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原創精選> 正文

財報前瞻 | 「外賣大戰」暫無贏家?阿里季度利潤料同樣下滑16%,高盛稱「閃購」虧損還未到達頂峰

2025-08-28 13:43

華盛資訊8月28日訊,阿里巴巴  $09988.HK  /  $BABA  將於本周五(8月29日)美股盤前發佈2026財年第一財季業績報告。點擊預約阿里巴巴業績會直播>>

(注:阿里巴巴採用非自然年財年制度,其財年從每年的4月1日開始,至第二年的3月31日結束。其2026財年第一財季即指自然年25年Q2。)

根據彭博分析師的一致預期,阿里第一財季營收為2531.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4%;調整后淨利潤為378.5億元,同比下滑16%;每股收益預估11.98元,同比增長31.5%。

回顧阿里過去8個財季表現,共有5次季度EPS超出市場預期,財報公佈后其美股股價變動平均為±5.45%,最大漲幅為+8.09%,最大跌幅為-9.15%。財報日股價上漲概率為37.5%。

「外賣大戰」Q2燒掉美團、京東超百億利潤!阿里要豪擲500億補貼接着打

二季度以來,阿里通過閃購逐步衝擊美團本地生活領地,動搖格局。從組織架構看,阿里將餓了麼、飛豬併入中國電商事業羣,整合電商與本地生活。

在經歷幾個月的外賣大戰后,核心玩家開始陸續交答卷。

根據美團昨日發佈二季度財報顯示,在收入同比增加11.7%的情況下,美團經調整淨利潤約為14.93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減少逾120億元,下降89%,遠低於預估的98.5億元,經營利潤僅2.26億元,同比下降98%;經營利潤率從13.7%驟降至0.2%。

美團之外,京東也為外賣大戰付出了代價,新業務板塊運營虧損從去年同期的7億元急劇擴大至148億元,京東外賣單季損失超140億,運營利潤率為負106.7%,是拖累集團整體利潤的主要原因。

作為業績最后「交卷」的阿里巴巴,摩根士丹利預計阿里巴巴在截至6月的第一財季在外賣和閃購上的投入達約100億元人民幣,大行綜合預期公司季度盈利至多下跌16.5%。

數據顯示,7月淘寶閃購聯合餓了麼訂單結構拓展,日訂單量超8000萬創新高,並宣佈將在12個月內直補消費者及商家共500億元,淘寶閃購日活躍用户數在突破2億基礎上環比淨增加15%。

投資者重點關注:AI雲計算增長動能、外賣補貼能否實現「生態目標」

除了財務數據外,本季度業績報告投資者將聚焦阿里巴巴管理層最新營運指引、AI雲計算增長動能、AI資本開支,以及外賣開支及持續時間,最終能否實現「日常應用」的生態目標。

  • 淘天集團:預計收入端穩健增長,利潤端或受補貼影響下滑

本季淘天集團收入預計同比增長6.9%,經調整EBITA同比下降3.2%。CY25Q2 整體居民零售消費保持恢復,4 月/5 月/6 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變動為5.1%/6.4%/4.8%; 4 月/5 月/6 月線上實物商品零售總額同比變動0.2%/-2.9%/0.0%。618 GMV 同比增長。

天貓618 全周期剔除退款后GMV同比增長了10%,購買用户數雙位數增長。天貓618 全周期內453 個品牌成交破億,同比增長24%。直播方面,截至6 月18 日24 點,淘寶直播81個直播間成交破億,店播破千萬直播間的數量同比增長21%。

  • 本地生活:淘寶閃購推動500 億補貼計劃,單量創新高

本季本地生活收入預計同比增長13.0%,日訂單量超8000萬創新高。高盛估計阿里巴巴2025年5月、6月、9月及12月外賣及即時零售日均交易宗數各為2,800萬、3,400萬、7,000萬及6,500萬宗,料阿里於2025年5月、6月、9月及12月外賣業務及訂單分別為每單虧損0.3元人民幣、虧損3.3元人民幣、虧損3元人民幣及虧損2.4元人民幣。

  • 雲智能:模型持續迭代,雲基礎設施市場規模繼續增長,阿里雲市場份額領先

本季度海外科技大廠資本支出超預期,AI需求依舊強勁,天風證券預計公司本季度雲業務增長19.8%維持高增速,經調整EBITA同比增長15.7%。

4 月,阿里巴巴開源通義千問模型Qwen3,旗艦模型Qwen3-235B-A22B 在代碼、數學、通用能力等基準測試中,與一眾頂級模型相比,表現出極具競爭力的結果。

