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相比英偉達,好市多和沃爾瑪纔是「貴得離譜」

2025-08-28 09:24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網易科技)

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和好市多的估值已超越英偉達,投資者對這些"安全股"的盲目信任可能正在醖釀一場危險的股市修正。

8月27日,彭博社財經評論員Jonathan Levin發表文章指出,當市場的目光都聚焦在英偉達那高昂的股價上時,一個更隱蔽、或許也更危險的估值泡沫,可能正在好市多和沃爾瑪這兩家被視為「絕對安全」的零售巨頭身上發生。

作者指出目前沃爾瑪和好市多的遠期市盈率分別達到34.3倍和47倍,均高於英偉達的34倍。而這兩家公司的股票之所以昂貴,並非完全因為其業務增長前景,而更多是源於一種「安全悖論」。

文章指出投資者普遍認為它們是全天候的避風港,無論經濟好壞都能穩如泰山,這種信念將它們的股價推向了不合理的高度。然而作者強調,歷史反覆證明,當一項資產被市場貼上「萬無一失」的標籤時,它往往最容易成為下一場風暴的中心。

作者警告説,正如「興登堡號」飛艇在墜毀前一直保持着近乎完美的飛行記錄一樣,市場中最慘痛的拋售,往往發生在那些被人們誤以為絕對安全的領域。

估值水平遠超合理區間

文章援引數據指出,沃爾瑪和好市多的遠期市盈率分別高達34.3倍和47倍,而同期英偉達的市盈率「僅」為34倍。

更重要的是,這種高估值已經嚴重偏離了它們自身的歷史水平。

作者強調沃爾瑪當前的市盈率比其過去十年(2015-2024)的平均值高出約3.3個標準差,而好市多也高出了約1.7個標準差。

用更直白的語言解釋就是,這兩家公司的股價已經進入了統計學上的「極端昂貴」區間。

作者感嘆表示,兩隻接地氣的零售股,其盈利收益率竟然遠低於兩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這是極不尋常的。

兩家公司的優異表現確實有基本面支撐。在消費者勒緊腰帶的環境下,它們從普通家庭錢包中獲得更大份額,甚至在高收入羣體中也擴大了影響力。沃爾瑪正向電商公司轉型,進一步提升了成長預期。

但文章指出,作為已擁有龐大業務版圖的成熟企業,其可觸及市場規模受到消費需求限制,增長前景無法完全解釋當前估值水平。

全天候股票的「光環」與現實

作者認為,主要是"安全性認知"推高了這些零售商的估值。投資者相信這些股票"不可能下跌",而這種想法本身就增加了修正風險。

好市多和沃爾瑪被視為"全天候股票"。其良好的性價比聲譽意味着它們在經濟繁榮時期獲利,在經濟下行時搶奪市場份額。

在2020-2024年期間,儘管經歷了疫情、40年來最嚴重通脹和激進加息,兩家公司仍躋身標普500中僅有的48家從未出現營收或每股收益同比下滑的企業。

從市場表現看,自2019年底以來,好市多回報率達250%,沃爾瑪為163%,均超過標普500的118%。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們在實現高回報的同時波動性極低,風險調整后回報率均位列標普500前十。

作者一針見血地指出:

歷史的警示:當「萬無一失」不再安全

作者隨后引用了多個歷史案例來佐證自己的觀點。

他提到了2021年的美國國債市場,當時投資者在經歷了數十年的低利率后,普遍認為通脹已死,結果卻遭遇了突如其來的通脹和加息,導致債券價格暴跌,並最終引發了銀行危機。

同樣,在2007年金融危機之前,許多人堅信房價永遠不會下跌,這種信念將房價推至不可持續的高度,最終導致了雪崩式的崩盤。

這些歷史事件共同指向一個規律:所謂的「安全悖論」在金融市場中無處不在當一種資產的安全性成為共識時,風險往往已在悄然累積

對於沃爾瑪和好市多而言,作者認為我們正處在一個類似的十字路口。

近期的宏觀經濟環境——高利率和頑固的通脹讓消費者變得精打細算,但經濟又沒有差到出現大規模失業,這為這兩家公司創造了一個完美的「甜蜜點」。

然而,作者強調,這是一種「獨特且不穩定的平衡,它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未來的風險與市場的非理性

文章強調,甚至不需要一場全面的經濟衰退。可能僅僅是一次輕微的經濟增長放緩,就足以讓投資者意識到「需求不可能無限增長」,從而開始重新審視那高得離譜的估值。

如果這兩家公司的市盈率迴歸到過去十年的平均水平,在盈利預期不變的情況下,沃爾瑪的股價將面臨39%的下跌,好市多則可能下跌28%。

當然,作者也承認,「安全」本身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可以成為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

如果公眾相信某個東西是穩賺不賠的,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買入,從而推動價格上漲,反過來又似乎證實了最初的判斷。對於沃爾瑪和好市多來説,這首「安全的樂曲」已經演奏了好幾年。

文章最后總結道,這篇文章並非預測一場危機,而是提醒投資者,當所有人都朝着同一個方向奔跑時,保持一份清醒和警惕是多麼重要。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