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銀交運王靖添團隊】原油運價持續回暖,白雲機場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交通運輸行業周報

2025-08-27 16:29

(來源:市場投研資訊)

航運方面,原油運價持續回暖,歐美線集運運價繼續下跌。航空方面,上半年我國新開國際航空貨運航線數量同比增長超50%,白雲機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7.50億元。物流與交通新業態方面,前7個月郵政行業業務收入超萬億元,順豐控股7月業務量13.77億票。

 核心觀點

①原油運價持續回暖,美線集運運價繼續下跌。8月21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佈的CTFI報1154.72點,較8月14日上漲8.5%。本周VLCC市場中東航線9月上旬貨盤開始收尾,成交量持續增加;大西洋和美灣航線活躍度明顯提升,成交運價不斷回暖。船東延續上周挺價情緒,租家仍通過私下尋盤降低貨盤曝光程度,避免市場過熱。目前,整體可用運力仍然足夠,儘管OPEC+9月增產確認,但供給端增加可能更大程度上會對油價產生影響,間接才影響到需求端。歐線集運方面,本周運輸市場供需基本面略顯疲軟,市場運價繼續下跌。8月22日,上海港出口至歐洲基本港市場運價為1668美元/TEU,較上期下跌8.4%。美線方面,本周運輸需求增長乏力,供需基本面缺乏支撐。8月22日,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東基本港市場運價分別為1644美元/FEU和2613美元/FEU,分別較上期下跌6.5%、3.9%。②上半年我國新開國際航空貨運航線數量同比增長超50%,白雲機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7.50億元。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開國際航空貨運航線數量同比增長超過50%,國際航線貨運量佔比呈現不斷上升趨勢。截至6月30日,2025年全國共新開145條航空貨運航線。其中,國際航空貨運航線117條,同比增長58.1%。8月20日白雲機場發佈2025年半年度報告。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7.26億元,同比增長7.6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50億元,同比增長71.32%。③前7個月郵政行業業務收入超萬億元,順豐控股7月業務量13.77億票。據國家郵政局數據,今年前7個月,郵政行業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0180.7億元,同比增長8.3%,郵政行業整體保持穩步增長態勢,彰顯消費市場韌性與行業發展活力。8月19日,順豐控股公告稱,公司2025年7月速運物流業務收入為186.57億元,同比增長14.97%。

航運價格大幅波動,航空需求不及預期,快遞價格競爭加劇,交通運輸政策變化等產生的風險。

1

本周行業熱點事件點評

1.1原油運價持續回暖,歐美線集運運價繼續下跌

事件:周四,中東灣拉斯坦努拉至寧波27萬噸級船運價(CT1)報WS58.94,較8月14日上漲7.28%。

原油運價持續回暖。8月21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佈的中國進口原油綜合指數(CTFI)報1154.72點,較8月14日上漲8.5%。本周VLCC市場中東航線9月上旬貨盤開始收尾,成交量持續增加;大西洋和美灣航線活躍度明顯提升,成交運價不斷回暖。船東延續上周挺價情緒,租家仍通過私下尋盤降低貨盤曝光程度,避免市場過熱。目前,整體可用運力仍然足夠,儘管OPEC+9月增產確認,但供給端增加可能更大程度上會對油價產生影響,間接才影響到需求端,特別是今年原油整體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對油運市場的影響會減弱不少。隨着暑期旺季的過去,歐洲不少煉廠也迎來檢修季,后續沒有足夠貨量支撐,難以保持上漲趨勢。周四,中東灣拉斯坦努拉至寧波27萬噸級船運價(CT1)報WS58.94,較8月14日上漲7.28%,CT1的5日平均為WS57.10,較上期平均上漲2.56%,TCE平均3.6萬美元/天;西非馬隆格/傑諾至寧波26萬噸級船運價(CT2)報WS59.50,上漲9.96%,平均為WS56.86,TCE平均4.1萬美元/天。

歐美線集運運價繼續下跌。歐線方面,本周運輸市場供需基本面略顯疲軟,市場運價繼續下跌。8月22日,上海港出口至歐洲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為1668美元/TEU,較上期下跌8.4%。美線方面,本周運輸需求增長乏力,供需基本面缺乏支撐。8月22日,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東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分別為1644美元/FEU和2613美元/FEU,分別較上期下跌6.5%、3.9%。

