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7 07:39
暮色映照紫禁城,金融潤澤夕陽紅。當越來越多的銀發身影從容漫步在城市的街頭巷尾,養老金融的社會價值和重要意義不言而喻。讓金融活水潤澤養老事業沃土,中國農業銀行北京市分行(以下簡稱「農行北京分行」)秉承「讓更多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初心,依託「3+2」養老金融服務體系,在支持構建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扶持養老產業發展、加強適老化金融服務等領域深耕細作,不斷豐富養老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從社保業務辦理的「最后一公里」到智慧助餐的「刷臉結算」,從養老院建設的資金支持到普及金融知識的「鄉村快閃」,農行北京分行用專業與温情編織起一張覆蓋「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的金融保障網,在首都大地上描繪出一幅「京」彩晚年的幸福畫卷。
三柱鼎立「夯基石」
構建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
養老保障的穩固,離不開多層次體系的支撐。農行北京分行精準對接國家養老保險體系,在「三大支柱」建設中持續發力,為首都市民的晚年生活撐起堅實后盾。
「以前要跑老遠的社保局,現在樓下銀行就能辦,真是方便多了!」退休教師張阿姨熟練地在農行「社銀一體化服務網點」的自助終端上打印社保對賬單。這樣的便捷體驗,源於農行北京分行對養老保險體系「三大支柱」的深耕細作。
在第一支柱建設中,農行北京分行打造的9家「社銀一體化服務網點」可辦理50余項社保高頻業務。從社保繳費到待遇查詢,從參保登記到資格認證,這些網點成為連接政府與市民的「金融橋樑」。針對行動不便的老人,工作人員還會主動提供上門服務,讓社保惠民政策落地生根。
企業年金作為養老保險第二支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職工養老錢的重要補充。農行北京分行為央國企、科創企業量身定製個性化年金計劃,既考慮企業的成本控制,又兼顧員工的長遠保障。某航天科技企業通過農行北京分行設計的年金方案,提高了員工歸屬感,成為企業留才育才的「加分項」。
隨着2024年12月15日起個人養老金制度全面實施,第三支柱迎來發展新機遇。農行北京分行迅速響應國家戰略,針對個人養老金賬户開户效率低的問題,聯合總行科技部門歷經4輪業務討論、5輪生產驗證,於2025年1月成功實現系統升級,在業內率先攻克櫃面批量開户問題。某醫藥公司的100名員工通過批量開户,僅用1個多小時就完成了原本需要3天的開户流程,財務負責人王經理感嘆:「農行的效率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了金融服務的加速度!」
爲了讓更多人享受到政策紅利,農行北京分行精心編制《養老金批量開户全流程操作手冊》,通過集中培訓、線下輔導等方式提升網點服務能力。目前,該行可提供儲蓄、理財、基金等700余款養老財富管理產品,從穩健型存款到多元化投資組合,滿足不同年齡段、不同風險偏好人羣的需求。
此外,農行北京分行還建立和完善養老金融上門服務體系,不斷滿足個人養老差異化需求。圍繞政務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客羣,制定個性化服務策略,加強數字技術應用賦能養老金融提質增效,將第三代社保卡、個人養老金等產品作為重點,組織員工進企業、進學校、進醫院、進機關單位等場所,開展現場宣傳和宣講,實地瞭解需求,一對一提供養老金融有關諮詢和服務,詳細解答疑問,幫助辦理各項金融業務。
金融創新「添引擎」
推進養老事業產業發展
