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7 19:3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昊
近日,龍蟠科技公告,擬定增融資20億,用於11萬噸高性能磷酸鹽型正極材料項目、8.5萬噸高性能磷酸鹽型正極材料項目,並補充流動資金。
2017年上市后,龍蟠科技逐步轉型鋰電正極材料領域,同時也開啟了對外融資之路,2020年至今,通過可轉債、定增、港股IPO和港股增發等方式,合計融資超30億。
然而,即便持續融資,相較湖南裕能、德方納米等可比公司,龍蟠科技負債率增速仍明顯偏快,有息負債大幅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龍蟠科技連續多年大額資本支出,同時研發費用率不斷攀升,投入力度顯著高於可比公司。然而,公司總體產能利用率遠不飽和,盈利能力也並無優勢。
2021年,龍蟠科技曾實施過一輪定增,然而目前股價相較於四年前的定增價,依然接近腰斬,投資者損失慘重,公司融資和投資的成效也備受市場質疑。
從滬港兩市直接融資超30億 負債率增速遠超可比公司
8月21日,龍蟠科技發佈公告稱,擬定增2.06億股,募資20億,投向11萬噸高性能磷酸鹽型正極材料項目、8.5萬噸高性能磷酸鹽型正極材料項目,並補充流動資金。公司表示,此舉旨在進一步擴大其在磷酸鹽型正極材料領域的產能佈局,增強市場競爭力。
資料顯示,龍蟠科技以潤滑油及車用化學品業務起家,2017年A股上市后,逐步轉型鋰電行業,涉及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電解液、鋰冶煉、三元前驅體等多個領域,同時也開啟了對外融資之路。
2020年4月,龍蟠科技通過可轉債融資4億元,用於年產18萬噸可蘭素項目,新能源車用冷卻液生產基地建設項目,並補充流動資金,通過可轉債。
2022年6月,公司定增融資22億元,用於新能源汽車動力與儲能電池正極材料規模化生產項目、年產60萬噸車用尿素項目,並再次補充流動資金。
2024年10月,龍蟠科技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發售1億股H股,每股定價5.50港元,募資總額約5.50億港元。
根據招股書,公司港股IPO募集資金中,約40%用於支付印度尼西亞工廠二期的部分開支,約40%用於支付位於湖北省的襄陽工廠的新磷酸錳鐵鋰生產線的部分開支,約10%用於償還若干計息銀行借款,約10%用於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2025年6月,龍蟠科技再度完成2000萬股新H股的配售,募集資金淨額約1.17億港幣。
自2017年A股上市以來,龍蟠科技通過IPO、可轉債、定增等方式,直接融資合計超30億元。
然而,即便持續進行融資,龍蟠科技的負債率仍快速走高,且相較於湖南裕能、德方納米、萬潤新能、富臨精工等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同行,增速明顯偏快。
2025年6月末,龍蟠科技資產負債率繼續升至78.41%,各類有息負債合計高達116億元,相比2017年末剛上市的2.45億元,大增50倍,遠超同期貨幣資金的增幅。
持續大額資本開支產能不飽和 研發投入不斷攀升盈利能力並無優勢
不斷融資的背后,是龍蟠科技在鋰電等領域持續的投入。
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4年,龍蟠科技資本開支分別為2.5億、5.1億、11.8億、21.7億和6.0億,長期處於較高水平。
與此同時,公司研發費用率也不斷攀升,2021年后的研發投入力度顯著高於湖南裕能、德方納米等可比公司。
然而,龍蟠科技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能利用率不足80%,並另有9萬噸產能在建,潤滑油和柴油發動機尾氣處理液等產品的產能利用率更低,總體產能利用率遠未飽和。
此外,從近幾年毛利率數據看,龍蟠科技相比上述可比公司也並無優勢,明顯偏高的研發投入仍未能體現在盈利能力層面。
2021年,龍蟠科技曾實施過定增事項,然而,目前股價相較於四年前的定增價,依然接近腰斬,公司多年投融資的成效似乎正受到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