沒有一絲絲改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