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上半年扭虧,融創服務管理層:已決策退出20余個問題項目,仍處於「消化地產交付影響的周期」

2025-08-27 14:3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融創服務(01516.HK,股價1.76港元,市值53.8億港元)終於扭虧了。

  8月25日,融創服務披露2025年中期業績,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約35.47億元,同比增長約2%;公司擁有人應占利潤約1.22億元,而去年同期該指標為虧損約4.72億元。

  在次日(8月26日)召開的中期線上業績會上,管理層表示,今年儘管總利潤扭虧為盈,但在經營上確實比去年同期承擔了更大壓力。未來公司要「守住底線,做好取捨」,圍繞服務價值,穩定服務基本盤,從服務現場質量、經營結構調整、客羣溝通等方面下功夫。

  「在經營上確實比去年同期承擔了更大壓力」

  於融創服務而言,近兩年受行業形勢及關聯方影響,虧損情況直到2025年上半年才得以改善。

  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融創服務實現營收約35.47億元,同比增長約2%;公司擁有人應占利潤約1.22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從收入構成來看,物業管理及運營服務仍是融創服務的核心業務。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收入約32.92億元,同比增長3.8%。其中,社區生活服務收入2.1億元,佔比6%;非業主增值服務收入4356萬元,佔比1.2%。

  「物業管理及運營服務的收入增加,主要是由於公司業務擴張,在管建築面積增加。」據融創服務方面介紹,上半年來自融創集團、其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的開發物業收入約23.76億元,佔比72.2%;來自獨立第三方物業開發商的開發物業收入為9.16億元,佔比27.8%。

  不過在業績會上,管理層表示,今年儘管總利潤扭虧為盈,但在經營上確實比去年同期承擔了更大壓力。

  「相比去年同期,我們有更多業務雖然完成了服務但沒有確認收入。」管理層坦言,這樣做主要是基於兩個方面的考量:一是對部分長期沒回款的業主重新進行了信用風險評估,二是對業主歷史欠繳的物業費進行了一次性計提減值準備」。 

  具體來看,截至6月30日,融創服務金融資產減值虧損淨額約3.46億元。其中,關聯方金融資產減值虧損淨額約8010萬元,第三方金融資產減值虧損淨額約2.65億元;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減值撥備較去年末增加約3.39億元。

  此外,今年上半年,融創服務毛利率約21.8%,同比減少約3.7個百分點;毛利約7.72億元,同比下降約13%。

  未來兩年內地產交付負面影響將逐步化解

  在業績會上,融創服務管理層表示:「當前公司面臨的階段性壓力主要來自三方面,項目隨管理年限延長導致維保成本上升、業主繳費意願下降帶來的回款風險,以及此前地產行業交付問題項目引發的成本超支。」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情況在融創服務2024年度業績中就已有體現。2024年,融創服務出資整改了541個項目,投入資金超6000萬元;同時從技術、管理、政策三方面推動節能改造,共計改造264個項目,單年投入改造600萬元。

  彼時就有分析人士指出,受交付品質影響,未來融創服務在新交付項目上的物業費收繳率可能會持續受到影響,並且在項目上的投入也將繼續增加,導致住宅物管服務毛利率持續下降。

  不過,融創服務管理層表示,隨着2024~2025年交付量從2023年高位顯著回落,一些增量成本預計從2026年起趨於平穩。

  而為應對挑戰,融創服務已推行一系列舉措。如在成本管控上,公司將通過組織架構扁平化、片區化調整、用工模式優化及科技應用等手段,提升人效與能耗管控水平;調整優化了組織架構,將重點城市歸於集團直管,減少層級,提升決策效率,並計劃在下半年於局部城市進行深化調整。

  而對於一些經多番努力仍無法扭轉虧損的問題項目,如低入住率、硬件缺陷嚴重或業主拒不配合的情形,融創服務則已設定經營底線,果斷實施退出。據管理層介紹,上半年融創服務已決策退出20余個項目。

  管理層強調,儘管當前仍處消化地產交付影響的周期,但隨着業務結構持續優化、退出機制堅決執行以及運營效率不斷提升,相關負面影響有望在未來兩年內逐步化解。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