1.2上半年我國新開國際航空貨運航線數量同比增長超50%,白雲機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7.50億元

事件: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開國際航空貨運航線數量同比增長超過50%,國際航線貨運量佔比呈現不斷上升趨勢。截至6月30日,2025年全國共新開145條航空貨運航線。其中,國際航空貨運航線117條,同比增長58.1%。8月20日白雲機場發佈2025年半年度報告。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7.26億元,同比增長7.6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50億元,同比增長71.32%。

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開國際航空貨運航線數量同比增長超過50%,國際航線貨運量佔比呈現不斷上升趨勢。2025年上半年,全國新開145條航空貨運航線,其中國際航線117條、同比增長58.1%,國際貨郵運輸量達203.7萬噸、同比增長23.4%;全國貨運航空公司17家、貨機249架,我國航企國際貨運市場份額升至44%,全球空運貨代50強中14家為中國企業。跨境電商等需求帶動國際航線佔比持續提升,20個樞紐機場的貨量合計超過全國機場貨量的80%,航線與運力同步擴張既增強中國航空物流樞紐集中度,也鞏固了我國在全球航空貨運市場的競爭力和定價權。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7.26億元,同比增長7.6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50億元、同比增長71.32%,期內飛機起降架次和旅客吞吐量分別增長7.03%、9.23%,成本增幅低於收入增幅2.63個百分點,並確認北京沃捷文化營業外收入1.53億元;機場新開或加密國際及地區客運航線19條,新增泗水、阿拉木圖等「一帶一路」航點,推動每周國際及地區客運航班往返頻次突破1600架次,航線網絡覆蓋93個國際及地區航點,放行正常率89%、客運航班執行率94%,並推出24/240小時過境免籤等便利措施,入境外籍旅客達141萬人次、同比增長41%。白雲機場以客流增長和成本控制實現盈利大幅提升,航線網絡與通關效率同步升級,鞏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航空樞紐地位,併爲我國民航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示範動能。

機場方面: 2025.8.16-2025.8.22:國內進出港執飛航班量TOP5機場依次是廣州白雲機場(12212班次)、上海浦東機場(11873班次)、北京首都機場(9541班次)、深圳寶安機場(9348班次)、成都天府機場(9235班次)。各樞紐機場國內航班量周環比變化:首都+0.32%、大興+0.37%、雙流+0.97%、江北-0.81%、浦東+0.01%、虹橋+1.49%、白雲+2.51%、寶安+3.16%、三亞+1.06%、海口+0.85%、蕭山+0.48%、天府-0.73%、咸陽+0.25%。

1.3前7個月郵政行業業務收入超萬億元,順豐控股7月業務量13.77億票

事件:據國家郵政局數據,今年前7個月,郵政行業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0180.7億元,同比增長8.3%,郵政行業整體保持穩步增長態勢,彰顯消費市場韌性與行業發展活力。8月19日,順豐控股公告稱,公司2025年7月速運物流業務收入為186.57億元,同比增長14.97%。

據國家郵政局數據,2025年前7個月郵政行業業務收入累計10180.7億元、同比增長8.3%。其中快遞業務收入8394.2億元、增長9.9%;寄遞業務量累計1223億件、增長16.2%,快遞業務量1120.5億件、增長18.7%;區域結構上,呈現「東部穩、中西部升」格局。中西部電商崛起與農村快遞網絡完善帶動「東貨西運」和「農產品上行」,疊加下半年促銷節點及以舊換新政策,快遞行業規模與區域結構有望繼續優化。

順豐控股2025年7月速運物流業務量13.77億票、同比增長33.69%。其中收入186.57億元、同比增長14.97%,單票收入13.55元、同比下降14.02%;供應鏈及國際業務收入61.9億元、同比下降2.83%,兩大板塊合計收入248.47億元、同比增長9.95%。在國際貨運需求趨緩、海運價格回落的背景下,順豐憑藉全球網絡與多元佈局仍實現國內件量高增長、國際快遞及跨境電商業務較快擴張,規模效應進一步鞏固其在國內高端時效件市場的領先地位。

