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誠達藥業2025中報解讀:戰略投資施貝康、干細胞項目突破共驅未來增長

2025-08-28 09:13

8月26日,誠達藥業(301201.SZ)2025年中期報告披露,上半年實現營收1.82億元,同比增長11.24%。據公告披露顯示,公司對施貝康進行了戰略投資。此舉或意味着公司正在向CRDMO(合同研究、開發與生產組織)一體化模式發展,與此同時干細胞項目也取得系統化進展。業務板塊齊頭並進,共同構築起公司在醫藥創新領域的獨特競爭力。

戰略投資施貝康:CRDMO生態的關鍵落子,協同價值即將顯現

一直以來,誠達藥業主要以 CDMO 模式為藥企和醫藥研發機構提供服務,聚焦生產工藝開發至商業化生產(實驗室工藝→中試→量產→工藝優化)。報告顯示,定製類產品和服務(CDMO業務)實現收入7034.64萬元,同比增長2.62%,其背后是公司在關鍵醫藥中間體、原料藥研發生產領域的技術積累——通過為跨國藥企及研發機構提供從早期研發到商業化生產的全流程服務,已逐步構建起「研發+生產」的閉環能力。

與此同時,公司自主銷售類產品表現亮眼,實現收入1.1億元,同比增長16.79%。該部分業務依託成熟產品線及穩定的客户基礎,通過持續優化生產工藝、保障產品質量並拓展市場覆蓋,形成了可持續的內生增長動力,與CDMO業務協同互補,共同支撐公司整體營收穩步提升。

在此基礎上,誠達藥業對施貝康進行了戰略投資,以7000萬認購施貝康新增註冊資本76.0131萬元(持股5.9829%),並簽訂了創新葯合作框架協議,為其提供原料藥。施貝康是一家堅持創新型差異化研發,重點聚焦於心腦血管、呼吸系統等疾病領域,專注於新葯研發的企業。此次投資,是公司在醫藥服務生態邁向CRDMO模式的關鍵一步。

CRDMO模式‌是合同研究(Contract Research)、開發(Development)與生產(Manufacturing)外包組織的簡稱,由藥明康德首創,提供從藥物早期研發到商業化生產的全流程一體化服務。戰略投資施貝康,幫助誠達藥業加速了Contract Research(合同研究)環節的完善,其深遠意義體現在多重協同價值。

具體而言,從研發端協同角度看,施貝康擁有十余款處於不同階段的候選創新葯,其研發過程中對原料藥的定製化需求,將直接為誠達藥業的CDMO業務提供增量訂單,形成「投資即鎖定研發服務」的閉環。

在能力端,施貝康在創新葯靶點發現、臨牀前研究的優勢,與誠達藥業在原料藥研發生產的能力形成互補,推動公司從「生產服務商」向「研發協同夥伴」升級,加速CRDMO中「研究(R)」環節的能力建設。

另外,此次投資能幫助誠達藥業實現生態端卡位,通過投資切入創新葯研發上游,誠達藥業得以深度參與創新葯全生命周期,未來可依託施貝康的管線進展,逐步拓展至臨牀CRO服務、商業化生產等環節,最終實現CRDMO全鏈條覆蓋。

這種「資本+業務」的綁定模式,正是公司構建創新葯生態的核心策略——以CDMO能力為紐帶,將外部創新資源轉化為自身平臺的增長動能。

干細胞項目突破性進展:研發技術實力彰顯,打開全新增長空間

上半年,公司的干細胞項目取得系統化進展,其中治療心梗后心衰、腦梗后后遺症兩個項目已完成GMP廠房及相關設施設備的設計、安裝、調試與確認工作;完成了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原代分離、培養及凍存環節的技術轉移,並系統建立了種子庫、主細胞庫和工作細胞庫;同時完成相關分析方法的開發與驗證,已啟動工藝驗證,各項準備工作正穩步推進,這也彰顯公司具備「從早期研究到生產轉化」全鏈條能力,為后續IND申報奠定堅實基礎。值得關注的是,這兩個項目已獲美國FDA臨牀批件,採用的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技術具備高擴增能力與分化潛能,是公司研發、推進的核心項目,彰顯了公司在前沿生物醫藥領域的研發技術實力。

作為公司重點佈局的獨立業務板塊,干細胞項目的推進或為公司開闢全新的增長賽道。其在細胞培養、製劑工藝等領域積累的技術經驗,不僅將強化公司在生物醫藥創新領域的競爭力,更能與現有業務形成協同,為公司長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CDMO業務為公司奠定了穩定的增長基礎,對施貝康的財務投資豐富了CRDMO生態的外延,而干細胞項目則成為公司拓展創新邊界的重要抓手。隨着各項業務的持續推進,公司在醫藥創新領域的綜合實力或將進一步提升,為未來發展持續打開空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