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8 16:37
對於當前科技主線是否過於高估這件事,市場的爭論就一直沒停過。即使是擁有豐富經驗的機構投資者,在面對「寒王」市值超越茅臺,估值來到4000倍的時候,也產生了分歧。一部分觀點認為,前期漲幅較高的板塊依舊有較好的上行空間;另一部分觀點則認為,漲幅過高的板塊存在短期回撤的風險,新入場的資金應該尋求低估值的板塊。
這也很好理解,畢竟在以前誰見過這陣仗。儘管許多機構對於科技主線仍舊看好,但是市場資金已有逃離跡象。
Wind數據顯示近1周中包括科創50、創業板50、中證全指半導體在內的5大科技指數遭遇資金大幅流出,整體流出量超200億。
科技相關指數本周流出趨勢明顯
數據來源:Wind 截至:2025.08.28
資金去向哪里?
資金既然從科技賽道撤離,你讓他們去存銀行那肯定不現實,那他們會去哪里呢?自然是當前較為低估的賽道,比如煤炭、化工、消費、醫療器械等,券商以及金融科技都是資金關注的焦點。
尤其是金融賽道,可以説是脫穎而出。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8日,金融相關ETF本月整體份額增長達346.42億份,遙遙領先於其他行業。其中國泰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 (512880)、華寶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 512000)兩支龍頭ETF月內份額增長均超過50億份。
金融相關ETF近一個月流入居前
數據來源:Wind 截至:2025.08.28
券商板塊歷來被視為A股牛市標杆。覆盤2007年、2014年、2019年三輪牛市,券商指數均在主升浪啟動階段率先放量突破,隨后半年內板塊平均絕對收益超過80%。
券商板塊獲青睞,不僅體現了投資者對資本市場改革、券商業績彈性提升的積極預期,也暗示A股中長期向上趨勢獲大資金認可。
這一現象表明,儘管市場整體做多情緒高漲,但資金內部存在顯著的結構性調倉行為。部分投資者選擇對短期漲幅較大的科技成長及小盤風格標的進行獲利了結,或轉而配置更具指數帶動效應、政策確定性更強的券商等低估值板塊。
三種ETF,三種思路
買金融,怎麼買?現在的ETF早已不是那個閉眼入的年代,金融相關的指數不勝枚舉。今天就來介紹一下當前佈局金融的三種思路。
1、高彈性路線,金融+科技全都要
如果既想擁有金融低估值帶來的潛力,同時也想享受科技的高彈性。那金融科技這個主題一定是你的首選。
該賽道代表性強的指數為:中證金融科技主題指數(930986.CSI),掛鉤ETF總規模已經超100億元,是很多投資者把握券商和金融IT等主題風口的趁手工具。
指數較為集中在軟件應用,尤其是證券類垂直軟件。其中,同花順、東方財富合計佔比高達21%。這意味着,兩大頭部公司對金融科技指數的走勢影響非常大。尤其是東方財富,握有證券、基金代銷兩大牌照,流通市值超3000億,股性非常活。從某種意義上説可以看做券商PLUS版平替。
掛鉤產品中,從流動性和規模角度看,金融科技ETF華夏(516100.SH)屬於「獨一檔」的存在,基金規模超100億,「大廠」出品,必屬精品。
跟蹤中證金融科技主題指數的ETF
數據來源:Wind 截至:2025.08.28
2、「牛市標杆」傳統路線,有業績支撐
券商板塊近期的資金強勢流入,背后有着堅實的業績支撐。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上市券商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普遍超50%,其中國泰海通以391.8% 的淨利潤增速領跑,華泰證券、中國銀河等頭部券商淨利潤同比增長均超50%。
若是投資者看好業績起底疊加慢牛行情的這波傳統券商復甦,那麼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成立最早,又主打一個大而全,因此場內產品數量和規模也是最多的,流動性優勢巨大。
產品上看。除了我們開頭提到的兩個「巨無霸」外,諸如南方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 (512900)
、天弘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 (159841)等ETF產品近期規模增長也較為迅猛,規模均超過40億。
跟蹤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的ETF產品
數據來源:Wind 截至:2025.08.28
2、估值迴歸路線,瞄準價值窪地
説完了A股再説説港股券商指數,相對於A股的琳琅滿目,港股券商陣營就純粹的多了。就一個指數那就是中證香港證券投資主題指數。當前該指數整體估值為16.96倍,對比A股市場相關指數的20倍+,當前港股金融性價比更高!
跟蹤該指數的產品也就一隻,那就是易方達中證香港證券投資主題ETF(513090),該基金場內規模近300億,流動性好,過去7月以來的日均成交額超過170億元,淨流入額超過150億元,產品規模不斷創歷史新高,最新規模超過290億元,穩居港股金融類ETF榜首。
易方達中證香港證券投資主題ETF(513090)規模變化
數據來源:Wind 截至:2025.08.28
券商作為「市場温度計」,指數年內漲幅落后於一致預期淨利潤同比增速,滯漲券商「暑期行情」仍有望持續。今年以來,券商整體漲幅在一級行業中排位居中下游,「機構低配+慢牛補漲」仍是券商行情的邏輯。
有機構指出,券商板塊作為市場風向標,在成交額突破3.14萬億的背景下,有望繼續受益於流動性寬松和業績增長的雙重驅動,頭部券商與中小券商均有望延續強勢表現。也希望以上三種思路能夠幫助投資者在投資金融領域資產中,找到合適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