2

行業高頻動態數據跟蹤

2.1航空物流高頻動態數據跟蹤

2.1.1價格:2025年7月期間,中國至亞太航線整體趨勢平穩

航空貨運價格:截至2025年8月18日,上海出境空運價格指數報價4411.00點,同比-3.9%,環比-1.0%。波羅的海空運價格指數報價2034.00點,同比-3.5%,環比-1.8%;中國香港出境空運價格指數報價3527.00點,同比-5.9%,環比+1.9%;法蘭克福空運價格指數報價1000.00點,同比+7.5%,環比+1.4%。

2025年8月期間,中國至亞太航線整體趨勢平穩。據德迅披露,中國至歐洲航線,歐洲市場仍處於暑期長假階段,整體空運需求維持低位,市場活躍度有限;運價呈小幅波動,整體走勢保持平穩;中國至美洲航線,美國政府自8月12日起再次宣佈暫停實施原定24%的附加關税,為期90天,此次調整僅針對部分商品,仍保留原行政令中規定的10%關税;該政策可能對相關品類的空運需求產生短期提振,后續政策走向仍需密切關注。受火山灰影響,本周美東部分航班配載量減少,短時間內影響后續航班艙位;中國至亞太/中東/印度航線整體趨勢平穩。

2.1.2 量:2025年7月貨運執飛航班量國內航線同比上升,國際航線同比上升

2025年7月貨運國內執飛航班量同比上升,國際航線同比上升。根據航班管家數據,2025年7月,國內執飛貨運航班7824架次,同比+7.61%;國際/港澳臺地區執飛貨運航班13523架次,同比+23.31%。

2.2航運港口高頻動態數據跟蹤

2.2.1 內貿集運運價指數上升,干散貨運價下降

集運:SCFI指數報收1415.36點,運價下降。2025年8月22日,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報收1415.36點,周環比-3.07%,同比-54.31%;2025年8月22日,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報收1174.87點,周環比-1.55%,同比-41.82%,分航線看,美東航線、歐洲航線、地中海航線、東南亞航線周環比-3.07%/-1.83%/-3.73%/-4.18%,同比-41.68%/-50.92%/-45.50%/-36.36%。

內貿集運:內貿集運價格周環比上升,PDCI指數報收1091點。2025年8月15日,中國內貿集裝箱運價指數(PDCI)為1091點,周環比+2.15%,同比+15.94%。

干散貨:BDI指數環比下跌,報收1944點。2025年8月22日,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報收1944點,周環比-4.89%,同比+9.95%,分船型看,巴拿馬型、海岬型、輕便型、輕便極限型運價指數分別報收1770/2793/725/1424點,環比+9.12%/-15.24%/+3.87%/+5.25%,同比+22.58%/-1.90%/-3.72%/+8.45%。我們認為BDI中長期走勢需要觀察全球工業經濟恢復情況,可以持續動態跟蹤世界鋼鐵產量、澳大利亞和巴西鐵礦石出口、中國煤炭進口等指標。

2.2.2量:2025年1-6月全國港口貨物、集裝箱吞吐量分別為89.03億噸/17298萬標箱

2025年1-6月,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89.03億噸,同比增長4.0%,其中內貿貨物吞吐量實現61.65億噸,外貿貨物吞吐量實現27.38億噸,同比增長1.8%。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7298萬標箱,同比增長6.9%。

2.3快遞物流動態數據跟蹤

2.3.1快遞業務量及營收

2025年7月快遞業務量同比上升15.04%,快遞業務收入同比增加8.91%。2025年7月月度快遞業務量164.0億件,同比增加15.04%,環比減少2.79%,快遞業務收入完成1206.4億元,同比增加8.91%,環比減少4.90%;2025年1-7月累計快遞業務量1120.5億件,同比增加18.67%,2025年1-7月快遞業務收入8394.2億元,同比增長9.90%。

