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7 22:29
2025 年 8 月 27 日,在全新別克 GL8 陸尊上市發佈會后,上汽通用汽車總經理盧曉與副總經理薛海濤接受了媒體專訪,圍繞產品技術、市場策略、經營管理、新能源轉型等核心議題,深入解讀了上汽通用的發展思路與未來規劃。
盧曉:錨定目標用户,平衡技術投入與盈利
在新能源智能電動車時代,產品定義的邏輯正發生深刻變革。盧曉指出,傳統產品定義方式已難以適配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如今上汽通用的核心策略是 「圍繞目標客户做選擇」。以全新 GL8 陸尊及即將上市的至境 L7 為例,在智艙、輔助駕駛等智能化領域,上汽通用均以 「躋身第一陣營」 為目標,在硬件與軟件上實現 「拉滿投入」,同時為未來軟件持續迭代預留空間。
「所有新一代逍遙架構、至境品牌下的產品,最終都以盈利為目的。」 盧曉強調,內部會通過多維度平衡,確保在目標用户 「看得見、在意的地方」 毫無保留地投入技術,既滿足用户對先進配置的需求,又保障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
薛海濤則從機制層面補充,上汽通用已建立產品與營銷部門 「目標互鎖」 機制,通過簽訂目標互鎖協議,明確產品需同時達成質量、成本、時間節奏目標,以及銷量、利潤目標。「10 萬元級產品有 10 萬元級的做法,20 萬元級產品有 20 萬元級的邏輯,關鍵是想清楚目標用户的核心訴求。」 他以 VOC(客户之聲)團隊為例,説明企業已建立常態化用户需求分析機制,每周經營會梳理用户反饋,打破部門壁壘,讓用户聲音直接驅動產品優化與決策。
回顧前一年經營管理的核心:穩油車、加速新能源,實現連續盈利
盧曉介紹,回顧過去一年,上汽通用在市場挑戰中實現了顯著突破。通過 「穩油車」 策略 ——2024 年 10 月黃金周密集推出 XT5 全新一代產品、君越與昂科威 Plus 「一口價」 政策,疊加國家以舊換新政策推動,企業訂單快速回升,業績逐步企穩。截至 2025 年,上汽通用已連續四個季度保持盈利,美方董事在董事會上多次表揚管理層,市場反饋正面。
新能源轉型是上汽通用過去一年的核心發力點。從 2024 年 4 月陸尊 PHEV 上市,到推出陸尚插混車型,再到 2025 年 8 月全新 GL8 陸尊(200 公里純電續航、1450 公里綜合續航)迭代,僅用 16 個月便完成多代產品更新。盧曉透露,基於今年 4 月發佈的 「百萬逍遙架構」,從 2025 年 9 月起,上汽通用將密集推出新品,8 月內至少有 5 款智能電動化產品上市,目標 2026 年新能源滲透率突破 50%,成為合資車企中首個達成該目標的品牌,目前 GL8 家族新能源佔比已達 55%。
薛海濤則提到,團隊與機制變革是支撐業績的重要基石。過去一年團隊氛圍發生 「翻天覆地」 的變化。通過靈活的人才晉升機制,20 多歲的年輕員工可實現 「三級跳」;內部以 「目標互鎖簽約會」 明確責任,產品、營銷、質量、採購等部門協同發力;VOC 團隊的建立讓用户需求快速傳導至各環節,打破傳統售后部門單一承接的侷限。「人在逆境中,只要團隊齊心就沒有跨不過的坎。」 薛海濤説。
產品創新與高端突以用户痛點為核心,打造差異化競爭力
盧曉解釋道談及品類創新,GL8 是上汽通用的標杆案例 ——26 年來六代產品迭代,始終掌控技術與定義權,精準滿足中國 MPV 市場需求。此外,從 10 萬級國民轎車賽歐,到凱越、英朗,再到 2014 年 「后發先至」 的昂科威(以 「多 10% 精神」 切入 SUV 細分市場),上汽通用在多個品類中均有成功創新實踐。
