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8 16:50
財聯社8月28日訊(編輯 馮軼)近幾日,港股創新葯板塊持續調整。
據Wind行情數據顯示,恆生創新葯指數在短線4連跌后,已從此前的年內高點回調近10%。這也逐漸引發了市場對創新葯行情短期見頂的擔憂。
而結合本周港股走勢來看,創新葯板塊也確實成為場內「砸盤」的主要力量。
截至8月28日收盤,多隻個股5日跌幅均已達兩位數以上,此外百濟神州(06160.HK)、康方生物(09926.HK)等明星龍頭股也都高位滯漲。
尤其是,8月25日,百濟神州剛剛披露了一筆首付款最高達9.5億美元的海外授權交易。但這筆相當於其上半年約4成營收的交易利好,卻未能刺激更多資金看好。截至8月28日收盤,百濟神州也已連續3個交易日下行。
綜合來看,目前港股創新葯板塊正面臨技術性回吐與板塊情緒高漲后的修正。
一方面,創新葯作為今年港股市場表現最好的板塊之一,存量籌碼獲利豐厚,在調整行情下也更容易波動。
據Wind數據顯示,儘管有所回落,但萬得(港股)中國創新葯指數年內漲幅仍接近9成,相比銀行、新消費、紅利等其他熱門板塊仍是大幅領先。
另一方面,在出海BD交易火熱背景下,市場對創新葯業績預期高漲。但近期恰逢中報窗口期,不少創新葯企公佈的中報業績仍有部分較為疲弱,對基本面邏輯形成挑戰。
此外,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再度誓言,將大幅降低美國藥價。此番言論后,海外醫藥股普遍走低,空頭情緒也傳導至港股市場。更為值得關注的是,特朗普還重申了將對進口藥品加徵關税的承諾。
短線而言,伴隨港股大市的持續調整,市場整體情緒趨於謹慎,也或促使部分資金從創新葯這類高波動性的板塊轉移。
但中長期看,港股創新葯的投資邏輯依舊具備一定基礎。
估值方面,據東吳證券跟蹤研究,當前中證香港創新葯指數市盈率位於2019年4月以來31.2%的歷史較低位置,且預計熱門港股創新葯公司將於2025-2027年實現扭虧為盈,板塊投資屬性凸顯。
縱向對比,目前恆生生物科技等創新葯指數離21年高點仍有約50%空間。
國信證券還表示,2025年世界肺癌大會(WCLC)和歐洲腫瘤學年會(ESMO)將分別在9月和10月舉行,一系列國產創新葯的研究成果即將在會議中進行展示,包括康方生物的AK112、映恩生物的DB-1311等。
消息面上,國務院總理李強8月20日在北京調研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情況。他強調,要加大高質量科技供給和政策支持,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着力推動生物醫藥產業提質升級,研發生產更多優質高效的好藥新葯,不斷增進人民健康福祉。
展望后市,上述事件驅動性熱點也有望在后續重新催化創新葯行情。
另據行情數據顯示,在港股創新葯板塊回調的同時,也有資金通過ETF產品逆勢佈局。恆生創新葯ETF(159316)近幾日累計淨申購量超1.5億份,連續獲淨流入,最新規模達17億元,創歷史新高。
國元證券也指出,目前中報已經臨近尾聲,市場也將逐步的從關注中報業績轉移到新的方向。目前我國創新葯進入成果兑現階段,研發進展催化較多,且不受貿易戰影響,望持續作為2025年醫藥板塊投資主線,目前部分創新葯標的漲幅較大,后續建議關注有研發催化且股價前期滯漲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