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7 15:06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引言:從三十年消費股成長軌跡看,消費場景與「時代的貝塔」伴生,對應日本三浦展《第四消費時代》,我國新消費浪潮已至。本文從驅動力模型/海外經驗/投資指標方法三大維度建構「新消費投資框架指引」。
新消費投資的3大驅動力模型:
(1)宏觀驅動力【消費增長模型】:居民消費率=消費傾向*消費能力,提振新時代「口紅經濟」的邊際消費傾向;
(2)產業驅動力【「人-貨-場」模型】:消費模式的系統性變遷,包括Z世代、國潮與跨境新機遇;
(3)投資驅動力【Garp策略模型】:消費風格契合「估值合理+穩健成長」Garp選股邏輯,PEG<1諸多消費子行業年初至今取得較優表現。
新消費投資的5大海外經驗:
(1)海外經驗之一:消費股具備長牛屬性,據《投資者的未來》統計,1957-2003年標普500表現最佳的20家「倖存者」公司高度集中於消費品、零售及製藥領域;
(2)海外經驗之二:以愛馬仕為例,消費股「護城河」在於定價權,即毛利率持續提升;
(3)海外經驗之三:日本1990年代以來消費結構演變為「降級中的分化」,聚焦功能型、便利型與悦己型品類;
(4)海外經驗之四:以日本化粧品和優衣庫為例,品牌出海打開利潤率邊界;
(5)海外經驗之五:我國醫美/養寵滲透率距美日發達國家空間廣闊。
新消費投資的9大指標量衡比較:
(1)【海外收入佔比】看滲透率空間。新消費龍頭企業出海空間仍處在「成長初期+加速擴張」的交匯點。
(2)【盈利預測上修】看景氣度變化。2025-2027年新消費細分領域預測年均複合增長率基本在20%以上。
(3)【基金持倉超配】看機構資金偏好。24年至今公募基金超配比例顯著提升,但整體持倉水平仍處低位。
(4)【成交額佔比】看擁擠度情緒。6月底新消費擁擠度達到高點。
(5)【PEG散點圖】看估值安全邊際。
(6)【毛利率曲線】看定價權,一般新消費領域毛利率維持在30%-60%左右。
(7)【二手溢價率】看金融屬性。老鋪黃金(二手摺價率<20%)與泡泡瑪特(倒掛溢價)等中國商品展現出超越海外奢侈品的保值能力。
(8)【復購率】看成癮屬性。泡泡瑪特24年年報顯示覆購率達50.7%,會員貢獻93.1%銷售額。
(9)【使用頻次】看剛需屬性。中國新式茶飲與彩妝消費頻率提升,正在形成從高頻消費向滲透率提升、規模效應的正向循環。
最后,我們根據9大指標「自上而下」綜合評價精選了新消費股票池,重點包括【盲盒潮玩、低端茶飲、美粧、寵物食品】等領域。
風險提示:地緣政治衝突超預期使得全球通脹上行壓力超預期;美國經濟韌性使得全球流動性緩和低於預期;國內穩增政策力度不及預期,使得經濟復甦乏力及市場偏好下挫等。
引言:與「時代的貝塔」伴生——三十年消費股成長軌跡
消費標籤隨需求端改變而變遷,新消費領域展現結構性貝塔。90年代以來,時代背景的「貝塔」效應放大消費類龍頭收益率空間,消費標籤隨需求端改變而變遷。源於Z時代崛起、即時消費等新時代新需求,新消費的成長敍事悄然開啟——
日本三浦展《第四消費時代》給我國新消費時代帶來一定的特徵啟示:
(1)伴隨人口結構變遷,消費趨勢轉向 「情緒價值+性價比導向」。Z世代受生活環境、思想觀念以及經濟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看重情緒消費,往往以性價比作為決策核心。比如:老鋪黃金打開「高端黃金」市場,提供消費者情緒價值,所售黃金既有保值屬性,又符合年輕人審美。根據Wind數據,老鋪黃金上市一年市值上漲15倍,每日門店開業前門口已排起長隊。
(2)消費趨於國潮和文化出海,同時更加註重精神文娛需求。比如:泡泡瑪特作為中國頭部潮玩IP企業,從單一爆款Molly起家,孵化多個現象級IP,今年隨着Labubu的火爆出圈一躍成為全球現象級焦點。從東南亞到歐美,粉絲排隊購買Labubu,掀起全球搶購狂潮。
