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前CFO扒開「阿里系」斑馬股份底褲冰山一角

2025-08-27 16:5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資市會

在夏蓮看來,斑馬股份赴港上市,就是爲了「圈錢」。

8月20日,曾自稱「全球最大互聯網汽車平臺」的斑馬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斑馬股份」)遞交赴港上市申請材料,獲披露。

同日,控股股東之一阿里巴巴發佈分拆獨立上市事項公告稱:無法對斑馬的擬議分拆相關決策施加絕對控制;「就總資產、收入、毛利和預期市值方面而言,斑馬集團對本集團而言微不足道。」

  斑馬股份由阿里巴巴、上汽集團合資成立,已近十年,阿里巴巴現在持股44.72%。

「不看好公司業務發展。」8月23日,斑馬股份前CFO(首席財務官)夏蓮在朋友圈「吐槽」:斑馬股份「沒有技術門檻的座艙技術車廠都可以自己干」,且稱「不願意為上市圈錢再委曲求全」。

  夏蓮稱,自己2025年4月底已離職。

 (夏蓮朋友圈截圖)

(夏蓮朋友圈截圖)

對於夏蓮上述言論,斑馬股份目前暫未有迴應。

遭前CFO抨擊、吐槽的斑馬股份,到底怎麼樣?

01

誰的斑馬股份?

  2015年11月,阿里巴巴與上汽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共同發起設立互聯網汽車基金上海賽為,成立斑馬股份。

斑馬股份業務聚焦於智能座艙。彼時,公司註冊資本10.64億元,上海賽為持股94%。

  2019年8月,阿里巴巴與上汽集團共同宣佈對斑馬股份和AliOS進行戰略重組。據此,阿里巴巴成為斑馬智行大股東,並將旗下操作系統整體知識產權及業務注入斑馬股份。

  后經多輪融資,自2024年12月27日起,斑馬股份不再納入阿里巴巴並表範圍,但阿里巴巴和上汽集團對斑馬股份形成的「雙巨頭」控股結構未有改變。

招股書顯示,阿里巴巴、浙江天貓、淘寶中國、杭州灝月、上汽、嘉興瑞佳及上海賽為為一組控股股東。

  「就總資產、收入、毛利和預期市值方面而言,斑馬集團對本集團而言微不足道。提供保證權利而付出的大量時間和工作與賦予股東的利益相比將不成比例。」鑑於此,持股比例最高的阿里巴巴並未爭取實控斑馬股份。

招股書稱,阿里巴巴同意且向上汽集團承諾,確保上海賽為將放棄其持有的243,485,087股股份所附帶的投票權。

截至目前,阿里巴巴持有斑馬約44.72%的股份;上市完成后將繼續持有斑馬超過30%的股份。「公司於斑馬董事會及股東層面對斑馬的決策均無多數控制權,故無法對斑馬的擬議分拆(包括其擬議發售結構)相關決策施加絕對控制」。

在完成股權調整及激勵安排且緊接IPO完成前,阿里巴巴透過上海賽為、浙江天貓、淘寶中國及杭州灝月,將擁有斑馬股份已發行股本總額約41.67%及控制37.09%的投票權。

上汽集團透過上海賽為及嘉興瑞佳,將擁有已發行股本總額約32.9%及控制35.48%的投票權。

 (圖片來源:資市會截圖)

(圖片來源:資市會截圖)

  對斑馬股份赴港上市,上汽集團目前暫無公開表態。

斑馬股份的12名董事會成員中,含「阿里」量頗高——除4位獨立董事外,8位董事中,5名來自阿里巴巴,且都處於關鍵崗位,還交叉任職:

  董事會主席張建峰。2004年7月加入阿里巴巴,曾在淘寶技術部、B2C開發部、Alibaba.com中國事業部、本地生活服務、1688.com及天貓等阿里巴巴產品線工作,自2016年4月起擔任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自2018年11月起擔任阿里雲智能事業羣總裁,於2017年10月創立阿里巴巴達摩院並任院長。

