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7 14:15
【文/觀察者網 張菁娟】關鍵礦產已成為全球主要大國戰略博弈的新戰場。自中方出臺稀土管制新規以來,多國紛紛加快對關鍵礦產的投資佈局。如今,加拿大明確釋放跟風美國、試圖擺脫中國稀土依賴、實現供應鏈「多元化」的信號。
據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8月26日,加拿大能源與自然資源部長霍奇森(Tim Hodgson)表示,將聯合盟國效仿美國與企業的合作模式,為關鍵礦產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霍奇森指的是美國與稀土企業MP Materials公司的合作。該公司於7月10日宣佈與美國國防部建立合作伙伴關係,共同建設稀土磁鐵國內供應鏈體系,核心目標是降低對海外資源的依賴。
他稱,加拿大推動這一計劃,主要針對外實施出口管制的關鍵礦產,並表示這些限制措施已對七國集團和北約國家的工業生產造成影響。
「各位將會看到,我們與盟國共同探索類似模式的交易方案。」這位加拿大部長説,與美國MP Materials項目「所有產出流向本土」的模式不同,加拿大計劃走差異化合作路徑。
霍奇森特別強調:「我們致力於與合作伙伴共同建立產能共享機制,將產出分配給盟國市場。」
加拿大能源與自然資源部長霍奇森 路透社
與此同時,加拿大政府還與德國政府達成共識,將深化在關鍵礦產與國防領域的合作。
路透社解讀稱,在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加劇、安全威脅被持續炒作的背景下,加拿大與德國這兩個長期盟友,試圖通過關鍵礦產與國防領域的合作鞏固雙邊關係,進而強化同盟體系。
事實上,鋰、稀土元素、銅、鎳等關鍵礦產,對兩國國防系統、清潔能源轉型及先進製造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但兩國在礦產供應上均存在明顯短板:德國對關鍵礦產的進口依賴度幾乎達到100%,加拿大雖有資源儲備,但產量相對有限,且多優先滿足國內需求。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在全球礦產開採和精煉產能中均佔據主導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對稀土的出口管制並非無因。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挑起貿易摩擦,宣佈對華商品徵收「對等關税」。面對特朗普政府的「關税亂拳」,中方於兩天后出臺系列措施精準反擊,除加徵關税外,對釤、釓、鋱、鏑、鑥、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
報道指出,中國的稀土管控措施,疊加美國推動加徵新關税、烏克蘭危機導致能源成本高企等因素,讓本就面臨壓力的加拿大與德國的經濟雪上加霜。
另據法新社報道,兩國已簽署了合作協議,德國希望加拿大能成為稀土以及鋰、石墨、鈷和鎳等其他材料的替代來源。加拿大自然資源部長霍奇森(Tim Hodgson)則表示,希望該協議能夠確保「德國製造商能夠信賴加拿大供應商,並且加拿大生產商能夠進入全球市場」。
除提及關鍵礦產合作外,加拿大還主動推銷加拿大能源。加拿大總理卡尼26日在柏林與德國總理默茨會晤后表示,「關鍵原材料和金屬領域藴含着巨大的潛力與機遇。此外,我們還能提供各類能源,如液化天然氣(LNG)和氫氣」。
不過,德國對加拿大液化天然氣的興趣,目前仍停留在意向階段。自俄烏衝突爆發德國自俄進口天然氣中斷后,德國便有意尋求加拿大液化天然氣作為替代,但迄今為止收效甚微,核心障礙在於加拿大現有液化天然氣項目均位於太平洋沿岸,向歐洲運輸不僅成本高昂,流程也比較複雜。
此次加德互動中,國防合作同樣是重點議題。卡尼當天下午參觀了位於德國基爾的蒂森克虜伯海洋系統公司(TKMS)造船廠。
目前,該公司和韓國韓華海洋有限公司(Hanwha Ocean Ltd)共同入圍加拿大海軍新潛艇建造商候選名單,將競爭為加拿大海軍提供12艘常規動力潛艇的合同。如果加拿大拿到合同,首艘潛艇有可能在2032-33年期間交付。
據加拿大國際廣播電臺(RCI)報道,卡尼表示,他致力於公平透明的競爭,計劃將於今年秋天訪問韓國韓華造船廠。
當地時間2025年8月26日,德國柏林,德國總理默茨會見到訪的加拿大總理卡尼。 IC photo
除此之外,卡尼當天還透露,加拿大正調動近50萬億美元資金,用於能源、港口及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以開發未充分利用的資源,並增加從大西洋沿岸向東線市場的出口。
「我們將進行多項投資,並將在未來兩周內正式宣佈相關計劃。」卡尼告訴記者。
除政府間合作外,加德兩國還計劃推動企業及金融機構建立更緊密的合作伙伴關係,並加強科研協作。目前已有合作案例落地 :加拿大礦業公司Troilus Gold與德國漢堡Aurubis AG已建立合作,計劃在加拿大魁北克省與德國之間構建稀土磁體供應鏈。
值得一提的是,加德兩國此前在清潔能源領域的合作進展並不順利。去年,兩國曾簽署協議,計劃推動商業化規模的清潔氫貿易,但受德國國內對綠色燃料需求較低的影響,該協議的推進進度至今仍存在不確定性,這也為雙方此次關鍵礦產合作的實際效果留下了待觀察的空間。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