基於此,站在新消費時代背景,本文聚焦三大視角搭建【新消費投資框架】:
第一,【3大】驅動力模型分析新消費主線的超額收益動能,從宏觀層面消費增長模型、到產業層面「人-貨-場」模型、再到投資層面Garp策略模型;
第二,【5大】海外經驗總結消費股投資特點,比如美國消費股長牛屬性、日本90年代消費降級分化、愛馬仕的定價權、優衣庫的出海、美日消費產業的滲透率對比等;
第三,【9大】指標指引新消費投資,包括①從海外收入佔比看滲透率空間、②從盈利預測上修看景氣度變化、③從基金持倉超配看機構資金偏好、④從成交額佔比看擁擠度情緒、⑤從PEG散點圖看估值安全邊際、⑥從毛利率曲線看定價權、⑦從二手溢價率看金融屬性、⑧從復購率看成癮屬性、⑨從使用頻次看剛需屬性。
一、新消費投資的3大驅動力模型
(一)宏觀驅動力【消費增長模型】:提振新時代的邊際消費傾向(MPC)
消費是拉動GDP增長的核心因素。從傳統經濟「三駕馬車」模型看,一方面,受國際形勢影響,逆全球化下出口對GDP增長的拉動力受限;另一方面,受制於當前較低的產能利用率,近年來資本形成總額對GDP的拉動呈下行趨勢。因此,消費將是未來拉動GDP的核心貢獻力量,這也是去年以來政府頻繁出臺提振消費相關政策(如「以舊換新」政策、金融支持消費政策等)的重要原因。
相比海外,中國消費佔GDP比重有較大提升空間。根據iFind數據,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消費佔GDP比重明顯更低,消費僅佔GDP的50%左右,而美國消費佔比高達80%左右。
從居民消費率模型看,邊際消費傾向(MPC)提升是未來的核心變量。據Wind統計,在我國消費結構中居民消費佔比在70%左右,是消費的核心組成部分。居民消費率=居民消費支出/GDP=(居民消費支出/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GDP)=消費傾向*消費能力。當前居民消費面臨雙重約束: 一是我國居民消費能力顯著低於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但收入約束導致消費能力短期難以快速改善;二是受宏觀經濟預期等因素影響,消費傾向持續下行,抑制存量儲蓄向消費的轉化,降低總需求。基於凱恩斯有效需求理論,短期政策有望通過提升居民邊際消費傾向(MPC)激活經濟循環的「乘數槓桿」,煥發經濟活力。
我們以日本90年代宏觀經濟為參照,90年代日本家庭的財富水平和消費能力雖然有所降低,但已躋身發達國家水平,消費者從追求物質豐富逐漸過渡到追求精神滿足,這一消費觀念的轉變使得「享受型消費」活動更受歡迎,據Wind統計,服務型消費支出佔比逐年攀升,從1980年的44.29%上升至2009年的60.07%;而購房、購車等耐用品的消費支出減少,1980年-2009年期間半耐用品與非耐用品等商品消費支出佔比均出現一定程度的降低,分別從1980年的13.25%、36.00%下降至2009年的5.29%、26.80%。
服務型消費可能是中國未來宏觀經濟的剛需方向。與日本90年代近似,隨着Z世代成長,社會消費結構正在發生調整,服務型消費的支出佔比不斷提升。與此同時,與服務型消費聯繫緊密的情緒消費、悦己消費等新消費不斷涌現。
消費者偏好變化曲線可能提供服務型消費的特徵線索,中國消費結構向情感價值驅動型遷移,消費者偏向轉向情緒價值類消費以及「質價比」消費。
因此,新時代的「口紅經濟」可能是提振消費的最優解。新時代「口紅」即以高情緒附加值、高質價比為特徵的消費品類(如潮玩盲盒、珠寶、化粧品等):一方面,其相對低價屬性可突破居民收入約束,匹配居民消費能力;另一方面,符合消費者願意為情緒支付溢價的現狀,有效提升邊際消費傾向。
(二)產業驅動力【「人-貨-場」模型】:消費模式的系統性變遷
當下,中國消費產業模式在「人」、「貨」、「場」三個基準維度上都發生了改變,消費模式的系統性變遷為新消費發展注入核心驅動力。
第一,「人」的要素變遷:Z世代、銀發族催生新需求