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部署,農行北京分行以金融創新為筆,為養老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刷臉」進門、大屏點餐、自動扣費——天通苑社區養老驛站的智慧助餐點里,75歲的劉奶奶通過上述便捷的操作享受到了美味午餐。這個由農行北京分行自主研發的智慧場景,已覆蓋11個社區助餐點。「以前要帶好幾個證,現在看一眼攝像頭就行,真方便!」劉奶奶的讚歎,道出了科技賦能養老的温度。
除養老助餐點智慧場景外,農行北京西城支行還為多家養老院提供智慧收費管理系統,實現費用結算、護理記錄、健康監測一體化管理,推動數字金融與養老金融深度融合。AI助手「一明」在養老金融領域的應用,助力客户經理精準掌握專業知識,為長輩客羣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緊扣首都養老產業發展需求,農行北京分行以金融精準賦能破解產業問題。聚焦養老院建設、老年人殘疾人養護服務等關鍵領域,該行結合養老項目「重資產、長周期」特點,為多家養老機構提供貸款支持。養老機構利用貸款資金升級智能護理系統、擴建康復醫療空間、推進適老化裝修改造與智慧管理平臺搭建,不斷提升醫療養老一體化服務水平。
同時,農行北京分行將醫療健康、康復護理等領域的小微企業納入普惠貸款重點支持名單。既為老年人「住有優養」提供硬件支撐,更以創新模式激活產業升級活力,持續加大普惠養老領域金融支持,助力發展銀發經濟。
服務織就「温暖網」
助力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始終將關愛長輩客羣融入服務血脈,農行北京分行以細緻入微的舉措迴應銀發需求,用專業與温情踐行社會責任,讓老人能夠感受到金融服務的温度。
近年來,農行北京分行全面推進網點適老化服務升級,構建有温度的老年金融服務體系,累計完成超300家網點適老化改造與「農情暖域」服務專區設置。硬件設施改造上,配置無障礙通道、適老化座椅、安全性扶手、大字版標識及老花鏡、輪椅等便民設備,部分網點設立「金色港灣」作為長輩客羣服務、交流、活動區域,為長輩客羣提供從進入網點到業務辦理結束的全流程優質暖心服務,努力打造長輩客羣「温暖的家」。服務流程上,設置長輩客羣優先叫號功能,優先引導老年客户至專屬人工櫃檯,讓老人感受到被尊重與關懷。
針對特殊需求人羣,上門服務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當接到78歲腰椎骨折的王爺爺求助后,農行北京懷柔支行營業室從接到電話到完成上門授權覈實,再到幫助其愛人取出保險理賠資金,用不到2小時的「快閃行動」温暖了王爺爺的心。農行北京房山蘇莊支行工作人員在得知李女士母親剛做完手術、腿腳不便后,迅速拿出備用輪椅,通過無障礙通道將老人接入廳堂,增開臨時窗口並全程陪伴辦理業務,全方位的綠色通道服務收穫了真誠感謝。
在守護長輩客羣「錢袋子」方面,農行北京分行更是高度重視,不遺余力。宣武馬連道支行85歲的黨奶奶獨自前來辦理大額轉賬業務,工作人員擔心其被騙,聯繫屬地民警協助覈實,在耐心溝通勸説下,最終排除詐騙風險,併成功為老人辦理轉賬,事后老人特意送來感謝信表達感謝。農行北京分行持續強化金融知識和反欺詐宣傳,深入社區、養老院、鄉村,採用喜聞樂見、寓教於樂的方式,幫助長輩客羣遠離電信詐騙、非法集資。據統計,該行「濃濃長輩情」活動已走進120余個社區,開展的283場長輩沙龍吸引了6700余人次參加。從異常交易預警到暖心活動,農行用專業與温情讓老年客户在數字時代多一份安心。
養老,是家之大事、國之大事。發展養老金融是促進中國特色金融和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良性循環的關鍵着力點。從「三大支柱」的堅實支撐到產業賦能的創新實踐,再到細緻服務的温暖傳遞,農行北京分行正以全方位的舉措深耕養老金融領域。未來,農行北京分行將持續深化養老金融供給側改革,打造「農銀養老」品牌,讓長輩客羣享受到有温度的金融服務,用愛與責任書寫首都金融服務的温暖篇章。文/李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