  首席執行官、執行董事戴瑋。2007年加入阿里巴巴,曾在淘寶、支付寶、OS事業羣任職,於2020年被任命為阿里巴巴娛樂事業部首席運營官。

  非執行董事黃佼佼,2025年3月加入斑馬股份。其自2012年2月加入阿里巴巴,現任高級財務總監。

  黃佼佼的入職時間和夏蓮的離職時間,恰好接上。

  夏蓮作為財務專家,於2019年阿里巴巴和上汽集團將斑馬股份與AliOS合併重組時,作為阿里巴巴旗下AliOS的創始成員加入斑馬股份,並出任CFO。

  非執行董事金磊。自2016年9月起擔任阿里巴巴集團高級法務總監。

  非執行董事沈沉。於2018年4月加入阿里巴巴,現任戰略投資部投資總監。

(圖片來源:資市會截圖)

(圖片來源:資市會截圖)

上汽集團方面,同樣也是交叉任職。

  上汽集團創新研發總院院長王從鶴、規劃部副總經理張亮、上汽華為合作事業部負責人祝勇等三人,均在在斑馬股份任職非執行董事。

可見,阿里巴巴對斑馬股份的實際運營把控力更大。

  「我非常鄙視斑馬某些高管的人品與行徑。」夏蓮稱。

02

兩大巨頭都扶不起

業務方面,斑馬股份與阿里巴巴、上汽集團關係也是盤根錯節。

作為斑馬股份最大供應商,阿里巴巴對其供應雲服務等軟件解決方案及授權服務、高德地圖及釘釘等生態系統內的核心軟件及應用程序的授權,及共享辦公場所、行政支持及電信服務。

  阿里巴巴還支持斑馬股份在人工智能模型訓練、邊緣計算和車載商務等領域的長期發展。

報告期內,斑馬股份向阿里巴巴採購的金額分別為1.79億元、2.81億元、2.57億元及5430萬元,分別佔採購總額的53.5%、58.4%、50.5%及54.7%。

阿里巴巴也是斑馬股份的客户,報告期內涉及收入分別為1560萬元、940萬元、670萬元及60萬元,分別佔斑馬股份總收入的1.9%、1.1%、0.8%及0.5%。

  上汽集團則是斑馬股份的第一大客户。2016年,斑馬股份助上汽集團推出中國首款互聯網汽車——榮威RX5,搭載其自行研發的汽車操作系統。

  「上汽集團的早期參與使我們能夠將解決方案深度嵌入其產品開發周期。」目前,斑馬股份相關產品在智己汽車、榮威、名爵及大通等多個上汽品牌中實現大規模商業應用;其智能座艙解決方案搭載在上汽集團超過150萬輛汽車中,覆蓋所有主要品牌及大部分車型和價格區間。

報告期內,上汽集團給斑馬股份帶來的收入分別為4.41億元、4.13億元、3.19億元及6490萬元,分別佔總收入的54.7%、47.4%、38.8%及47.8%。

同期,上汽集團也是斑馬股份的供應商,涉及採購金額分別為250萬元、1080萬元、1370萬元及30萬元,分別佔斑馬股份採購總額的0.7%、2.2%、2.7%及0.3%。

兩大巨頭的支持沒有讓斑馬股份蒸蒸日上,止虧為盈,反而報告期業績出現惡化。

  報告期內,斑馬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05億元、8.72億元、8.24億元及1.36億元;虧損額分別為8.78億元、8.76億元、8.47億元及15.82億元,累計虧損約41.83億元。

其中,2024年、2025年前三月,公司收入分別同比下滑5.5%、19.5%。2025年前三月,虧損額擴大了近87%。

夏蓮稱,「過去三年斑馬業績增長不達預期,但對比未來三年,這很可能是斑馬最好的三年。

造成斑馬股份2025年一季度虧損大增的最主要原因是:其對「系統級操作系統解決方案」計提18.41億元無形資產減值,理由是「市場競爭加劇及AI戰略轉型」。

這或許暴露出公司技術資產的泡沫——在車廠自研和AI公司圍剿下,其所謂核心技術已迅速貶值。

 (圖片來源:招股説明書,資市會截圖)

(圖片來源:招股説明書,資市會截圖)

  夏蓮朋友圈稱,「很高興我當時的離開幫你們降低了50%的估值。」

上述超18億元的無形資產減值不知是否就是夏蓮離開前戳破的虛假泡沫。這一會計處理之下,是否還有更大的隱情?

