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天成自控上半年營利雙增:三大主業全面增長,低空經濟打開新空間

2025-08-27 10:30

8月25日,天成自控發佈2025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1.56億元,同比增長31.40%;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327.09萬元,同比增長47.55%。

財報指出,營收淨利雙增主要系本期乘用車座椅業務訂單增加,工程機械和商用車座椅、飛機座椅業務市場回暖,帶動主營產品銷量增長、銷售毛利額增長所致。

乘用車業務訂單增長,持續夯實主業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行業領先的座椅專業供應商,天成自控成立於1984年,從工程機械、商用車座椅起家,逐步進入乘用車座椅、航空座椅市場,以此為核心的產品線佔到公司營收的九成。

其中,乘用車座椅業務與下游市場息息相關。據中汽協數據,2025年上半年我國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352.2萬輛和1353.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3.8%和13%,下游需求旺盛。

而經過多年深耕和積累,公司已與上汽、北汽、東風、奇瑞、江淮、比亞迪、蔚來等主流乘用車廠商建立了穩定合作關係,在手訂單充裕。據天成自控7月11日披露,全資子公司武漢天成獲得國內頭部某汽車企業乘用車座椅總成項目的定點,項目生命周期為5年,生命周期總金額8.28億元,預計於2026年4月開始量產。

據公司前期戰略規劃和產業佈局,隨着多個定點項目的陸續量產,公司乘用車業務的產銷量和銷售收入實現了高速增長。鄭州工廠和武漢工廠持續保持高出貨量,預計隨着下半年定點項目的進一步量產,這一增長態勢將得到進一步加強。

與此同時,工程機械與商用車座椅、航空座椅均呈現回暖跡象。前者回復至上行周期,工程機械行業上半年呈現穩步復甦態勢,國內商用車產銷也實現同比增長;航空製造業也在上半年整體復甦,新增飛機和存量飛機更新帶來的座椅需求帶動公司業務增量。

天成自控表示,得益於行業復甦及公司專注於核心客户、穩固大客户關係的戰略部署,行業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三大主營業務齊頭並進。報告期內,公司乘用車座椅業務收入為5.21億元,同比猛增59.65%;工程機械與商用車業務收入4.58億元,同比增長22.81%;飛機座椅業務收入1.42億元,同比增長24.01%。

拓展低空經濟領域,構築第二曲線

近年來,打通航空製造與乘用車市場的低空經濟領域備受矚目。根據賽迪顧問測算,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達到5059.5億元,增速達到33.8%。樂觀預計,到2026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達到10644.6億元。

利用在車輛座椅和航空座椅領域積累的製造、設計、取證及輕量化材料應用經驗,天成自控把握行業發展機遇,積極拓展低空經濟業務。

一方面,公司英國全資子公司Acro Aircraft是目前全球知名的航空座椅供應商之一,是全球兩大飛機制造商波音和空客的合格供應商。公司產品已經獲得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和美國航空管理局(FAA)適航證。另一方面,公司研發、製造的碳纖維及鋁合金複合材料航空座椅產品在座椅輕量化和舒適性方面具備了國際領先的競爭優勢,也具有豐富的適航取證經驗。

此前,天成自控已與低空產業龍頭企業峰飛航空、沃飛長空、高域等建立深度合作,配合客户進行產品研製、適航審定。據悉,峰飛於今年2月獲得12架eVTOL訂單,總金額1.57億元。而公司已獲取該eVTOL航空座椅項目,將助力其加速產品取證進程。

機構研報認為,公司乘用車業務持續驅動增長,航空復甦與低空經濟則打開想象空間,尤其是前瞻佈局低空經濟,eVTOL零部件及材料的開發量產進度將成為公司未來重要催化點。華西證券新增公司2026年、2027年盈利預測,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