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媒:埃克森美孚多次祕密找俄方,商討重返俄羅斯市場

2025-08-27 15:10

【文/觀察者網 王一】在不久前舉行的美俄元首會晤后,雙方都就兩國關係對外釋放了積極信號。儘管目前俄美尚未公開任何重大交易,但美國《華爾街日報》8月26日報道稱,美國和俄羅斯最大的能源公司正暗中接觸:恢復在俄羅斯遠東海岸開採油氣的項目。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公司正尋求在獲得兩國政府允許的情況下,重返俄羅斯遠東「薩哈林1號」油氣項目,該項目是埃克森美孚因俄烏衝突而退出俄羅斯市場時損失最慘重的資產。鑑於此事的敏感性,相關討論由埃克森美孚高級副總裁尼爾·查普曼(Neil Chapman)負責,公司內部僅有少數幾個人瞭解此事。

埃克森美孚公司在俄羅斯薩哈林島的一處石油開採設施 路透社

「薩哈林1號」油氣項目於20世紀90年代啟動,當時俄羅斯與多家國際油氣巨頭聯合開發該項目。埃克森、美孚1999年合併爲一家公司。之后,埃克森美孚與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簡稱「俄油」)、日本薩哈林油氣開發財團(由經產省、伊藤忠商事、丸紅等合資)以及印度油氣集團共同投資了「薩哈林1號」油氣項目,其中埃克森美孚持股30%,為最大股東。

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后,西方公司紛紛撤離,埃克森美孚也宣佈減產並準備出售股權,但俄羅斯方面阻止了出售並直接剝奪其權益,當時埃克森美孚還指責俄羅斯「徵收」其資產。

表面上看埃克森美孚已與俄方沒有往來,但其實暗地里,知情人士告訴《華爾街日報》,該公司在退出俄羅斯后不久,就獲得了拜登政府「點頭」,一直就其在俄資產與俄羅斯保持低調溝通。

報道稱,今年特朗普重返白宮后,這種接觸愈發頻繁。2月,美國和俄羅斯代表團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就解決兩國之間的「棘手問題」和結束俄烏衝突舉行公開會談。而與此同時,埃克森美孚高級副總裁尼爾·查普曼(Neil Chapman)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與俄油總裁謝欽私下會面,討論了埃克森美孚重返「薩哈林1號」油氣項目的可能性。

埃克森美孚高級副總裁尼爾·查普曼(Neil Chapman) 美聯社

埃克森美孚的一名高管表示,他們已向美國政府請求支持重返俄羅斯,並得到了一場同情聽證會。最近幾周,埃克森美孚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伍德倫直接與特朗普在白宮討論了這一議題。

俄方同樣釋放了一些信號。《華爾街日報》稱,普京在阿拉斯加會見特朗普的同一天,簽署了一項法令,允許外國公司重新持有「薩哈林1號」油氣項目的股份,但條件是外國公司必須提供海外設備和零部件,併爲撤銷制裁進行遊説。

英國路透社8月26日也報道稱,在15日美俄元首會晤時,兩國官員也討論了幾項能源合作,其中就包括埃克森美孚重回俄羅斯市場。此外,雙方還討論了俄羅斯為其受西方制裁的液化天然氣項目購買美國設備,以及美國購買俄羅斯核動力破冰船等事宜。

《華爾街日報》認為,如果埃克森美孚真的恢復了在俄羅斯的業務,這將標誌着在俄烏衝突導致的全面決裂后,美俄能源合作出現重大緩和。俄方希望吸引西方投資作為和談的一部分,也希望借埃克森美孚的專業技術和投資恢復部分因衝突而受影響的石油產量,而埃克森美孚則想要彌補退出「薩哈林1號」油氣項目的損失。

該報分析稱,埃克森美孚能否迴歸取決於俄羅斯提出的條款,但如果他們回去,面臨的將是一個完全不同的經營環境。俄羅斯經濟受到西方制裁、高利率和通脹的壓力,政府現在也已對俄羅斯的能源工業也有了更大的控制權。

此外,俄油的需求市場也發生了變化。歐洲已基本擺脫對俄羅斯原油的依賴,印度和中國成為主要買家,而與此同時,大量交易需要通過阿聯酋的不透明中間公司完成。

儘管如此,報道稱,俄羅斯豐富的能源資源依舊是西方公司覬覦的「一大獎品」。對於埃克森美孚而言,「薩哈林1號」油氣項目在其全球產量中僅佔約3%,但項目成熟穩定,且具有進一步開發天然氣的潛力。而最終,埃克森美孚能否得到他想要的,部分取決於特朗普在美俄關係上的下一步選擇。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