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6 20:00
來源:鎂經
作者:王一行
「白酒教父」吳向東化身酒業網紅,短視頻、直播、論壇齊上陣,用100天招攬了2116家聯盟商,他的新思路和新模式,能否在白酒寒冬中打開新局面?
過去100天,「白酒教父」吳向東很忙。
他一邊在線下開論壇,給經銷商們做宣講;一邊走到線上,做個人視頻號。
在視頻號里,吳向東金句頻出,網感十足,收穫了不少流量。他還親自下場直播,賣起了88元一瓶的高端精釀啤酒。
效果很可觀。短短100天,他靠着短視頻、直播和線下論壇,拉來了2116家聯盟商,把個人IP硬生生變成了公司最強的招商廣告。
然而,熱鬧背后,是冰冷的現實。他旗下的兩家上市公司,均面臨嚴峻的業績壓力。
吳向東正在用一種新的思路、新的模式,對抗白酒行業的寒冬。這位曾經幾次跨越周期的「白酒教父」,這次能否打開新局面?
從「白酒教父」到酒業網紅
吳向東是白酒行業的傳奇人物,也是白酒行業少有的經歷過數輪周期的酒企「一把手」。
投身酒業三十多年,他先后成就了金六福、華致酒行(300755.SZ)和珍酒李渡(06979.HK),后兩者分別是「A股酒類流通第一股」和「港股白酒第一股」。
在做視頻號之前,吳向東已有過出圈經歷。《人間世,美食不可負》《我心目中的女企業家》《白酒業的「哥德巴赫猜想」》……幾次不同主題的演講,都收穫了10萬+的點擊量。
吳向東做視頻號的時間並不長。4月15日,「吳向東-珍酒李渡」視頻號發佈了第一條視頻,標題是「湯司令簽名售酒」,視頻製作比較粗糙,看上去只是在記錄日常,前8條視頻大都是這種風格。
從7月5日發佈的第9條視頻開始,風格變了,封面統一變成「吳向東個人照片+金句」的形式。
▲吳向東的視頻號截圖
更新頻率也變高了,從7月5日到8月22日,「吳金東-珍酒李渡」視頻號更新了46條視頻。
視頻里,吳向東大部分時候都在輸出觀點:「我要為我們白酒行業代言」「為吹牛乾杯」「酒是男人的labubu」「酒不是好東西,但沒有比酒更好的東西」等一系列金句,十分吸睛,收穫了不少流量,不少視頻點贊過萬,點贊數最高的內容超過3.5萬。
在三條點贊數過萬的視頻中,一條講公益,吳向東説公司一年要捐數千萬元,他帶頭做義工;一條講他要為白酒代言;一條講智能化生產,企業減少了員工數量,影響了社會就業。
據酒業家統計,目前吳向東視頻號累計播放量超5000萬,共獲得30萬點贊、30萬分享。
吳向東在做個人IP的同時,珍酒李渡也動作頻頻。
產品層面,珍酒李渡在6月份推出新的戰略性旗艦產品「大珍・珍酒」,零售價888元,市場價600元左右,處於次高端價格帶。吳向東反覆強調,「大珍」的酒質,不輸3000元的產品。
吳向東也在個人視頻號中熱情介紹「大珍」,並表示公司下半年絕大部分預算都將向「大珍」傾斜。大珍上市沒多久,姚安娜代言的海報,便陸續在全國上百萬部電梯中鋪開。
吳向東還蹭起了茅臺的流量。對於「大珍」的定位,吳向東直言不諱,「大珍」對標的就是飛天茅臺,甚至茅臺15年這樣的超級單品,承載着珍酒幾百億甚至上千億的銷售額期望。
除了茅臺,吳向東還蹭labubu的流量。他表示,期望把「大珍」打造成白酒業的「Labubu」。
吳向東還搞起了直播。8月8日,他的直播首秀獲得了全網超190萬的觀看人數、17.8萬的最高在線人數和超682萬的全網點贊,引發行業熱議。
