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透視安井食品(02648)半年報:營收穩健,戰略組合拳深築長期價值

2025-08-28 11:07

在這個「藍海」與「紅海」特質兼具的速凍行業里,安井食品(02648)港股上市后的第一份半年報正在向外界展露公司新成長邏輯。

8月25日,安井食品發佈2025年半年報,這是公司成為國內速凍食品行業唯一實現「A+H」上市的企業后發佈的首份中報。上半年,安井食品實現營收76.04億元,同比增長0.80%,歸母淨利潤6.76億元,同比下滑15.79%。

透過財報來看,安井食品利潤下滑主要是「外因」和「內因」所致,如下:

一方面,部分原材料價格漲價對公司成本端造成壓力。期內,公司銷售成本同比增加5.8%,主要由於銷售增加及小龍蝦、魚糜等原材料採購價格增加所致,而銷售成本增加無疑對公司毛利率造成一定影響,期內公司毛利率同比減少3.5個百分點至19.9%。

另一方面,戰略調整期的階段性投入亦會使公司利潤承壓。上半年,安井在產品端加速產品迭代和品類升級、在渠道端深挖渠道潛力等戰略佈局均需持續資金支持,而通過收購鼎味泰切入冷凍烘焙賽道亦會產生一次性費用。

從上述核心財務指標表現來看,不難發現,安井食品此次半年報雖不算是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但卻是一份飽含成長新意的高質量「答卷」。

目前速凍行業雖然發展空間巨大,市場規模超千億級別,但行業已進入成熟競爭階段,市場規模增速從過去的高速增長回落至個位數,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2024 年至2029年全球速凍食品行業複合年均增長率達6.0%。隨着行業「跑馬圈地」的時代結束,「精耕細作」的時代開啟,企業之間競爭也已從「價格戰」逐步轉向產品力、渠道力和品牌力的綜合比拼。

這一發展背景下,安井食品的戰略調整並非是被動防守,而是公司作為行業頭部玩家前瞻思維路線的一大體現——即在行業步入成熟期時,公司階段性投入的利潤「陣痛」,是以今日之蟄伏,謀明日之高飛。

品牌力和渠道力雙管齊下,增長動能持續釋放

通覽公司半年報,安井食品的「成長性」主要體現在速凍菜餚製品持續放量及新零售、電商及特通渠道穩健增長這兩大維度上。

一分為二地看,在產品端上,期內,安井食品持續優化「B端及時跟進、C端升級換代」的新產品研發策略及「競品導向、渠道導向、專櫃導向」競爭策略。譬如,在拳頭產品鎖鮮裝系列上繼續打造迷你化、條狀化,向高端化發展;在火鍋料產品上,公司除加大虎皮炸蛋等通用產品推廣力度之外,並圍繞洪湖安井魚糜資源開發如嫩魚丸、小龍蝦、魚滑等系列產品,不斷豐富產品線。同時,公司還以在火山石烤腸等B端烤機渠道產品為樣本,升級推出C端「肉多多烤腸系列」,實現品類升級和產品結構優化。

而在渠道端上,在積極推動渠道下沉、向低線市場延伸拓展的同時,安井食品還全面擁抱大B(特通)客户和新零售客户,深挖渠道潛力。例如公司司在今年旺季前明確全面擁抱商超定製化,策略推進初期已與沃爾瑪、麥德龍、大潤發等多家傳統商超及盒馬鮮生等新零售渠道在定製化產品開發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可以看到,安井食品速凍菜餚製品放量和新零售渠道增長與該公司上述戰略佈局不無關係。而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看,這亦是公司邁向更高發展階段的前瞻性之舉。

一方面,在產品結構上,安井食品既能通過豐富產品線降低對單一品類的依賴,增強公司抗風險能力,又能打造通過品類升級換代打造如「安井」「鎖鮮裝」等自主品牌,形成品牌溢價,提升公司長期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在渠道佈局上,公司積極合作盒馬、山姆等精品超市及線上平臺,形成B端(餐飲)、C端(零售)、特通(酒店、團餐)、電商多渠道發展,不僅能觸達更多年輕和高端消費羣體,也能更好地抵禦某一渠道的風險。

