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報觀察 | 再虧128億 融創中國仍在負重

2025-08-28 01:03

觀點網 8月26日晚間,融創中國披露2025年中期業績。

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融創實現收入199.9億元,較去年同期收入減少41.7%;歸母淨虧損128.1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14.4%;,毛虧損擴大至20.8億元,虧損幅度同比擴大14.9%。

融創於報告中表示,受房地產市場環境的變化、新增銷售規模收縮及集團面臨的流動性壓力,導致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間的物業交付面積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物業銷售收入相應降低。

截至2025年6月30日,融創中國權益總額約為人民幣448.8億元,其中公司擁有人應占權益約為人民幣308.5億元;借貸總額約為人民幣2548.2億元,較去年底約人民幣2596.7億元減少約人民幣48.5億元。

中報披露后,融創中國股價於8月27日收盤時報價1.51港元,跌幅5.63%。

業務進展

報告顯示,融創主要收入來自於銷售住宅及商業物業業務,其他收入來自文旅城建設及運營、物業管理及其他業務。

2025年上半年,融創實現收入199.9億元,較去年同期收入減少41.7%,收入減少主要由於物業銷售收入下降所致。

其中,物業銷售作為主要來源,佔總收入的69.9%,期內錄得收入約140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50.1%;而文旅城建設及運營收入21.7億元,物業管理收入為34.7億元,其他業務收入為3.5億元。

融創於報告中表示,受房地產市場環境的變化、新增銷售規模收縮及集團面臨的流動性壓力,導致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間的物業交付面積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物業銷售收入相應降低。

報告期內,融創物業交付總面積為169.5平方米,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間減少109.0萬平方米(約39.1%),物業銷售收入減少與交付面積減少的趨勢基本一致。

截至2025年6月30日,融創連同其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的合同銷售金額約為人民幣235.5億元;連同其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的總土地儲備面積約1.24億平方米,權益土地儲備約8624萬平方米,其中未售權益土地儲備約6306萬平方米,主要分佈於核心一二線城市。

來到2025年,融創的工作重點落在了推進保交付、盤活資產及化解債務風險上。

報告提到,集團積極利用保交樓專項借款、配套融資、申報「白名單」等融資資源,以支持物業項目的開發建設及順利竣工交付。

2025年上半年,融創在23個城市完成了約1.49萬套房屋交付任務;近三年多累計交付達68.3萬套。融創表示,下半年將繼續全力以赴,預計交付3.91萬套房屋,基本完成保交付工作。

觀點新媒體瞭解到,上海壹號院、外灘壹號院及北京融創壹號院項目等,是融創與資產管理公司合作盤活優質項目或合作解決項目債務問題的典型案例。

2025年上半年,融創此前引入資金盤活的上海壹號院項目四次開盤全部售罄,累計銷售額登頂全國單盤銷冠。

另據觀點新媒體獲悉,融創預計今年有多個高端改善型項目推新,包括上海壹號院及上海外灘壹號院風貌別墅,以及天津梅江壹號院二期低密洋房,武漢桃花源合院與聯排別墅等。

繼續自救

自出險以來,融創中國持續推進化債、降槓桿,伴隨着境內、外債務重組的落地執行,有息負債有所下降。

根據2025年上半年報告,截至今年6月底,融創有息負債為2548.2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26.1億元,較去年年底減少約48.5億元。

據悉,融創中國在2025年1月收到中國信達(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提出的清盤呈請,涉及3000萬美元貸款及應計利息。

面對新一輪的債務清算,上半年融創連續推進境內及境外債務重組。

截至當前,融創已用8億元購回約40億元境內債券,同時配發及發行約7.54億股股份,對應註銷或獲償付約55.9億元境內債券。

中報披露,上半年境內債重組產生的收益達到40.2億,並已計入「其他收入及收益」中,並且集團計劃於2025年底前完成境內債重組方案下其他選項執行。

針對95.5億美元境外債務,融創推出全面債轉股方案,截至當前已有75%的持有人加入重組支持協議,該重組方案將於9月15日召集聆訊。

融創亦同步表示,將力爭於2025年底前完成境外債務重組相關的所有法庭程序。

於2025年8月20日,高等法院已將原定於8月25日舉行的呈請聆訊延期2026年1月5日,該舉措也為融創提供了更多的「自救」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融創流動資產在償付流動負債后仍存在巨大缺口。

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融創淨虧損達約128.8億元,流動負債淨額約為941億元。當前流動借貸與長期借貸規模分別約為2171億元和377.2億元,而集團所持有的現金余額(涵蓋現金、現金等價物以及受限制現金)約為186.3億元。

截至該中期簡明綜合財務資料獲批准日期,融創到期未償付借貸本金合共約1178.6億元,由此可能導致約853億元的借貸總額本金被要求提前還款。

對此,融創表示,正積極與其他貸款人磋商借貸展期事宜,目前已達成貸款展期約365.8億元。

根據報告,融創已獲得政府保交樓專項借款審批金額合計約人民幣228億元,銀行配套融資審批金額合計約人民幣110.8億元,「白名單項目」融資審批金額約人民幣46.8億元。

此外,通過引入資產管理公司合作開發項目獲得資金審批金額約人民幣52億元。

融創表示,集團將積極響應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各類扶持政策,通過各類收儲政策盤活資源,並在需要時考慮處置資產,以產生更多現金流入。約1808.7億元借貸由集團資產做抵押,正積極與其他現有貸款人進行討論,旨在通過延期、再融資或重組集團的借貸,並且爭取在集團產生足夠的現金流之前,不被要求立即還款。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