吳向東在直播首秀當天,還推出了全新的產品:一款叫「牛市」的啤酒,價格88元/375ml。據吳向東透露,這款啤酒研發時間長達三年多,經歷了數百次調試。
不便宜的售價,以及充滿寓意的命名,讓這款產品頗具爭議。
有人認為它只是噱頭,也有專業人士認為,「牛市」精釀啤酒瞄準的是高端生活方式場景,以「悦人悦己」理念切入輕社交消費。這款啤酒賣得好不好,尚且不知,但它確實收穫了不少關注度。
吳向東親自下場做IP,瞅準的其實不是年輕人,也不是喝酒人羣,而是經銷商這個羣體。
100天,變現出2116家聯盟商
吳向東在視頻號上的一系列動作,最終都是為「萬商聯盟」招商計劃引流。
在做視頻號之前,吳向東已經在線下做了好幾個月的論壇了。
從5月份開始,吳向東平均每兩天就做一場「遵義論壇」(后改名為「萬商聯盟論壇」),大部分時候,吳向東都親自站臺宣講。據瞭解,該活動謝絕攜帶手機、不直播、沒有視頻,只能到現場聆聽。
「萬商聯盟」是珍酒李渡圍繞「大珍」新品打造的新模式,特點是「不壓貨、全控價、持續分紅」。「大珍」的經銷商,被稱為聯盟商。
▲珍酒李渡萬商聯盟模式梳理,圖片來自東吳證券
吳向東為聯盟商設置了准入門檻,首年合同任務100箱,對應貨款約33萬元(30萬貨款和3萬保證金),同時獲贈一定數量的公司股票。爲了營造產品的稀缺性以及鎖定更多的聯盟商,吳向東又規定每人僅能購買100箱新品大珍。
據瞭解,「大珍」嚴格執行配額制,以團購模式銷售。吳向東在直播和論壇上反覆提醒:「一定要把產品賣給C端消費者,如果你沒有真正的團購能力,就不要簽約。」
爲了管控渠道秩序,吳向東對聯盟商發佈了三條「禁令」:堅決不要線上銷售;堅決不要低價傾銷;堅決不能批發出貨給同行。
無違規情況下,合作滿半年,返利50元;合作滿1年,再返利50元;若違規,返利兑付延期半年。
雖然吳向東強調不要線上銷售,但鎂經小組發現,在京東上,除了珍酒李渡官方旗艦店外,還有一些酒商的店鋪也在銷售「大珍」,而且價格低於零售價888元。在淘寶上,暫時沒看到該產品的身影。
▲京東上在售的大珍產品,圖片來自京東app
在吳向東的視頻內容中,多次出現其在「萬商聯盟」招商現場的發言畫面,「萬商聯盟」被視作吳向東在行業承壓期尋求突圍的戰略級商業模式。
目前來看,吳向東確實吸引了不少酒商。
8月19日下午,珍酒李渡集團董事長吳向東開啟萬商聯盟創富論壇第50場特別直播。
該場直播以「最累的100天,我干了什麼」為主題,短短80分鍾,吸引全網574萬人次觀看,最高在線人數達25.5萬,點贊數438.6萬,成為當天全網熱度最高直播。
吳向東透露,過去100天,萬商聯盟召開了50場論壇,吸引超6100個客户參加,其中,2116個客户成功簽約,1000多個客户已到貨,併成立了40家聯盟體。
吳向東的目標是,1000家聯盟體、2萬家聯盟商。按照他的説法,「萬商聯盟」成員總數在達到目標規模后會固定下來,不再增加,目的是保護聯盟商的利益。
東吳證券預計,參照當前的招商進展,萬商聯盟在2025年能達成3000-4000家招商,2026年達成5000-8000家招商的概率較大。
一樣的焦慮,不一樣的解法
從「白酒教父」到「酒業網紅」,吳向東的轉身,看上去很熱鬧,背后卻是行業寒冬下的無奈。
2025年上半年,白酒消費並沒有好轉跡象,「禁酒令」疊加行業深度調整,帶來的涼意已清晰地反映在酒企財報里。
