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阿拉斯加峰會「畫餅」背后,埃克森美孚密謀重返俄羅斯能源帝國

2025-08-27 10:42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阿拉斯加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后向記者表示,俄美可在太平洋沿岸開展更多合作。特朗普迴應稱:「我們期待合作。」兩位領導人未透露的是:在閉門會議中,兩國的大型能源企業已勾勒出重返俄羅斯遠東海岸油氣田開發的路線圖。

據知情人士透露,今年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高管與俄羅斯最大國有能源公司舉行祕密會談,討論若兩國政府在烏克蘭和平進程中放行,該公司將重返巨型薩哈林(Sakhalin)項目。由於敏感性極高,埃克森內部僅少數人知曉談判存在。該石油巨頭的高管之一、高級副總裁查普曼(Neil Chapman)領導了埃克森方面的談判。

知情人士稱,在拜登和特朗普政府時期,埃克森等公司已獲得美國財政部許可和執照,就滯留資產與俄方談判。首輪談判於2022年埃克森退出俄羅斯后不久啟動。與此同時,埃克森高管已向美國政府尋求支持,若重返俄羅斯將獲得同情性迴應。首席執行官達倫·伍茲(Darren Woods)近期在白宮與特朗普討論了重返俄羅斯的可能性。

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后,埃克森與莫斯科經歷了混亂的「分手」。作為西方最大石油生產商,埃克森在蘇聯解體后比多數企業更深入俄羅斯市場,其撤離過程也相應更為激烈。如今重返將標誌着戲劇性的和解。

薩哈林1號項目以俄羅斯同名島嶼命名,涵蓋三個油田,是埃克森1995年簽署的最大投資之一。埃克森持有30%股份並主導運營,合作伙伴包括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日本薩哈林石油天然氣開發公司(SODECO)和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ONGC Videsh),后兩者仍在項目中。

2022年西方企業大規模撤離時,埃克森減產並計劃出售股份,減記資產價值超40億美元。俄方阻止出售並沒收其股份,埃克森稱此舉為「徵用」。

吸引埃克森重返對克里姆林宮而言是重大勝利,后者希望通過和平談判吸引西方投資以穩定經濟。但重返並非板上釘釘,部分取決於特朗普能否成功斡旋結束俄烏衝突,或者如果普京拒絕停火,美國反而會加強制裁。

儘管俄羅斯在制裁下的石油產量仍保持高位,但分析師稱缺乏技術和投資將最終侵蝕產能。近期烏克蘭無人機襲擊煉油廠和管道,已阻礙國內燃料供應。

埃克森與俄羅斯石油公司重啟合作的討論在特朗普今年1月就職前后升溫。2月,美俄高級官員在沙特利雅得公開會晤,開啟結束俄烏衝突的談判。當時俄羅斯承諾為美國企業提供投資機會,包括北極能源開發。

私下里,埃克森的查普曼在卡塔爾首都多哈會見了俄羅斯石油公司首席執行官伊戈爾·謝欽(Igor Sechin)。謝欽是普京的親密盟友,受美國全面制裁,這意味着若無埃克森獲得的財政部許可,美國人大多被禁止與其交易。謝欽喜歡在卡塔爾會見外國商界和政府領導人,該國主權財富基金持有俄羅斯石油公司股份,卡塔爾在全球衝突中扮演中立調解者角色。

根據路透社此前報道,美俄官員本月已經討論了能源交易,包括埃克森可能重返俄羅斯。埃克森參與薩哈林項目有先例可循:1990年代該財團與俄羅斯政府達成的產量分成協議。2005年石油開始產出,薩哈林出口主要面向亞洲買家,這些買家在衝突后仍繼續購買俄羅斯原油,與歐洲公司形成鮮明對比。

普京在阿拉斯加峰會當天掃除了埃克森重返的一個障礙,簽署法令允許外國公司持有自埃克森撤離后運營薩哈林項目的俄羅斯公司股份,條件包括提供海外設備和零部件,以及遊說廢除制裁。

知情人士稱,埃克森重返可能取決於俄羅斯提供的條款,該公司至少希望收回薩哈林撤離的損失。2013年,埃克森與俄羅斯的密切關係使其時任首席執行官雷克斯·蒂勒森(Rex Tillerson)獲得普京頒發的友誼勳章。次年普京吞併克里米亞后實施的制裁迫使埃克森退出部分俄羅斯項目,但薩哈林未受影響。

儘管2022年俄烏衝突后關係緊張,但埃克森在整個衝突期間與俄羅斯石油公司保持祕密溝通。若衝突結束,俄羅斯的能源財富對西方公司仍是巨大誘惑。埃克森撤離時,薩哈林佔其石油產量的約3%,雖小但卻是可靠的原油來源。該公司還曾與俄羅斯石油公司合作開發天然氣儲量,計劃以液化形式通過油輪出口。

知情人士稱,俄羅斯石油公司希望受益於埃克森的資本、技術和管理專長。但若重返,埃克森將面臨不同的商業環境:制裁、高利率和通脹壓力,俄羅斯經濟放緩,國家沒收資產司空見慣,政府對龐大能源行業的控制進一步加強。

俄羅斯石油市場已然發生變化:歐洲已擺脫對俄原油依賴,印度和中國煉油廠搶購俄油,交易商大多通過阿聯酋的不透明公司進行買賣。特朗普今年春天對普京態度轉冷,暫時凍結了西方企業重返俄羅斯的前景,直到本月在阿拉斯加才似乎重新回暖。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