03

「上市圈錢」

  對於公司技術實力,未來業績表現,夏蓮直言:「不看好」。「不願意為上市圈錢再委曲求全。」

2024年以來,斑馬股份大幅減少研發投入。

  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分別是11.11億元、11.23億元、9.8億元及1.96億元,2024年、2025年前三月分別同比減少12.73%、22.83%。

  對技術型公司來説,「剋扣」研發投入顯然不是好消息。

  「沒有門檻的座艙技術車廠都可以自己干。」夏蓮稱。

  介紹稱,斑馬股份聚焦於座艙這一人車互動的主要入口,憑藉自研的汽車操作系統與全棧元神AI架構,協助主機廠打造真正智能的汽車。公司是中國兩家擁有完全自研汽車操作系統的第三方供應商之一。

  截至2025年6月30日,斑馬股份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在60個主機廠的逾800萬輛車上搭載,包括榮威、名爵、大通、神龍、福特汽車等品牌。

不過,從智能座艙整體市場看,斑馬股份並無優勢。

  中商產業研究院指出,當前中國智能座艙行業呈現「多元化競爭、生態化整合」格局:

  • 華為、百度等科技巨頭憑藉全棧自研能力(芯片+OS+算法+生態)主導高端市場,構建「人-車-家」互聯生態;

  • 德賽西威華陽集團等傳統Tier 1供應商,依託硬件製造與車規級集成優勢,加速向域控制器、AR-HUD等高價值產品升級;

  • 斑馬股份、中科創達等軟件服務商聚焦操作系統定製與中間件開發;

  • 億咖通、芯馳科技等推動芯片國產替代;

  • 零跑、哪吒等新勢力車企則通過自研OS與交互方案強化用户黏性。

  斑馬股份也稱,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市場目前正處於發展初期,競爭激烈且以技術為導向。預計這種競爭將持續下去,且未來可能愈演愈烈。

  斑馬股份也試圖低價換市場,卻導致報告期毛利率大幅下滑,分別為53.9%、46.4%、38.9%及38.9%。

 (圖片來源:招股説明書,資市會截圖)

(圖片來源:招股説明書,資市會截圖)

競爭性定價策略結果顯然「事與願違」。

  2024年、2025年前三月,除了AI全棧端到端解決方案業務外,斑馬股份來自系統級操作系統解決方案、車載平臺服務這兩大產品線的收入均下滑。

 (圖片來源:招股説明書,資市會截圖)

(圖片來源:招股説明書,資市會截圖)

2025年第一季度,斑馬股份的產品定點數量從上年同期的37個,減少至30個。

 (圖片來源:招股説明書,資市會截圖)

(圖片來源:招股説明書,資市會截圖)

成立至今,斑馬股份一直在瘋狂燒錢,自身毫無造血能力。

成立以來,斑馬股份首輪融資12億元,后又進行了60億元的AliOS合併重組、30億元再融資,7億元新股權融資,直接融資額近50億元。

 (圖片來源:招股説明書,資市會截圖)

(圖片來源:招股説明書,資市會截圖)

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均為負,分別是-5.85億元、-4.17億元、-4.87億元及-1.99億元。

  截至今年3月底,公司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為3.22億元,總負債約25.71億元、流動負債約12.85億元。

 (圖片來源:招股説明書,資市會截圖)

(圖片來源:招股説明書,資市會截圖)

  「上市圈錢不是我的人生追求和理想。」在夏蓮看來,這樣的斑馬股份赴港上市,就是爲了「圈錢」。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