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每日數字貨幣動態匯總(2025-08-27)

2025-08-27 10:39

小程序:每日數字貨幣動態匯總

1. 高盛近期增持1.94億美元BTC,總持倉達到4.7億美元

據Coincentral報道,高盛近期增持1.94億美元比特幣,總持倉達到4.7億美元,同時顯著增加了比特幣ETF的投資規模。2024年第四季度,高盛向比特幣ETF投資15億美元,其中iShares Bitcoin Trust(IBIT)持倉增長88%,總額達12.7億美元;Fidelity Wise Origin Bitcoin Fund(FBTC)持倉增長105%,總額達2.88億美元。

2. 美國商務部長:計劃在區塊鏈上發佈GDP經濟數據

據Decrypt報道,美國商務部長Howard Lutnick周二宣佈,該部門將開始「在區塊鏈上」發佈經濟數據。其部門計劃「在區塊鏈上發佈GDP數據,以便人們可以使用區塊鏈進行數據分發」。Howard Lutnick表示,該計劃將很快向「整個政府」開放。

3. CryptoQuant分析師:比特幣強支撐區間或在10萬至10.7萬美元

CryptoQuant分析師Axel Adler Jr發文表示,比特幣近期的強支撐區間位於10萬至10.7萬美元之間,該區間為短期持有者的實際價格與200日簡單移動平均線的交匯點。若跌破該區間,市場可能在9.2萬至9.3萬美元處獲得更深層次支撐,該區間反映了持幣3至6個月的短期投資者的成本基準,或成為市場的第二道防線。

4. 前摩根士丹利高管:比特幣受股市下跌影響,預計很快將出現大幅上漲趨勢

前摩根士丹利董事總經理Jordi Visser表示,比特幣近期受科技股波動影響,加上鯨魚拋售及ETF資金流出,導致價格下跌。但他預計比特幣很快將出現大幅上漲趨勢,強勁PMI數據和機構資金支撐走勢,未來投資者可能逐步轉向比特幣尋求收益。

5. 分析:比特幣財務策略類似於加密世界里的擔保債務憑證

英國《金融時報》撰文分析指出比特幣財務公司可能是「愚人的天堂」,因為在一旦遭遇加密寒冬投資者可能會遭受痛苦的后果。從某種意義上説,比特幣財務公司就像加密貨幣世界的擔保債務憑證(CDO),后者是一種被炒作的資產類別,其基本價值很低。技術設計師、營銷公司或教育諮詢公司放棄了日常工作轉而投資比特幣,對於投資者來説主要的吸引力似乎在於可以利用內置槓桿來抓住加密貨幣估值上升勢頭,然而下一次寒冬來臨時BTC投資者很可能會發現痛苦也隨之而來。

6. 歐洲最大的數字資產交易所之一奧地利集團正積極考慮上市

據英國金融時報發佈市場消息:Austrian group奧地利集團(作為歐洲最大的數字資產交易所之一)正積極考慮上市,但 「上市地點不會是倫敦」。

7. 第二季度機構投資者持有的比特幣ETF達到336億美元

據Cryptoslate報道,2025年第二季度,投資顧問通過ETF推動機構投資者對比特幣的敞口規模增至336億美元。彭博社ETF分析師James Seyffart分享的數據顯示,機構在所有追蹤類別中累計增持了57,375枚比特幣。彭博資訊數據顯示,目前投資顧問持有的比特幣ETF頭寸達174億美元,幾乎是對衝基金經理90億美元敞口的兩倍。新增投資者中,Brevan Howard Capital Management成最大機構股東,其貝萊德iShares比特幣信託份額增至3750萬股,價值23億美元。哈佛管理公司也以1.17億美元頭寸入場,配置規模與美最大上市股票持倉相當,且其捐贈基金持有的比特幣按美元計算已超黃金。 Seyffart稱,投資顧問已是最大現貨比特幣ETF持有者,第二季度增持37,156枚,持倉161,909枚。15個類別中幾乎都增倉,僅養老基金不變。經紀公司、銀行分列機構增持二、三位。投資顧問配置規模超其他機構總和,顯示專業財富管理加速融入。不過,機構投資者336億美元的配置規模基於13F表格申報數據,僅佔比特幣ETF總份額的25%。其余75%的份額由無需申報的投資者持有,其中大部分為散户投資者。

8. 加密市場回落引發9億美元槓桿清算,分析師指出市場面臨進一步下行風險

據The Block報道,比特幣周二跌至約11萬美元,拖累加密貨幣市場整體下行。受強制平倉潮衝擊,衍生品市場波動加劇,且在美國關鍵經濟數據公佈前夕,短期波動率急劇飆升。CoinGlass數據顯示,過去24小時內,超9億美元槓桿頭寸被清算,其中多數為多頭頭寸。Derive.xyz研究主管Sean Dawson表示,主流幣種本周開局慘淡,比特幣和以太坊日波動率分別從15%、41%躍升至38%、70%。近期美國生產者價格指數高於預期,加劇了市場對宏觀因素的擔憂,交易員為規避風險,在美國8月28日GDP數據和9月初就業數據公佈前紛紛尋求保護,推動波動率飆升。期權市場也呈現謹慎情緒,25-delta偏度轉負,看跌期權需求增強,顯示「兩周以來最強的下行保護需求」。Derive的市場賠率也轉向在9月底前重新測試比特幣10萬美元和以太坊4000美元。 槓桿調整並不均衡,Glassnode數據顯示,比特幣期貨總未平倉合約量降2.6%,多頭資金費率卻漲29%。BRN研究主管Timothy Misir認為,市場下跌是槓桿資金出清,若比特幣無法維持在11萬美元附近,技術指標將顯「脆弱」;103,700美元和100,800美元附近是關鍵價位,一旦失守將「危及牛市結構」;不過,企業資金和華爾街在市場波動中出現了選擇性抄底行為。

