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7 18:26
中新經緯8月27日電 (李自曼)「作為耐心資本與長期資本,平安將適度增加權益配置,重點佈局代表新質生產力的成長板塊與高分紅價值股,持續捕捉市場機會,對公司未來發展充滿信心。」27日,中國平安總經理兼聯席首席執行官謝永林在中國平安2025年上半年業績會上説。
今年以來,中國平安在股票市場多次舉牌上市公司,其中不乏同業。在業績會上,中國平安的投資策略備受投資者和媒體關注。
中新經緯根據港交所披露易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平安及其子公司舉牌了多家銀行,累計增持招商銀行、農業銀行、郵儲銀行、工商銀行四家銀行H股超60次,合計投入資金超1000億港元。近期,中國平安還舉牌中國太保H股、中國人壽H股。
據中國平安2025年上半年業績報告,上半年,中國平安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777.32億元,同比增長3.7%;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80.47億元。保險資金投資組合實現非年化綜合投資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個百分點。將派發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現金人民幣0.95元,同比增長2.2%。
據財報,今年上半年,中國平安的險資投資規模達6.2萬億元,較年初增長8.2%。具體來看,不動產投資規模為2060億元,股票投資規模為6493億元,債券投資規模為3.8萬億元。其中,股票投資規模同比增長48.5%。
中國平安副總經理兼首席財務官付欣提到:「上半年,中國平安舉牌了多家公司,並配置了大量股票,這部分盈利實際上相當可觀,被計入了OCI(其他綜合收益),使‘資本利得’不計入利潤表。因此大概有600億元浮盈沒在利潤表體現。」
當被問及舉牌同業出於何種考慮時,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郭曉濤在業績會上指出,中國平安的投資核心在於資產負債匹配,需結合前端負債業務進行綜合考量。具體包括期限、成本、現金流、收益率及監管要求五個維度的匹配。當前,負債端正從傳統險向分紅險轉型,有效降低負債成本,同時分紅險結算利率仍具備市場競爭力,這得益於資產端的有效配置。在投資標的選擇上,公司遵循「經營可靠,增長可期,分紅可持續」的原則,作為長期持有企業的標準。
「未來,隨着負債成本持續下降與資產配置進一步優化,公司將動態平衡高息股、價值股與成長股,把握資本市場發展機遇,為客户帶來更佳回報。」郭曉濤説。
業績會上談及股價,郭曉濤表示,中國平安股價雖已回穩,但仍有提升空間,估值支撐源於公司戰略的持續領先與科技服務能力。「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是規模巨大、協同效應顯著的兩大賽道,各自規模均超20萬億元。醫療養老更是長壽社會下的核心業務,結合AI領域的持續投入與創新,公司未來增長動力將不僅來自現有業務,更源於「一個客户、多個賬户、多個產品、一站式服務」的生態模式,成為以客户為中心、AI賦能的綜合服務提供商,持續創造客户與股東價值。
(中新經緯APP)
]article_ad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