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7 08:43
財聯社8月27日訊(實習記者 顧昭瑋 記者 張校毓) 昨日晚間,全球激光雷達龍頭禾賽科技(納斯達克代碼:HSAI)赴港上市完成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備案,繼速騰聚創(02498.HK)之后,港股激光雷達上市公司或將再添一員。
8月26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於Hesai Group(禾賽科技)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通知顯示,禾賽科技擬發行不超過5123.62萬股境外上市普通股,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
據公開資料,禾賽科技成立於2014年,於2023年2月登陸納斯達克。公司主營業務為激光雷達研發與製造,產品應用於支持自動駕駛和高級輔助駕駛系統(ADAS)的汽車,以及移動機器人等機器人應用。
財務數據方面,8月15日,禾賽科技發佈2025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Q2實現營收7.06億元,同比增長53.9%;淨利潤為4410萬元,同比實現扭虧為盈,去年同期淨虧損7210萬元。
出貨量方面,Q2公司激光雷達總交付量為35.21萬台,同比增長306.9%。其中,ADAS交付量為30.36萬台,同比增長275.8%;機器人業務交付量為4.85萬台。上半年,禾賽激光雷達總交付量為54.79萬台,同比增長276.2%,已超過2024年全年水平。
3月11日,禾賽科技公佈2024年未經審計的財報,數據顯示,公司2024年營收為20.77億元,同比增長10.7%;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口徑下淨利潤為1370萬元,首次實現盈利,亦成為目前唯一實現全年盈利的激光雷達上市公司。
禾賽亦隨年報披露了2025年業績指引,預計全年營收為30至35億元,同比增加44%-69%;Non-GAAP淨利潤預期為3.5億元至5億元,同比大增2455%—3550%。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年報中,禾賽科技調整了裝機量統計口徑,並首次披露機器人激光雷達的出貨數據。公司將機器人和農業、港口等其他非汽車應用統一統計為「機器人激光雷達」業務,2024年該業務出貨量共為4.55萬台。
禾賽科技較早開始機器人業務佈局,於2020年10月推出首個適用於機器人的激光雷達產品XT32,公司介紹,該產品主要用於輔助機器人實現自主導航、避障及環境建圖等功能,支撐末端配送、街道清潔等應用場景。
近年來,禾賽在美發展過程中屢遭挑戰,這或許也是其申請赴港上市的原因之一。今年3月,美國沽空機構Blue Orca Capital針對禾賽發佈做空報告。禾賽對此迴應稱,公司對做空報告指控表示強烈反對,並認為該報告內容毫無依據。
此外,2024年1月,美國國防部將禾賽科技新增至「中國軍事企業」名單。對此,禾賽於今年7月公開表示,已向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提請上訴,旨在推翻該認定。此前,禾賽還多次在美遭遇知識產權訴訟。
目前,禾賽科技在全球激光雷達市場居於領先位置。根據國際半導體研究機構Yole Group發佈的《2025年全球車載激光雷達市場報告》,公司在車載激光雷達市場三個細分領域市佔率均摘得全球第一:車載激光雷達市佔率33%、ADAS乘用車激光雷達市佔率26%、L4自動駕駛激光雷達市佔率66%。
隨着激光雷達市場近年來逐步放量,行業頭部玩家紛紛加快資本化進程。2024年1月,另一激光雷達整機廠速騰聚創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其全球市佔率僅次於禾賽科技。另外,8月26日,蔚來激光雷達供應商圖通達更新招股説明書,推進通過De-SPAC(借殼上市)方式與SPAC公司TechStar(07855.HK)合併的上市進程。
激光雷達是通過發射、接收激光測量物體距離、位置、速度的傳感技術。在目前ADAS解決方案,激光雷達和視覺方案是兩條主要路線。其中,激光雷達精度高、在夜間和複雜環境下表現穩定,採用車企包括比亞迪、「蔚小理」等;而視覺方案依靠攝像頭和算法,成本低、量產容易,以特斯拉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