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8 09:00
8月25日,均勝電子(600699.SH)發佈2025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3.47億元,同比增長12.07%;歸母淨利潤7.08億元,同比增長11.13%。其中,均勝電子第二季度單季實現歸母淨利潤3.67億元,同比增長約11.2%,環比增長約7.9%,總體盈利水平繼續保持穩定增長趨勢。
得益於原有汽車電子與汽車安全業務穩健發展及並表香山股份,公司實現毛利率18.39%,創過去五年單季度最高。華泰證券表示,看好均勝電子降本增效促使盈利能力持續提升+鑑定佈局智駕和機器人帶來的第二成長曲線,目標價格上調至26.56元,維持「買入」評級。
均勝電子在財報中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一方面持續推進產能精簡和整合,優化供應鏈管理,強化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盈利能力持續改善;另一方面公司聚焦汽車及機器人零部件兩大領域,積極推動關鍵產品及技術的突破和產業化落地,實現多項突破性進展。
毛利率持續增長,海外提升顯著
均勝電子主營業務可分為汽車電子和汽車安全兩部分。汽車電子業務主要包括汽車智能解決方案、人機交互產品以及新能源管理系統,汽車安全業務主要包括安全帶、安全氣囊、智能方向盤和集成式安全解決方案相關產品。
今年上半年,均勝電子汽車電子業務、汽車安全業務的營收分別為83.56億元,189.77億元,同比穩中有進。其中,汽車電子業務毛利率同比提升約2.2個百分點至21.5%;汽車安全業務毛利率約15.9%,同比提升2.0個百分點,全球四大區域毛利率均實現同比提升。
談及毛利率提升,均勝電子管理層在業績交流會上表示,這主要得益於兩大核心舉措:一是通過市場訂單價格增長及規模效應提升;二是從技術、質量、交付、成本等維度打造產品競爭力。
財報顯示,均勝電子上半年新獲定點項目的全生命周期金額約312億元。其中汽車安全業務約 174 億元,汽車電子業務約 138 億元,頭部自主品牌及造車新勢力的訂單佔比持續提升。歐洲地區訂單節奏受則客户端訂單開放節奏影響,下半年新獲訂單獲取強勁,7月份汽車安全單月新獲訂單約57億元。
訂單規模不斷增長的基礎上,均勝電子持續優化全球供應鏈。材料費用方面,公司利用中國在工業原材料的競爭力,引入中國供應商進行比價,與原有供應商談判價格。產能調配上,均勝電子選擇擴建浙江湖州發生器工廠及菲律賓氣囊部工廠,提高核心、高成本佔比零部件自供比例,發揮東南亞成本和規模優勢,同時繼續推進美洲和歐洲部分安全業務低效工廠的關停及產線轉移工作。
提質增效結合之下,歐洲地區因原材料端措施落地早,毛利效益釋放顯著,美洲地區措施反饋正面,海外地區主營業務毛利率同比提升約3.0個百分點至約17.8%,盈利能力持續增強。
國信證券研報指出,均勝電子作為已經完成全球化佈局的中國零部件企業,在全球主要汽車出產國均配套有相應的製造基地或研發中心,中國企業的基因與全球化佈局勢構成公司獨特的競爭優勢,能夠通過全球佈局、平臺化設計及精益生產等方式,提升產品利潤率。
智駕全棧突破,機器人第二增長曲線初顯
拓展新興市場的同時,均勝電子正在開發多芯片平臺的產品方案應對不同市場,強化全球研發資源的協同,提升汽車電子產品的競爭力。
今年上半年,均勝研發投入合計約24.88億元,保障公司在關鍵技術領域持續領先。對此,均勝電子表示,費用增長主要是由於公司針對智能電動汽車行業前沿技術加大研發投入,同時全面佈局人形機器人領域,加大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力度。
在備受關注的智能電動汽車輔助駕駛領域,均勝電子與頭部智能駕駛算法公司Momenta於今年一季度展開全面合作,定位於智駕全棧方案聯合開發,覆蓋L2到L4全場景應用。具體分工上,Momenta專注於算法、高精度端到端感知及數據閉環,均勝及均聯智行則憑藉硬件開發優勢,提供包括ABCU和周邊感知系統在內的全棧解決方案。
均勝電子在業績交流會上透露,雙方在本月初獲得海外頭部前三OEM的融合POC訂單,預計11月交付后進入量產決定階段,該訂單為跨產品、跨域融合的全方位解決方案。同時均聯智行正積極拓展傳感單元及視覺方案全棧服務,以支撐智駕及融合域CCU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智能汽車在技術、工藝、產業鏈等領域與具身智能機器人都有較高的同源性,均勝電子在2025年全面佈局機器人產業鏈,成立全資子公司寧波均勝智能機器人有限責任公司,定位為機器人Tier One,將汽車領域軟硬件一體化產線製造、交付及服務能力遷移至機器人產業鏈,積極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行業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具身智能市場規模全面突破4800億元,至2031年有望突破萬億大關。具身智能當前已在柔性製造、交互服務、科研教學等場景實現小規模商業落地,預計3年內還將催生康養陪伴、商業服務等十余個新興細分市場,市場空間廣闊。
據公司管理層介紹,在國內,均勝電子主要與智元、銀合通用等頭部集成客户合作,集成了高能量密度電芯、智能電池管理系統的電池包,高中低不同精度的IMU及定製化魚眼相機等關鍵傳感器已陸續送樣,基於英偉達最新Jetson Orin芯片的定製化集成域控解決方案將由智元優先採用。
管理層還提及,在海外,公司與北美頭部新能源汽車在汽車領域有多年合作,現推廣到機器人業務領域,已實現機器人頭部、頸部、肩部、膝蓋及手指的批量供貨,並與其達成共識,計劃成立北美硅谷研發中心,提升結構設計和機器人特性,實現快速響應。
浙商證券分析認為,均勝電子進入人形機器人賽道,公司具備較強的生態圈協同優勢。公司具備豐富的真實工業場景可供人形機器人實訓進而優化模型參數,同時全球工廠助力可輔助主機廠打造全球化生產、銷售體系,有望進一步打開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