順豐控股:2025年7月快遞業務量13.77億票,同比上升33.69%,環比下降5.68%,業務收入186.57億元,同比上升14.97%,環比下降6.54%。

圓通速遞:2025年7月快遞業務量25.38億票,同比上升20.81%,環比下降1.67%,業務收入53.71億元,同比上升12.08%,環比下降2.82%。

申通快遞:2025年7月快遞業務量21.81億票,同比上升11.90%,環比下降0.14%,業務收入42.87億元,同比上升9.95%,環比下降1.24%。

韻達股份:2025年7月快遞業務量21.62億票,同比上升7.56%,環比下降0.51%,業務收入41.20億元,同比上升3.75%,環比下降0.70%。

2.3.2快遞價格

順豐控股:2025年7月單票價格13.55元,同比-14.02%(-2.21元),環比-0.88%(-0.12元)。

韻達股份:2025年7月單票價格1.91元,同比-3.54%(-0.07元),與6月持平。

申通快遞:2025年7月單票價格1.97元,同比-1.50%(-0.03元),環比-1.01%(-0.02元)。

圓通速遞:2025年7月單票價格2.08元,同比-7.14%(-0.16元),環比-0.95%(-0.02元)。

2.3.3快遞行業市場格局

2025年7月快遞業品牌集中度指數CR8為86.90。2025年7月,快遞與包裹服務品牌集中度指數CR8為86.90,同比增長2.00%,環比減少0.11%。

順豐控股:7月順豐的市佔率為8.40%,同比+1.17pct,環比-0.26pct。

圓通速遞:7月圓通的市佔率為15.75%,同比+0.75pct,環比+0.18pct。

韻達股份:7月韻達的市佔率為13.18%,同比-0.92pct,環比+0.30pct。

申通快遞:7月申通的市佔率為13.30%,同比-0.37pct,環比+0.35pct。

2.4航空出行高頻動態數據跟蹤

2.4.1 8月第三周國際日均執飛航班量同比上升

2025年8月第三周國際日均執飛航班1865.71次,環比-1.58%,同比+11.23%。2025年8月16日至2025年8月22日,國內日均執飛航班14833.71架次,環比+0.10%,同比+3.16%;國際日均執飛航班1865.71次,環比-1.58%,同比+11.23%。

國內飛機日利用率環比下降。2025年8月16日﹣2025年8月22日,中國國內飛機利用率平均為8.92小時/天,較上周日均下降0.07小時/天;窄體機利用率平均為8.96小時/天,較上周日均下降0.03小時/天;寬體機利用率平均為10.26小時/天,較上周日均值下降0.39小時/天。

2.4.2國外航空出行修復進程

2025年8月18日至2025年8月22日,美國國際航班日均執飛航班1183.79架次,周環比-3.38%,同比+11.26%。

2025年8月18日至2025年8月22日,泰國國際航班日均執飛航班608.57架次,周環比-0.72%,同比+0.54%。

2025年8月18日至2025年8月22日,印尼國際航班日均執飛航班571.71架次,周環比+0.13%,同比+7.26%。

2025年8月18日至2025年8月22日,英國國際航班日均執飛航班2549.71架次,周環比+1.22%,同比+6.93%。

2.4.3重點航空機場上市公司經營數據

2025年7月吉祥、春秋、國航、南航、東航、海航ASK已超19年同期。可用座公里(ASK)方面,2025年7月,南航、國航、東航可用座公里分別相對去年同比增長6.50%、2.31%、7.39%,恢復至19年同期的159.00%、211.59%、181.92%;吉祥、春秋、海航7月可用座公里恢復至19年同期的154.45%、150.98%、177.85%,已遠超疫情前水平。收入客公里(RPK)方面,南航、國航、海航、吉祥7月收入客公里分別同比+0.80%、+7.28%、+2.26%、-3.16%,南航、國航、海航、吉祥已恢復至19年同期的103.29%、175.31%、229.78%、181.66%。

2.5公路鐵路高頻動態數據跟蹤

2.5.1 公路整車貨運流量變化

2025年7月21日-2025年7月25日,由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和林安物流集團聯合調查的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50.48點,比上周回升0.03%。分車型看,各車型指數環比穩中有升。其中,整車指數為1055.80點,與上周基本持平;零擔輕貨指數為1025.76點,與上周基本持平;零擔重貨指數為1057.65點,比上周回升0.14%。7月21日-7月25日,公路物流需求總體趨穩,運力供給未見明顯變化,運價指數保持平穩運行態勢。從后期走勢看,近期運價指數波動較緩,或將繼續小幅震盪。根據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7月28日-8月3日,全國高速公路貨車通行5259.3萬輛,環比下降0.94%。

