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8 16:07
近日,InxMed Limited - B(簡稱「應世生物」)遞交港交所上市申請,中信證券、建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資料顯示,應世生物成立於2017年,是一家臨牀后期階段的生物科技公司,主要致力於改進目前療效有限的腫瘤治療方案。公司使命是解決腫瘤治療的核心挑戰-由腫瘤防禦所引起的耐藥。
兩年多研發費用2.52億元,最新估值超3億美元
作為一家初創的生物醫藥企業,目前應世生物暫未取得任何收入。
招股書顯示,在過去的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三個月,應世生物的營業收入均為零,報告期內研發費用分別為人民幣1.36億、1.00億和 0.16億元,期內淨虧損分別為人民幣2.09億、1.85億和336.9萬元。
截止到2025年前3個月,應世生物銀行借款約為0.64億元,貿易應付約為0.46億元,期末現金及等價物約為1.34億元。
對於目前的資金狀況,應世生物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預期在有需要時籌集下一輪融資,最低緩衝期為12個月。
據瞭解,自成立以來,應世生物共經歷了6輪融資。包括iPharma融資、A-1輪融資、A+輪融資、B輪融資、B+輪融資及C輪融資,累計融資超1.3億美元
最新一輪在2025年8月22日,完成約3400萬美元C輪融資,由復健資本、比鄰星創投、澄翔資本、崑崙資本及老股東恩然創投聯合投資,投后估值3.06億美元。
核心產品ifebemtinib擁有43項專利
應世生物業務模式建立在研發並推進創新療法,以攻克當前限制實體瘤治療療效的多種耐藥機制。通過破壞腫瘤的防禦機制,旨在提高不同治療方式的療效,使其更持久,從而實現商業成功。
截至目前,公司的產品管線核心產品為ifebemtinib(一種接近商業化的高選擇性FAK抑制劑),在2017年從Boehringer Ingelheim收購,並自主開展轉化醫學研究及臨牀研究。
正在中國進行多項臨牀開發項目,其針對三種適應症已獲得NMPA突破性療法認定,針對一種適應症已獲得FDA快速通道認定。Ifebemtinib有望成為中國首個、全球第二個獲批的選擇性FAK抑制劑。
以及IN10028,第二代選擇性FAK抑制劑,以保持公司在該賽道的領先地位。還有三種創新候選抗體偶聯藥物ADC,即OMTX705(靶向TME中的CAF,與抗PD-1等多種療法具有協同作用)、IN30758(聚焦於FAK上游信號通路,與FAK抑制劑具有協同作用)、IN30778(靶向在多種實體瘤中高度表達且豐富的獨特腫瘤相關抗原)。
截至2025年3月31日,應世生物在中國建立了南京、上海、北京和深圳團隊,並擁有跨中國、美國、加拿大高水平轉化醫學與臨牀開發團隊,研發運營人員有58名,約50%的研發人員擁有碩士及以上學位,超過15%擁有博士學位。
截至目前,應世生物在中國擁有5項已獲授權專利,在美國擁有10項已獲授權專利,在其他司法管轄區擁有35項已獲授權專利,擁有123項待批專利申請,包括14項待批中國專利申請、11項待批PCT專利申請,以及其他司法管轄區的98項待批申請。
公司核心產品ifebemtinib,擁有43項專利,其中中國4項、美國9項、其他司法管轄區30項,以及116項專利申請。
FAK抑制劑預計10年后全球市場規模超25億美元
招股書披露顯示,癌症治療市場涵蓋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及其他療法。近年來,全球與中國癌症治療市場均呈現顯著增長。
KRAS突變NSCLC的選擇性FAK抑制劑其目的在於克服腫瘤耐藥、提高現有療法的療效並延長患者生存。
數據顯示,全球市場從2020年的1670億美元增至2024年的2621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1.9%;預計到2035年將達到6127億美元,自2024年起的複合年增長率為8.0%。
中國市場從2020年的258億美元擴張至2024年的372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9.6%;預計2035年將達到1653億美元,自2024年起的複合年增長率為14.5%,保持強勁增長勢頭。
根據灼識諮詢資料預測,KRAS突變NSCLC的選擇性FAK抑制劑在中國的市場規模預計將於2035年增至5.238億美元,自2029年起的複合年增長率為29.7%。全球市場預計將於2035年達到26.643億美元,自2029年起的複合年增長率為70.1%。
全球首個選擇性FAK抑制劑有望於2029年在中國及全球獲批,用於治療KRAS G12C突變陽性CRC。到2035年,全球選擇性FAK抑制劑市場規模將達到2.641億美元,中國FAK抑制劑市場規模將達到993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