9. Glassnode:市場情緒從狂熱轉向謹慎,未來走勢取決於流動性迴歸穩定或進一步調整的可能性

據Glassnode數據,BTC上周末曾上漲至11.7萬美元,但隨后迅速回落至11.1萬美元,市場呈現波動加劇的態勢。現貨市場動能減弱,RSI接近超賣區域,賣壓加深,交易量保持穩定但買方信心脆弱。期貨市場槓桿減少,資金費率上升,投機需求顯現疲軟。ETF方面,美國上市現貨ETF流出資金達10億美元,交易量下降,機構需求冷卻。鏈上數據顯示每日活躍地址和交易費用減少,網絡使用率下降,轉賬量因波動性驅動有所增加。整體來看,市場從狂熱轉向謹慎,未來走勢取決於流動性迴歸穩定或進一步調整的可能性。

10. 港股上市公司瑞和數智將開展加密貨幣業務並啟動比特幣雲挖礦

據港交所公告,港股上市公司瑞和數智發佈通過開展加密貨幣業務擴展收入來源自願性公告,其中披露該公司計劃通過比特大陸提供的服務開展加密貨幣業務,具體形式為雲挖礦服務並按約定周期分配的比特幣挖礦獎勵,據悉比特幣挖礦將作為瑞和數智的獨立業務板塊。

11. 國泰君安國際首批結構化產品通證完成「螞蟻鏈-以太坊」跨鏈發行

國泰海通集團下屬公司國泰君安國際近日成功推出首批結構化產品通證,包括固定收益可贖回通證產品和掛鉤美股ETF保本型通證產品。這批通證產品採用螞蟻數科的區塊鏈技術和RWA解決方案,創新實現了結構化產品通證從螞蟻鏈到以太坊的跨鏈安全流轉,所有交易數據公開透明、不可篡改,投資者可隨時自主驗證。

12. SWIFT東亞地區負責人:穩定幣不會顛覆現有金融體系,其核心是服務特定客户羣體和場景

8月26日,在日本舉辦的WeX2025現場,SWIFT東亞地區負責人Mitsuru Kayahana指出,穩定幣作為數字貨幣的一種形式,不會顯著改變現有金融體系,其核心價值在於服務特定客户羣體和場景。只要銀行仍作為中介和服務提供者,傳統跨境支付流程(如SWIFT的報文系統、代理銀行模式)將與穩定幣等新型支付工具長期共存。 他認為,未來,央行數字貨幣(CBDC)、私人穩定幣及代幣化存款將多元共生,SWIFT將憑藉標準化報文格式,搭建互操作性橋樑,防止金融生態碎片化。當下,SWIFT正聯合日本、韓國等東亞地區機構,探索穩定幣在跨境交易中的合規應用。在未來,SWIFT將繼續保持 「貨幣、平臺、網絡中立」,開放連接所有受監管且符合安全標準的網絡,推動全球金融基礎設施從 「碎片化」 走向 「互操作性」。SWIFT的核心目標是確保不同形態的數字資產(CBDC、穩定幣等)和傳統貨幣能無縫流轉,最終提升全球金融體系的效率與包容性。

13. 谷歌雲推出L1區塊鏈GCUL,目前處於私有測試網階段

Google Cloud推出L1區塊鏈GCUL。GCUL將採用基於Python的智能合約。旨在成為面向金融的中立基礎設施,提供「原生商業銀行鏈上貨幣」、全天候資本市場基礎設施、支付和代理功能。他們計劃將其開放給擁有「數十億用户」和「數百家機構合作伙伴」的整個谷歌網絡。目前處於私有測試網階段,並於今年早些時候宣佈與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合作開展代幣化資產試點。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提供更多技術細節。

14. 渣打銀行:目前以太坊及以太坊儲備公司的估值偏低

據CoinDesk報道,渣打銀行全球數字資產研究主管Geoff Kendrick在周二發送的電子郵件評論中表示,以當前價格水平來看,以太坊及相關以太坊儲備公司的估值偏低。自6月初,以太坊儲備公司已購入流通中2.6%的以太坊,加上同期ETF資金流入,合計購入4.9%,比例驚人。Kendrick認為,儘管資金流入可觀,但僅是起步,此前預計以太坊儲備公司最終將持有10%的流通量,目標有望達成。儘管近期以太坊價格暴跌,他仍堅持年底前將漲至7500美元的預測,視跌破4500美元為買入良機。他還指出,以太坊儲備公司估值正迴歸合理,Sharplink Gaming和Bitmine Immersion的mNAV已下降,且SBET周五宣佈若NAV倍數跌破1.0將回購股票,這為以太坊儲備公司的倍數設定了底線。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