8月22日,珍酒李渡披露了2025年半年報,其上半年實現營收24.97億元,同比減少39.6%;經調整淨利潤6.13億元,同比減少39.3%。珍酒李渡的存貨規模則從2024年底的75億元,增長到80.17億元。
吳向東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華致酒行,情況更嚴峻。2025年上半年公司總營收為39.39億元,下降33.55%,淨利潤為5818.86萬元,同比下滑63.80%。其中,白酒營收36.32億元,下降34.98%,佔整體收入的91.9%。
分季度看,華致酒行今年一季度淨利潤為8539萬元,這意味着它二季度虧損了2919萬元,這是該公司上市以來第二次出現季度虧損,上一次是2024年第四季度虧損了1.2億元。
這並非珍酒李渡和華致酒行自身的問題,而是整個白酒行業都難。
截至8月26日,有11家酒企披露了半年報,除了貴州茅臺和金徽酒保持營收和淨利潤的增長外,其余9家上市酒企的營收和淨利潤均雙雙下滑,而且大部分酒企的下滑幅度都在兩位數以上。
▲2025年上半年部分上市酒企的業績表現,鎂經小組製圖
在行業寒冬下,許多酒企都在尋找出路,有不少酒企採取了相似的策略:產品端推出低度酒,渠道端加碼即時零售。
今年以來,五糧液、瀘州老窖、古井貢酒、水井坊、酒鬼酒均推出低度酒,希望通過低度酒吸引年輕消費者。
渠道方面,佈局即時零售已經成為許多酒企的共識。目前,茅臺醬香酒公司、瀘州老窖、洋河等酒企已與抖音、美團、餓了麼等平臺深度合作,打造專屬的即時零售體系。
然而,吳向東卻反其道而行之。對於白酒低度化趨勢,他表示:「我比較反對白酒過度低度化,威士忌降到40度,也不往下降了」;即時零售方面,雖然華致酒行也在佈局,但吳向東堅信「白酒是ToB生意」。
吳向東選擇了另一種解法:藉助短視頻,藉助自身IP的影響力,打造一款新產品,再通過一個新的聯盟,把各方的利益綁定在一起。
在行業整體承壓的背景下,這種打法確實為行業提供了另一種可能性。
對此,業內有不同的聲音。有媒體認為,這是業績下滑之后,流量思維下的產物,短期確實是能夠提供一些增量,長期來講,可能對老闆的個人品牌是一種極大的消耗。此外,在行業庫存高企的背景下,新簽約的聯盟商能否有效動銷產品存在疑問。
也有人看好吳向東。中國獨立酒評人肖竹青表示看好吳向東。他認為,珍酒李渡目前所做的創新營銷在行業內已屬於典範。
他看好吳向東的理由是:吳向東曾是中國最優秀的酒商,也是最優秀的定製產品運營商,以金六福卓越的業績成就了其江湖地位。吳向東深刻理解中國酒業市場的本質,既懂消費者需求,也瞭解渠道需求。
浙商證券認為,短期內新大單品「大珍」憑藉模式創新+營銷創新成為「現象級爆款」新品,或有望對業績帶來較大增量貢獻。
雖然業內還有不同的態度和聲音,但資本市場給予了積極迴應。
從6月下旬開始,珍酒李渡的股價出現了一波上漲,兩個月的時間,其股價從5.86港元/股,一路漲到10.90港元/股,漲幅高達67.77%。
▲珍酒李渡近期的股價表現,圖片來自同花順軟件
白酒行業的寒冬還在繼續,吳向東能否憑藉「酒業網紅」的打法帶領珍酒李渡突圍,不只是個人和公司的嘗試,也是對白酒行業未來路徑的一次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