數字是最好的試金石,這一戰略投入帶來的正反饋效應顯然也良好地體現在安井食品最新業績上了。

上半年,公司速凍菜餚製品持續扛起增長大旗,錄得收入為24.16億元,同比增長9.4%,主要受益於小龍蝦產品量價齊升。速凍調理食品、速凍面米制品業務則保持穩健態勢,分別錄得收入為37.59億元、12.41億元。

與此同時,報告期內,安井食品的新零售、電商及特通渠道亦實現了穩健增長。上半年,其來自新零售及電商平臺的銷售收入為5.81億元,同比增長21.5%,佔總收入比重7.7%;來自特通直營客户的銷售收入為5.48億元,同比增長9.3%,佔總收入比重7.2%

由此,不難看出,隨着行業逐步轉向產品力、渠道力和品牌力的綜合比拼,安井食品的產品品牌升級和渠道建設動作,除了進一步加固公司的品牌力和渠道力打造核心競爭優勢之外,亦給公司帶來較強的增長動能。

戰略收購+國際化佈局,打開全新增長空間

如果説安井食品的品牌升級和渠道建設動作帶來的正反饋效應是當下可以看得見的增長動能,那麼公司戰略收購+國際化佈局則是錨定未來的成長力,該戰略佈局或將為打開全新增長空間,為公司未來業績提供新的增長活力。

據智通財經獲悉,報告期內,安井食品利潤端承壓除了開拓新渠道、推廣新品牌影響短期利潤之外,公司戰略性收購鼎味泰等企業所產生的階段性投入,亦對公司利潤端造成了一定壓力。然而,從長期的角度來看,這也是公司戰略佈局的重要一步「棋」。

如前文所述,中國速凍食品行業已從高速增長的藍海階段,進入個位數增長的存量競爭紅海階段,同質化競爭較為激烈。在這一市場環境下,安井食品推動戰略收購與國際化探索,無疑是其作為行業龍頭在國內市場進入 「新趨勢」后,重塑成長邏輯而做出的前瞻性且必然的戰略選擇。

報告期內,安井食品完成對江蘇鼎味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70%股權及鼎益豐食品(太倉)有限公司100%股權的收購,正式切入冷凍烘焙賽道,產品涵蓋吐司、菠蘿包、司康等冷凍烘焙成品。此次收購不僅拓展了業務邊界,更通過整合鼎味泰在高端鱈魚糜製品、關東煮細分品類的渠道資源,實現與沃爾瑪、奧樂齊等精品商超及便利店網絡的協同,為未來增長打開了新空間。

另外,期內,安井食品還成功實現「A+H」上市——公司於7月4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正式掛牌上市,成為國內首家「A+H」上市的速凍食品企業。這不僅有助於安井公司提升國際知名度,併爲未來的國際化戰略和融資提供了更便利的平臺。根據戰略規劃,港股募資將用於東南亞、歐洲及北美市場的產能拓展與渠道建設,加速全球化佈局,為公司長期增長注入新動能。

從上述戰略佈局來看,雖然公司戰略收購+國際化佈局給安井食品帶來階段性財務壓力,但長期來看,該戰略佈局帶來的成長價值遠大於短期陣痛,其影響是全局性和長期性的,是支撐公司未來十年發展的核心戰略支柱,決定了安井能否從「中國的安井」蜕變為「世界的安井」。

小結

總的來説,安井食品的戰略投入動作,本質上是一場「自我革命」。它主動選擇在行業拐點到來之前,捨棄部分短期利潤,換取長期更健康、更多元、更具競爭力的發展模式。

與此同時,公司以當下利潤的「舍」換未來價值的「得」亦正在兑現。上半年公司業績也不乏可圈可點之處,即高潛力的菜餚製品持續放量、新興渠道拓展卓有成效、以及通過戰略收購及國際化佈局打開全新的增長空間等表現進一步佐證公司發展潛能。

風物長宜放眼量。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看,隨着公司成長力不斷釋放,安井食品高質量增長路徑顯然變得愈發清晰,長期發展空間可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