中國人口結構已經呈現「U型」分化,一方面,據Wind統計,2024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為15.6%,已超過國際中度老齡化標準(14%),銀發一族擁有寬裕的經濟基礎、充裕的休閒時間,在文旅支出方面擴張消費,「主動享老」成為新範式。另一方面,我國人口出生率長期呈現下行走勢,社會「少子化」不斷加劇,平均家庭户規模持續下降,Z世代更願為「悦己」、「情緒價值」支付溢價,目前已逐漸成長為新的消費主體。
「U」型社會的兩頭(銀發族與Z世代)消費能力最高。根據GfK與WDL聯合發佈《Z世代消費報告》,Z世代(約15-30歲)2024-2030年的人均支出增長最快,到2030年,Z世代的購買能力將達到12.57萬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4.14%。此外,60歲以上老年人(嬰兒潮及此前出生)2024年合計消費貢獻佔比居於首位,購買能力高達15.15萬億美元。
其中,Z世代主要消費品類聚焦在情緒消費和新興產品上,根據美蘭德《2024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合傳播創新發展報告》,娛樂休閒、3C數碼、電器等消費品類中Z世代消費人數佔比分別為26.5%、22.6%、19.4%。
第二,「貨」的要素變遷:本土化品牌新機遇
根據貝恩諮詢數據,從快消消費品口徑看,本土品牌持續搶佔外資品牌市場份額,本土品牌市場份額已從2012年的66%提升至76%,產品呈現國產化趨勢。
具體品類上看,彩妝護膚類產品本土品牌市場份額提升較大。據貝恩諮詢統計,在27個快銷品類中,市場份額顯著提高的品類包括彩妝、護發素、護膚品等「悦己類」產品。
第三,「場」的要素變遷:線上與跨境空間維度的銷售渠道拓寬
一方面,近年來網上購物(主要以直播形式)作為新銷售渠道快速發展,網上商品和服務零售額佔比不斷提高。
另一方面,跨境電商出口額佔總出口額的比例大幅增長,根據海關總署數據,跨境電商出口額佔比已從2018年的3.73%提高至2024年的8.45%。其中,從出口目的地看,美國(37.4%)、英國(8.7%)、德國(4.7%)、俄羅斯(4.6%)、法國(3.7%),合計佔跨境電商出口總額近6成。泰國(2.5%)、越南(2.4%)、馬來西亞(2.4%)、澳大利亞(2.1%)等新興市場活躍,是未來跨境電商出口增長的潛力方向。
(三)投資驅動力【Garp策略模型】:介於Value與Growth之間的性價比選項
GARP(Growth At a Reasonable Price)策略介於價值投資與成長投資之間,通過PEG等指標識別「估值合理+具備成長潛力」的個股,兼顧安全邊際與長期收益。根據行為金融學理論,投資者情緒(過度樂觀或過度悲觀)、羊羣效應、對短期業績的過度關注等行為偏差,可能導致優質成長股的價格偏離其內在價值,這些行為給GARP策略提供了機會窗口。
以美國標普500 GARP指數為例,其採用多因子順序篩選法,首先從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中,根據三年期每股收益(EPS)和銷售收入增長率的Z分數(Growth Z-Score)篩選出成長性排名前150的公司;隨后,再基於綜合的「質量+估值」因子打分(比如ROE、槓桿率、PE等)篩選出得分靠前的75家公司,作為GARP策略指數的最終成分。
根據S&P Dow Jones Indices LLC,美國標普500 GARP指數在行業配置上明顯向消費板塊傾斜,其中可選消費與日常消費合計權重超過20%,覆蓋如寶潔、可口可樂、Costco等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品牌企業,普遍具有盈利穩定、現金流強勁、估值合理、成長穩健等GARP策略典型特徵。