根據Canalys 數據,CY25Q1 中國大陸在雲基礎設施服務上的支出達116 億美元,同比增長16%,AI 相關需求成為推動企業向雲端遷移的主要動力。CY25Q1 阿里雲在中國大陸雲服務市場份額為33%,排名第一。

  • 國際電商:虧損收窄

本季國際商業收入預計同比增長21.9%,經調整EBITA增長51.8%。AIDC 在全球多個地區有業務佈局,戰略重點在部分歐洲市場和中東海灣地區等關鍵區域。速賣通和Trendyol 在不同市場採用不同的商業模式,與當地商家和合作夥伴開展合作,持續拓展其產品供應。

機構怎麼看?瑞銀:料外賣戰補貼8月見頂,阿里估值具吸引力

外賣補貼嚴重侵蝕利潤,美團-W昨日發佈業績后,股價今日績后盤中暴跌12%;壓制阿里巴巴-W同樣大跌逾4%,機構如何看待「閃購」業務對公司股價影響?

Tipranks數據顯示,業績公佈前,共有12位華爾街分析師給出「買入「評級,平均目標價148.55美元,上行空問21.53%。

  • 瑞銀:料外賣戰補貼8月見頂!阿里估值具吸引力

瑞銀發表報告指,食品外賣平臺補貼大戰預計8月見頂,隨后可能轉向即時電商領域。專家預計,到年底,美團目標保持60%的總商品成交市場份額,餓了麼30%,京東10%。

瑞銀認為,短期內電商股股價可能因競爭不確定性持續波動。美團因較高估值及潛在盈利下調風險,對其看法謹慎。相比之下,阿里在具合理執行力的情況下,不同業務協同效應帶來的價值釋放潛力更大,且股價已回落至由DeepSeek興起所帶動的行情前水平,具備吸引力。

  • 花旗:「淘寶閃購」已取得顯著成效!投資者將關注投入是否能轉化為更快且可持續的GMV/CMR增長

花旗料阿里巴巴2026財年首財季非通用會計準則淨利潤321.19億人民幣按年下滑21.1%,總收入2,526.42億元人民幣按年升3.9%,估計淘天集團收入達1,346億人民幣按年升6.5%,其中客户管理收入884億人民幣按年升10.3%,雲業務毛收入將按年升21%達320億人民幣。

該行認為在過去三個月的積極推廣活動后,認為「淘寶閃購」已取得顯著成效:淘寶App的DAU與使用時長增長明顯,單日訂單量一度達到1億筆的高峰,越來越多品牌/商家進駐閃購平臺,認識到淘寶在精準觸達新世代消費者上的能力及重要性。儘管短期內拖累盈利,該行認為投資者將關注這些投入是否能轉化為更快且可持續的GMV/CMR增長。

  • 高盛:料阿里巴巴外賣市佔率將達到34%,下季度外賣業務虧損將達頂峰

該行估算阿里2026財年第一季度,由於在外賣/即時零售上的約110億元人民幣投資,將導致集團EBITA出現中雙位數下降;而二財季度(截至今年9月止季度)外賣業務虧損將達高峰,預計2026財年第二財季度(2025年9月止季度)至第四財季外賣配送/即時零售虧損達各190億、140億及90億元人民幣。該行料阿里2026財年非通用會計準則淨利潤1,383.23億人民幣按年跌12%,非通用會計準則淨利潤率降至13%(2025財年為16%)。

高盛估計內地外賣配送行業經歷競爭后,按長期預測準則估計美團日均訂單達8,000萬宗、阿里巴巴5,000萬宗、京東外賣為1,500萬宗,料阿里巴巴於內地相關份額34%(美團為55%、京東外賣為11%),料阿里外賣業務及訂單每訂單利潤為0.5元人民幣。

聚焦相關投資標的

阿里巴巴業績備受矚目,還有哪些相關概念股可能會受到其間接影響?

概念 代碼 名稱
阿里巴巴相關ETF   $BABX  2倍做多阿里巴巴ETF
阿里概念股   $09698.HK  萬國數據-SW
  $01060.HK  阿里影業
  $00241.HK  阿里健康
  $09991.HK  寶尊電商-W
  $00376.HK  雲鋒金融
電商概念股  $AMZN  亞馬遜
 $PDD  拼多多
 $SE  Sea
 $MELI  MercadoLibre
 $EBAY  eBay
 $JD  京東
 $VIPS  唯品會
截至日期:2025.8.28

各位發友是否看好阿里巴巴本季度財報表現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