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首鋼朗澤從減碳到負碳技術迭代,為中國雙碳戰略注入硬核動力

2025-08-28 09:46

(來源:辰珵)

在全球151個國家明確碳中和時間表、可再生能源與CCUS等技術成競爭焦點的背景下,我國憑藉綠色低碳創新實力成為全球關鍵推動者——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綠色低碳發明專利申請佔全球總量超五成。在此格局下,首鋼朗澤通過十年研發,打造出一代減碳、二代負碳技術體系,為工業尾氣資源化利用提供「中國方案」。

一代減碳技術實現工業尾氣從「燃燒排放」到「資源轉化」

首鋼朗澤一代減碳技術以工業尾氣中的一氧化碳為核心原料,通過生物轉化生成乙醇與微生物蛋白,可覆蓋鋼鐵、鐵合金、電石、碳化硅、磷化工等多行業尾氣處理場景。此前,這類尾氣常規處理方式為燃燒供熱或發電,易造成大量二氧化碳排放。而該技術能實現尾氣中二氧化碳減排約三分之一,與尾氣直接燃燒相比,每生產一噸乙醇可減少4.36噸二氧化碳排放。目前,首鋼朗澤旗下河北首朗一期等生產設施均採用該技術,形成規模化工業應用能力,標誌着工業尾氣處理從「末端治理」邁向「資源再造」。

二代負碳技術實現從「減排」到「固碳」的國際領先突破

繼一代技術工業化落地后,首鋼朗澤歷經4年中試攻關,完成發酵菌株適配、營養配方調整、工藝流程改進與設備選型優化,成功研發二代負碳技術。該技術突破原料限制,可利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氫氣混合氣體,處理鋼鐵廠、生物質氣化、石油化工及煤焦化等來源的尾氣,實現從「減碳」到「負碳」的跨越。目前,二代技術已通過百噸級中試,並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國際領先」科技成果鑑定。其核心優勢在於發酵過程零二氧化碳排放,每生產一噸乙醇可直接消耗0.5噸二氧化碳,固碳率從一代的33%躍升至93.5%。據悉,河北首朗二期生產設施建成后,將全面應用該技術。

技術迭代支撐與認證:夯實全球競爭優勢

十年研發歷程中,首鋼朗澤構建起「實驗室-中試-工業化」無縫銜接體系,將合成生物技術應用範圍從鋼鐵尾氣拓展至鐵合金尾氣,拓寬原料來源。其首創的中國大型氣-液-固連續生物發酵反應器,獲弗若斯特沙利文認可,可支持數萬噸級生產,一次菌種接種最長連續生產300天,兼顧穩定性與效率,大幅縮短技術商業化周期。

技術實力獲國際國內權威認證:首鋼朗澤拿下國際可持續生物材料圓桌會議(RSB)認證、SCSGlobal授予的ISCCCORSIA及ISCCPLUS證書,還獲猶太潔食認證;乙醇產品更被國際能源署納入「先進運輸生物燃料的成功案例」,成為全球低碳領域的中國標杆。

從一代減碳到二代負碳,首鋼朗澤以技術迭代推動工業尾氣價值升級。在我國綠色低碳專利全球領先的背景下,其技術體系不僅為多行業低碳轉型提供可行路徑,更將助力中國在全球雙碳競爭中持續鞏固優勢地位。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