在經濟低增長、市場震盪、不確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以消費股為核心的GARP組合展現出持續跑贏大盤的能力。據S&P Dow Jones Indices LLC數據統計,從1995年至2019年的長時間維度來看,標普500 GARP指數雖經歷金融危機等市場調整,但相較成長或價值風格,其回撤修復速度更快、收益曲線更平滑,在震盪市中展現出更強的α獲取能力。美國市場的這一經驗對當前處於結構性調整期的A股消費板塊具備重要借鑑意義——在宏觀壓力與風險偏好分化並存的環境下,兼具成長性與估值合理性的消費龍頭企業有望成為資金配置的核心方向,PEG策略的適用性和有效性有望進一步凸顯。
我們認為,消費風格最為契合GARP策略強調的「估值合理+穩健成長」選股邏輯,尤其是快消、美粧、寵物食品等板塊,增長穩定、盈利可預期、ROE持續較高,槓桿風險也較低,使得消費股在指數構建中更易通過雙重過濾,進入最終GARP投資組合。相對而言,科技成長板塊盈利波動大、估值彈性高,周期性行業受宏觀影響大、成長不具持續性,更容易在GARP策略中被排除。
從定量角度驗證,以中信風格指數為樣本,統計2010–2024年各風格年度歸母淨利潤增速的均值與標準差可進一步驗證消費風格的強匹配度:據Wind統計,消費風格指數盈利增速均值達10.04%,居各風格之首,體現出良好的長期成長性;同時標準差僅為11.37%,遠低於周期(40.62%)和成長風格(28.42%),顯示出消費板塊在保持增長同時具備更強的穩定性與抗波動能力。
此外,在申萬二級行業層面,以PEG為核心的GARP估值策略在年初至今的指數收益率中展現出一定的篩選有效性:PEG處於0–1區間的多個消費子行業在年初至今取得較好表現,如遊戲Ⅱ(PEG=0.29,漲幅34.87%)、動物保健(PEG=0.42,漲幅27.44%)、化粧品(PEG=0.63,漲幅9.69%)等,兼具合理估值與成長性,跑贏大盤。
二、新消費投資的5大海外經驗
(一)海外經驗之一【美國】:消費股具備長牛屬性
消費行業的優秀企業非常符合巴菲特價值投資邏輯,即:強大的品牌護城河構築競爭壁壘;輕資產模式(維持性資本開支小於折舊)驅動高資本回報率;需求剛性帶來弱周期性的穩定現金流,支撐分紅與再投資;龍頭企業依託品牌溢價與規模效應實現長期複利增長;並擁有定價權(提價能力)。據傑里米J.西格爾《投資者的未來》數據統計,1957-2003年標普500表現最佳的20家「倖存者」公司高度集中於消費品、零售及製藥領域,充分體現了消費的長期韌性。
(二)海外經驗之二【法國】:消費股長期「護城河」在於定價權
根據貝恩諮詢,72%企業陷入「越降價越虧損」的死亡螺旋,凸顯定價權缺失的致命性。作為品牌護城河核心,強定價權直接決定長期盈利穩定性,是重構利潤格局的基礎。消費龍頭ROE高度依賴利潤率,而毛利率的持續提升即定價權實證:以愛馬仕為例,據Wind統計,其產品年提價約7%,但消費者需求不減,二手市場價格居高不下,銷售毛利率不斷攀升,銷售淨利率驅動ROE穩定向上。
(三)海外經驗之三【日本】:貝塔下行周期的「口紅效應」特徵
日本1990年代以來的消費結構演變呈現「降級中的分化」:醫療保健、即食食品、美粧等功能型/便利型/悦己型品類支出穩步增長,而外食、家俱、服飾等可選耐用品類顯著萎縮。這種「非緊縮式降級」本質是支出結構的重構——消費者向高性價比必需品與情緒價值品傾斜,催生了優衣庫(平價基礎款)、松本清(藥妝集合店)、Wacoal(舒適內衣)等新頭部企業的崛起。
據Wind統計,聚焦功能型、便利型與悦己型品類的日本企業,例如朝日(啤酒)、資生堂(美粧)、龜甲萬(醬油)、迅銷(優衣庫)均憑藉高性價比產品策略穿越經濟周期,股價呈現穩健上行態勢,印證弱周期下的結構性韌性。
此外,根據克萊恩消費者產品調查結果顯示,經濟困難時期,日本「口紅」行業的銷量會增加。儘管GDP與CPI增速放緩,但酒類與美粧成逆勢增長行業:1990-2000年間,二者代表的低價消費品需求與產值勢增長,印證經濟下行周期中消費者轉向高性價比小額消費的行為特徵。
(四)海外經驗之四【日本】:品牌出海打開利潤率邊界