面對當前市場 「內卷」,盧曉強調 「突出長板」 的重要性:「不再追求產品平衡,而是要把原來車上沒有的配置、用户急需的功能落地。」 以上周與 Momenta 合作發佈的 R6 飛輪大模型為例,上汽通用希望通過智能化技術實現 「新一輪反攻」。泛亞技術中心的正向開發能力(20 年前便啟動正向開發,遠超同期 「皮尺工廠」 模式)、對中國用户習慣的深度洞察,成為品類創新的底氣。
對於至境品牌進軍高端新能源市場(首款產品為中大型新能源轎車至境 L7),外界存在 「BBA 及新勢力均未在此領域取得突出成功」 的擔憂。盧曉與薛海濤迴應,信心源於三點:一是逍遙架構的技術支撐 —— 可兼容插混、增程、純電多種驅動形式,支持高階輔助駕駛;
二是精準的用户定位 —— 打破 「中大型新能源轎車」 的固化認知,聚焦高端用户的場景化需求;
三是差異化技術優勢 —— 與 Momenta 合作的輔助駕駛技術(如斷頭路通行、一鍵 APA、機械車庫適配等)均為首發,且符合 ISO26262 最高安全標準,轉向機採用雙 ECU 雙傳感器(ASIL-D 級別),這些 「以前沒講過的優勢」 將通過新媒體營銷傳遞給用户。
拒絕價格戰,以技術與營銷破局;明確 MPV 產品矩陣
薛海濤明確表示上汽通用 「不打價格戰」,而是以 「技術賦能產品創新」 為解題思路:通過逍遙架構打造全新新能源子品牌至境,未來推出至少 5 款車型,覆蓋不同細分市場;學習手機行業 「快速迭代」 邏輯,適應汽車行業變革節奏。
營銷層面,薛海濤坦言傳統 「正餐式」 傳播已難以吸引用户,需轉向 「用户愛看的內容」。以上汽通用 MPV 產品矩陣為例,已明確清晰的價格帶定位:20-30 萬為陸尚,30-40 萬為陸尊,40 萬以上分為高端商務(別克世紀(配置 )與高端家用(即將推出的別克至境世家)兩條路線。「至境世家不是傳統 MPV,而是高端家用車,將提供插混與純電版本,滿足六座七座家庭需求。」 薛海濤透露,企業目標是 「在每個價格段做到 TOP1」。
迭代節奏與競爭格局以18 個月為基準,以 「快」 與 「本土化」 應對合資 2.0 時代
盧曉表示,逍遙架構採用 「搭積木」 式開發,底層邏輯支持 12-18 個月迭代周期,但 「品質與安全是底線」。「經銷商賣過其他品牌產品,都知道上汽通用的品質優勢 —— 以前我們沒講,現在要通過營銷大聲傳遞。」 他以與 Momenta 的合作為例,雙方合作已持續 3-4 年,上百台測試車在開發中,技術標準 「最苛刻、最高」,首發功能將以 「最高可靠性」 投入市場。
面對 「合資 2.0 時代」(日系、德系品牌放權中國團隊開發新品),上汽通用的核心競爭力在於 「泛亞技術中心 + 本土化產品定義權」。薛海濤指出,沒有強大的研發底座,「快」 與 「靈活」 都是空談,而泛亞不僅具備整車 CAE 虛擬數據能力,還實現了 100 台以上本地化正向開發車型的積累;
盧曉則補充,「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上汽通用已建立管理層 「互補補位」 機制,明確長板與短板,以向心力與凝聚力應對競爭,「未來的產品將證明我們的實力」。
訂單與未來規劃:全新 GL8 陸尊訂單超 1.2 萬,劍指新能源滲透率 50%
截至專訪當日,全新 GL8 陸尊從預售到正式上市,訂單量已達 12312 輛,市場熱度超出預期。盧曉表示,這印證了用户對上汽通用新能源產品的認可,也為后續至境品牌及逍遙架構新品奠定了基礎。
未來,上汽通用將繼續加速新能源轉型:2025 年 8 月起密集推出 5 款智能電動化產品,2026 年實現新能源滲透率 50%,覆蓋轎車、MPV、SUV 全品類;在智能化領域,L3 級輔助駕駛將按計劃落地,持續通過與 Momenta 的合作強化技術優勢;在團隊建設上,保持 「人才快速晉升」「目標互鎖」 機制,確保組織活力與執行力。
盧曉最后強調:「上汽通用不是簡單做流程改革,而是要悄無聲息發生一場大變 —— 讓每一款推向市場的成功產品,成為用户感知變化的最佳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