2025年7月,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5點,環比回落0.05%。2025年7月份,由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和林安物流集團聯合調查的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5點,環比回落0.05%,同比去年回升1.8%。從月內看,第一、二、三周運價指數環比略微回落,第四周運價指數略有回升。

2.5.2鐵路貨運量變化

8月11日-8月17日,國家鐵路運輸貨物7966萬噸,環比增長1.22%。根據交通運輸部發布數據顯示,2025年7月,全國鐵路貨運周轉量為3042.17億噸公里,同比上升6.50%。

2.5.3 蒙古煤炭流量變化

8月18日-8月22日,查干哈達堆煤場-甘其毛都口岸煉焦煤短盤運費日均63.00元/噸;8月11日-8月17日,通車數環比下降5.76%,日平均通車921.57輛。查干哈達堆煤場-甘其毛都口岸煉焦煤短盤運費環比上升,8月18日-8月22日均值達63.00元/噸。

2.6交通新業態動態數據跟蹤

2.6.1網約車運行情況

滴滴出行2024年10月份市佔率79.54%,環比下降0.64%。2024年10月,滴滴出行、曹操專車、T3出行、萬順叫車、美團打車、享道出行、花小豬出行市佔率分別為79.54%/5.07%/12.23%/0.35%/0.94%/1.64%/0.24%,環比上月分別-0.64pct/+0.15pct/+0.41pct/-0.01pct/-0.02pct/+0.01pct/+0.00pct。

2.6.2 製造業供應鏈:理想汽車與聯想PC銷量數據跟蹤

2025年7月,理想汽車共交付新車約30731輛,同比下降39.97%。

2025年Q2,聯想PC電腦出貨量達1697萬台,同比上升15.22%,市場份額環比上升0.9pct。據IDC測算,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貨量同比增長7.4%,聯想市場份額為25.1%,環比上升0.9pct。

3

交通運輸行業上市公司表現情況

3.1 A股交通運輸上市公司發展情況

A股交運上市公司為127家;交運行業總市值為33281.90億元,佔總市值比例為3.08%。截至8月8日,市值排名前10的交通運輸上市公司:京滬高鐵(601816.SH)2681.13億元、順豐控股(002352.SZ)2383.26億元、中遠海控(601919.SH)2376.08億元、上港集團(600018.SH)1338.68億元、大秦鐵路(601006.SH)1319.64億元、中國國航(601111.SH)1149.57億元、南方航空(600029.SH)925.45億元、上海機場(600009.SH)794.07億元、中國東航(600115.SH)792.01億元、招商公路(001965.SZ)783.66億元。

本周情況:本周(2025年8月4日-2025年8月8日),上證綜指、滬深300漲跌幅分別+2.11%、+1.23%,交通運輸行業指數+1.97%;交通運輸各個子板塊來看,鐵路公路+1.03%、航空機場+1.37%、航運港口+2.17%、公交+0.15%、物流+3.02%。

本周交運個股漲幅前五:天順股份(002800.SZ)+14.95%,飛馬國際(002210.SZ)+8.78%,炬申股份(001202.SZ)+7.99%,圓通速遞(600233.SH)+7.76%,申通快遞(002468.SZ)+7.10%。

年初至今:2025年初以來,上證綜指、滬深300累計漲跌幅分別為+8.45%、+4.32%,交通運輸指數+0.27%;交通運輸各個子板塊來看,鐵路公路-6.08%、航空機場-7.02%、航運港口+0.28%、公交+7.22%、物流+12.86%。

年初至今交運個股累計漲幅前五:福然德(605050.SH)+85.67%,三羊馬(001317.SZ)+74.68 %,申通快遞(002468.SZ)+71.27%,連雲港(601008.SH)+57.18%,天順股份(002800.SZ)+54.26%。