化粧品加速出海促成日本新增長引擎。據財務省貿易統計,1990年代出口額從280億日元增至560億日元,CAGR超8%,2014-2021年增速躍升至20%以上。這一「危機中的擴張」印證出海戰略有效對衝內需疲軟,成為企業中長期增長新引擎,凸顯消費品牌全球化對衝本土經濟下行的戰略價值。
其中,以海外滲透率提升爲標誌的優衣庫是品牌出海經典範例。1998年,優衣庫憑高性價比「搖粒絨外套」一炮而紅,2001年啟動全球化。據Wind與迅銷年度報告數據統計,截至2024年,全球門店超2500家。2024財年迅銷集團總收益達3.1萬億日元,海外收入佔比過半且增速超本土五倍,已成為集團主要利潤引擎,彰顯全球化戰略成效。
(五)海外經驗之五【美日】:時間機器下的滲透率空間
隨着時代發展,人們的消費觀念與消費能力不斷變化,隨之產生的新興產品需求誕生之初可能不太受市場歡迎,但因其特性符合當時的消費觀念和能力,市場滲透率在漫長的時間長河中會逐步上升。以日本家電產品滲透率為例,70年代涌現了許多新型家電,例如空調、微波爐等,符合當時的消費者需求,在產品出現后的十年后滲透率不斷提高。
消費品種和消費需求的時間錯配可以在美日等發達國家找到前瞻性解釋,比如我國醫美、養寵滲透率顯著低於發達國家水平。據和君諮詢,我國醫美滲透率僅4.5%(日本11.3%/美國17.2%/韓國22%)。
三、新消費投資的9大指標量衡比較
新消費的投資實操需要綜合考慮滲透率、景氣度、估值、消費屬性等維度,我們大致歸納整理了以下9大指標希望能夠指引新消費投資——
(一)指標1:【海外收入佔比】看滲透率空間
海外收入佔比顯示企業海外滲透率。若企業的海外收入佔比不斷提升,説明企業對外持續擴張,在全球市場上的滲透率提高。
新消費龍頭企業出海空間仍處在「成長初期+加速擴張」的交匯點,海外收入佔比持續抬升。據Wind統計,潮玩和折扣零售賽道出海步伐領先,泡泡瑪特的海外收入佔比由2021年的23%升至2024年的39%,名創優品從4%升至39%,反映其品牌調性與全球渠道佈局高度契合,具備強外延複製能力。飾品、食品飲料等品類雖起步較晚,但部分龍頭企業正逐步實現海外突破,釋放新一輪增長潛力。
(二)指標2:【盈利預測上修】看景氣度變化
盈利預測上修程度顯示景氣度預期。在非財報披露期間,市場會根據公司的重大事件對其盈利預測進行小幅修正;而在季報、年報等財報發佈后,市場則會依據報告披露的財務數據及管理層指引,對其盈利預測進行系統性修正,以反映最新的基本面預期信息。聚焦這些關鍵財報發佈時點,觀察個股或指數層面盈利預測的調整方向,若盈利預測不斷上修,説明該標的/領域景氣度預期上升。
當前市場普遍預期新消費領域未來盈利性良好。據Wind統計,一方面,新消費細分領域今年以來盈利預測不斷上修;另一方面,2025-2027年新消費細分領域預測年均複合增長率基本在20%以上,説明市場普遍預期新消費領域具有穩定成長潛力。
(三)指標3:【基金持倉超配】看機構資金偏好
公募基金超配領域顯示市場機構主線。若某一領域獲公募基金加倉,超配比例持續為正,説明市場上機構資金正流向該領域,機構普遍看好該領域。
大部分新消費細分領域2024年至今公募基金超配比例顯著呈上升趨勢,寵物食品、美粧個護、黃金領域從負的超配比例逆轉為正。此外,從絕對值上看,目前大部分新消費領域公募基金超配比例偏低,存在很大上升空間。
(四)指標4:【成交額佔比】看擁擠度情緒
擁擠度顯示當前市場資金情緒的熱度。某領域的成交額佔大盤成交額比例可以顯示當前市場對該領域的市場情緒,若當前成交額佔比分位數處於歷史高位,説明目前該領域擁擠度較高,市場情緒過熱,提示交易風險。
今年3月以來新消費的市場情緒上行,6月底擁擠度達到高點。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025.7.31,新消費股票池近一年成交額佔比分位數為76.7%,仍處於歷史高位。
(五)指標5:【PEG散點圖】看估值安全邊際
