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7 14:01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來源:華銀戰略觀察家)
「
8月26日晚,盛京銀行突然宣佈啟動從港交所退市的計劃。
盛京金控、盛京銀行在港交所聯合發佈的公告顯示,盛京金控——沈陽市國有金融資本運營機構,及其一致行動人發起全面現金要約,擬以29.67億港元收購盛京銀行全部流通H股(每股1.30港元),同時以39.29億元收購內資股(每股1.20元),合計斥資約66.52億元人民幣。
上述收購價較盛京銀行最后交易日(8月14日)的H股收盤價1.14港元溢價15.79%,為長期低迷的股東提供了退出機會。
盛京金控已聯合沈陽恆信國有資產經營集團等7家國資背景企業組成一致行動人,實際控制方為沈陽市及下屬區級國資委。
公告表示,退市后盛京銀行暫無迴歸A股的計劃。
盛京銀行解釋退市的核心原因在於其港股上市地位已失去實質意義。
一是交易量幾近枯竭。過去90個交易日,盛京銀行H股日均成交量僅佔已發行股份的0.0025%,流動性近乎凍結,喪失了股權融資能力。
二是股價長期低迷。2025年初至停牌前,恆生指數上漲30.05%,內地銀行指數漲28.39%,但盛京銀行股價反跌4.20%,長期偏離大盤。
2021—2022年恆大系逐步退出盛京銀行,由沈陽國資系成為第一大股東。
2023年盛京銀行與遼寧資產(地方AMC)達成約1760億元資產包處置安排(以專項票據支付)。惠譽等將該交易解讀為區域性銀行風險化解的複雜性案例,意在壓降不良、釋放資本、改善資產質量。
分析認為,迴歸非上市,從而減少信息披露與市場波動約束,為后續以地方國資為主導的治理與資本安排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此前,同處東北地區的2家港股上市銀行已經或正在退市。
2024年1月,遼寧金控集團提出對錦州銀行進行全面現金要約,以每股1.38港元(H股)和每股1.25人民幣元(內資股)收購,並計劃撤回其H股在香港主板的上市地位。
2024年4月15日,錦州銀行正式從港交所退市,成為第一家退市的內地銀行。
2025年7月3日晚,九臺農商銀行公告稱,吉林金控集團發起現金要約,收購所有已發行的H股(每股0.70港元)和內資股(每股0.63人民幣)。
媒體報道稱,九臺農商銀行2024年預計淨虧損達17億–19億元人民幣,經營壓力較大。
分析認為,東北地區四家上市銀行中三家已退市或正在退市,區域銀行上市之路遭遇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