3.2交通運輸行業估值水平

3.2.1國內交通運輸行業估值水平

截至2025年8月8日,交通運輸行業市盈率為13.70倍(TTM),上證A股為13.59倍。

3.2.2與市場其他行業相比交運行業估值水平偏低

在市場28個一級行業中,交通運輸行業的市盈率為13.70倍(2025.8.8),處於偏下的水平。

3.2.3 A股和H股交運行業估值比較

我們選擇[HS]工用運輸指數和[SW]交通運輸指數進行對比,截至2025年8月8日,上述指數的市盈率分別為17.50倍、13.70倍。

航運價格大幅波動,航空需求不及預期,快遞價格競爭加劇,交通運輸政策變化等產生的風險。

本文來自中銀證券研究部於2025年8月27日發佈的報告《原油運價持續回暖,白雲機場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20250827)》欲瞭解具體內容,請閲讀報告原文。(分析師:王靖添,執業編號:S1300522030004)

以報告發布日后公司股價/行業指數漲跌幅相對同期相關市場指數的漲跌幅的表現爲基準:

公司投資評級:

買入:預計該公司股價在未來 6-12 個月內超越基準指數 20%以上;

增持:預計該公司股價在未來 6-12 個月內超越基準指數 10%-20%; 

中性:預計該公司股價在未來 6-12 個月內相對基準指數變動幅度在-10%-10%之間;

減持:預計該公司股價在未來 6-12 個月內相對基準指數跌幅在 10%以上;

未有評級:因無法獲取必要的資料或者其他原因,未能給出明確的投資評級。

行業投資評級:

強於大市:預計該行業指數在未來 6-12 個月內表現強於基準指數;

中性:預計該行業指數在未來 6-12 個月內表現基本與基準指數持平;

弱於大市:預計該行業指數在未來 6-12 個月內表現弱於基準指數;

未有評級:因無法獲取必要的資料或者其他原因,未能給出明確的投資評級。

滬深市場基準指數為滬深 300 指數;新三板市場基準指數為三板成指或三板做市指數;香港市場基準指數為恆生指數或恆生中國企業指數;美股市場基準指數為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或標普 500 指數。

本報告發布的特定客户包括:1) 基金、保險、QFII、QDII 等能夠充分理解證券研究報告,具備專業信息處理能力的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機構客户;2) 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證券投資顧問服務團隊,其可參考使用本報告。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證券投資顧問服務團隊可能以本報告為基礎,整合形成證券投資顧問服務建議或產品,提供給接受其證券投資顧問服務的客户。

本報告及其所載的任何信息、材料或內容只提供給閣下作參考之用,並未考慮到任何特別的投資目的、財務狀況或特殊需要,不能成為或被視為出售或購買或認購證券或其它金融票據的要約或邀請,亦不構成任何合約或承諾的基礎。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不能確保本報告中提及的投資產品適合任何特定投資者。本報告的內容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閣下不會因為收到本報告而成為中銀國際集團的客户。閣下收到或閲讀本報告須在承諾購買任何報告中所指之投資產品之前,就該投資產品的適合性,包括閣下的特殊投資目的、財務狀況及其特別需要尋求閣下相關投資顧問的意見。

儘管本報告所載資料的來源及觀點都是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證券分析師從相信可靠的來源取得或達到,但撰寫本報告的證券分析師或中銀國際集團的任何成員及其董事、高管、員工或其他任何個人(包括其關聯方)都不能保證它們的準確性或完整性。除非法律或規則規定必須承擔的責任外,中銀國際集團任何成員不對使用本報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損失負任何責任。本報告對其中所包含的或討論的信息或意見的準確性、完整性或公平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聲明或保證。閣下不應單純依靠本報告而取代個人的獨立判斷。本報告僅反映證券分析師在撰寫本報告時的設想、見解及分析方法。中銀國際集團成員可發佈其它與本報告所載資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結論的報告,亦有可能採取與本報告觀點不同的投資策略。為免生疑問,本報告所載的觀點並不代表中銀國際集團成員的立場。

本報告可能附載其它網站的地址或超級鏈接。對於本報告可能涉及到中銀國際集團本身網站以外的資料,中銀國際集團未有參閱有關網站,也不對它們的內容負責。提供這些地址或超級鏈接(包括連接到中銀國際集團網站的地址及超級鏈接)的目的,純粹爲了閣下的方便及參考,連結網站的內容不構成本報告的任何部份。閣下須承擔瀏覽這些網站的風險。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