PEG指標將一隻股票的估值與其盈利增長潛力聯繫起來進行綜合評估,幫助投資者判斷股票價格相對於其成長性是否合理。通過刻畫PEG散點圖,可以綜合評估不同企業的估值與成長性匹配性。若企業的PEG<1,則該企業通常被認為更具有吸引力,説明相對於其增長潛力,當前的市盈率較低,投資性價比較高。
採用PEG指標,對截至7月底部分主流新消費標的估值和成長性狀態進行橫向觀察,可以發現,當前新消費板塊內公司間PEG狀態存在一定分化。據Wind統計,極米科技、茶百道、潮宏基、老鋪黃金當前PEG均低於1,顯示出在估值適中的基礎上仍具備較強的盈利增長預期,具備典型的「估值合理+穩健成長」GARP特徵;相對而言,若羽臣、乖寶寵物等企業的PEG顯著高於1,主要系盈利基數較低或當前估值較高,成長邏輯尚未被完全驗證。整體來看,PEG有助於挖掘新消費板塊中估值與成長性相對匹配的優質標的,為新消費板塊中長期配置提供有效決策依據。
(六)指標6:【毛利率曲線】看定價權
毛利率是衡量企業定價權最直觀、最重要的財務指標之一。高且穩定或持續提升的毛利率,通常意味着企業擁有將成本壓力轉嫁給客户、對產品收取溢價、在競爭中保持價格穩定以及通過產品升級實現提價的能力。
新消費大部分細分領域毛利率維持在30%以上,相應標的擁有一定的定價權。據Wind統計,醫美、盲盒、黃酒領域毛利率呈上升趨勢,企業盈利能力上升的同時,定價權也在穩步提高,醫美領域2024年毛利率的中位數甚至達到了92%。此外,AI眼鏡、智慧家居、低端茶飲等領域近年來毛利率保持穩定,雖沒有顯著提升,但也基本都在30%-60%左右。
(七)指標7:【二手溢價率】看金融屬性
二手溢價率顯示產品的保值性,體現其金融屬性。若產品的保值率較高,產品的收藏價值將大於其功能性,具有一定金融屬性,投資者可能從中獲益。
據泡泡瑪特小程序、千島、淘寶老鋪黃金專賣櫃、閒魚數據7月4日統計,老鋪黃金(二手摺價率<20%)與泡泡瑪特(倒掛溢價)等中國商品展現出超越海外奢侈品的保值能力。對比Rebag數據:Goyard保值率104%、愛馬仕100%、Chanel92%、LV88%,凸顯其強抗通脹性與高流通性。此類商品已具備顯著金融屬性,成為抗周期投資的優質標的。
(八)指標8:【復購率】看成癮屬性
復購率代表行業的長期景氣度。若行業/企業復購率較高,説明其有一定的成癮性,用户粘性高,高復購率往往説明該領域未來能維持較高的景氣度。
泡泡瑪特與老鋪黃金通過差異化會員運營實現高復購。泡泡瑪特依託盲盒機制(隱藏款稀缺性+社交貨幣屬性)刺激消費者「賭徒心理」,據Wind和泡泡瑪特年度報告數據統計,復購率達50.7%,會員貢獻93.1%銷售額;據老鋪黃金年度報告數據統計,其以奢侈品化定價、漲價預期驅動及高淨值會員服務(35萬會員貢獻60%復購),形成強客户粘性。二者憑藉高復購率,成為弱周期中的優質投資標的。
(九)指標9:【使用頻次】看剛需屬性
消費頻率體現產品的必需性。若產品的使用頻率、購買頻率較高,則説明其在生活中比較剛需,具有穿越經濟周期的能力。
中國新式茶飲與彩妝消費頻率已展現高剛需屬性。據艾媒諮詢數據統計,65.3%消費者月均購買茶飲2-3次,41.1%用户每周使用彩妝3-5次,且該頻次呈上升趨勢。消費習慣的深度固化將推動滲透率持續爬升,意味着增量客羣擴大與單客價值提升的雙重增長槓桿。當滲透率突破臨界點,行業將迎來業績爆發式增長,形成「高頻消費→滲透率躍升→規模效應強化」的正循環,凸顯其長期投資價值。
四、投資策略:「自上而下」新消費精選股票池
我們根據上述涵蓋滲透率空間、景氣度、估值、籌碼、定價權、新消費屬性等9大綜合指標比較經驗,精選具備α投資價值的新消費股票池,重點包括盲盒潮玩、低端茶飲、美粧、寵物食品等領域。
五、風險提示
地緣政治衝突超預期使得全球通脹再度出現大幅上行壓力;海外通脹反覆及美國經濟韌性使得全球流動性寬松的節奏低於預期(美聯儲降息節奏、美債利率下行幅度低於預期);國內穩增長政策力度不及預期,使得經濟復甦乏力及市場風險偏好下挫等;模型基於歷史數據來分析,可能存在有效性和適用性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