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國人壽中期總投資收益1275億!加倉中信銀行2.6億股,管理層:繼續關注港股

2025-08-29 16:35

8月28日上午,中國人壽召開2025年中期業績發佈會。會上,公司管理層介紹了上半年經營成果,並就市場關注的問題給予迴應。

從核心經營數據看,2025年上半年中國人壽實現總保費達5250.88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長7.3%;實現歸母淨利潤409.31億元,同比增長6.9%,盈利規模與增速均保持穩健。

利潤分配方面,中國人壽延續中期分紅,2025年中期擬派發現金股息每10股2.38元(含税),對應中期現金分紅總額67.27億元。

中國人壽董事長蔡希良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上半年,公司人壽保險、年金保險、健康保險發展了更加均衡,浮動收益型業務快速增長,業務結構轉型實現突破。公司在穩健發展的同時,始終重視股東回報,自上市以來累計分紅已達2277億元。

資產與投資端表現同樣值得關注。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中國人壽總資產、投資資產雙雙突破7萬億元。同時,上半年實現總投資收益1275.06億元,同比增長4.2%,總投資收益率為3.29%,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

面對低利率及「資產荒」市場環境,中國人壽上半年加大權益類資產佈局力度,公開市場權益規模較年初增加超1500億元。從資本市場調倉動作看,中國人壽在二季度對中信銀行、中國電信分別增持2.59億股、2.05億股,同時減持中國石化超1億股。

中國人壽副總裁、首席投資官劉暉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下半年在A股將重點關注科技創新、消費製造、先進製造等投資機會,同時將繼續關注港股市場。

 

圖源:圖蟲創意 

 

新業務價值兩位數增長,銀保渠道新單增長111%

壽險新業務價值是衡量險企新業務盈利潛力的核心指標,更是支撐公司長期價值增長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支柱,其在中國人壽的表現尤為市場關注。

2025年半年度報告顯示,中國人壽上半年新業務價值達285.46億元,較2024年同期重述結果同比提升20.3%。其中,個險渠道貢獻核心力量,上半年新業務價值達243.37億元,同比提升9.5%。與此同時,銀保渠道轉型成效明顯,通過落實「報行合一」降本增效,實現保費規模、新業務價值雙提升。

中國人壽總精算師候晉在中期業績發佈會上透露,今年第二季度新業務價值增速超一季度,因今年是行業及中國人壽轉型關鍵年,年初業務轉型有適應期,新業務發展放緩;隨着從業者分紅險銷售技能、消費者認可度提升,二季度銷售回升,推動增速提升。

業內人士向時代財經指出,中國人壽新業務價值的增長,核心驅動力源於其新業務價值率的穩步提升。而這一指標的向好,背后更深層次折射出中國人壽保費業務結構的持續改善。

從整體經營數據看,2025年上半年中國人壽實現總保費達5250.88億元,首年期交保費達812.49億元,其中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費達303.05億元,佔首年期交保費比重為37.30%。

分渠道看,個險渠道作為核心陣地表現穩健。上半年總保費為4004.48億元,同比增長2.6%。且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費佔個險渠道首年期交保費比重超45%。除了個險渠道,該公司銀保渠道也在推動轉型,持續拓寬銀行合作。上半年,銀保渠道總保費達724.44億元,同比增長45.7%;新單保費達358.73億元,同比增長111.1%。

值得關注的是,面對當前低利率市場環境,中國人壽進一步加大業務結構轉型力度,加碼浮動收益型業務。公司在半年度報告中明確,通過大力推動轉型,浮動收益型業務實現強勁增長,在首年期交保費中的佔比較上年同期提升超45個百分點。

「中國人壽加強資產負債統籌管理,去年公司整體的資產負債有效久期缺口為2-2.5年,今年上半年新單業務資產負債的久期缺口縮短到了1.5年;同時我們去積極地增強公司的成本收益匹配的成效,2025年上半年負債保證成本同比降59BP,新業務價值對投資收益率波動敏感性大幅下降。」候晉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公司認為市場利率大幅下探空間小,有信心管理利率和利差損風險。

投資資產超7萬億元,二季度增持中信銀行近2.6億股

2025年上半年,債市低位窄幅震盪,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圍繞1.7%波動;股市震盪上行,小盤股強於大盤,結構分化顯著。在此背景下,保險資金依舊面臨「資產荒」困境,高收益資產供給稀缺,固收類資產收益逼近成本,利差損風險持續積聚。如何做好資產和負債匹配,仍是行業面對的重要課題。

作為行業頭部機構,中國人壽的投資表現備受關注。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中國人壽總資產、投資資產規模雙雙突破7萬億元,分別達7.29萬億元和7.13萬億元。從收益端來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總投資收益1275.06億元,同比增長4.2%,總投資收益率為3.29%。

從中國人壽具體資產配置結構來看,固收類產品依舊扮演「壓艙石」角色。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債券在投資資產的佔比達59.01%;與此同時,公司適度提升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權益類金融資產的佔比從年初的19.19%提升至20%,其中股票資產為6201.37億元,較年初增加1190.54億元,佔比也相應提升1.12個百分點至8.7%。

 

圖源:中國人壽公告 

 

「2025年上半年,中國人壽穩步推進中長期資金入市,公開市場權益規模較年初增加超1500億元,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累計出資350億元,積極參與黃金等創新品種投資,拓寬保險資金投資渠道,增強投資組合多樣性。」蔡希良在半年報中如是表示。

從資本市場操作軌跡來看,結合已披露2025年中期業績的上市公司數據,中國人壽在 2025 年第二季度調倉動作頻繁。具體而言,公司在該季度重點增持銀行、電信服務、硬件設備、傳媒等板塊標的,其中對中信銀行、中國電信的增持規模分別達2.59億股、2.05億股,對鳳凰傳媒的加倉幅度亦超5000萬股;減持方面,則主要聚焦石油石化、交通運輸板塊,對中國石化、招商南油分別減持1.17億股、2396萬股。

劉暉在業績會上表示,目前A股市場估值總體合理,市場底部相對夯實,積極因素累積增多。因此對下半年A股保持樂觀,將重點關注科技創新、消費製造、先進製造、新消費、出海企業等投資機會。下半年的配置思路將圍繞「配置資產坐穩、彈性資產做優」 制定策略,採取中性靈活配置方式,確保資產負債久期缺口維持在較低水平。

「權益市場方面,中國人壽將積極落實中長期資金入市的要求,持續地優化權益配置的結構,重點關注新質生產力和優質高股息股票的配置;上半年港股估值修復、漲幅領先全球主要權益指數,在美元信用下降、全球資金再平衡的一個背景下,我們認為港股在新經濟、高股息等這個優質資產方面具備配置價值。」劉暉在業績會上表示,公司上半年港股配置已獲良好收益,下半年將繼續關注港股市場。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