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7 00:20
長期以來,美國消費者已習慣通過 Shein、Temu 等大型電商平臺,各類特色商店,以及在亞馬遜、埃蒂、易貝等在線市場銷售商品的商家選購全球商品,且無需為收到的國際包裹支付關税。
但這樣的時代即將終結。美國計劃於本周五取消一項關税豁免政策 —— 此前該政策允許價值 800 美元及以下的進口商品免税入境。隨着這項 「最低限額豁免」(de minimis exemption)政策的到期,此類包裹將需繳納費用:費用金額要麼為申報價值的 10% 至 50%,要麼在未來六個月內按 「每包裹 80 至 200 美元的固定關税」 繳納(二選一)。
國際航運物流服務商 ePost Global 的產品開發副總裁艾莉森・萊菲爾德表示:「消費者可能會感到震驚。我認為,他們最終會對價格標籤上的額外費用感到意外,或者在購物流程中的某個環節發現這筆新增成本。」
消費者未必需要為訂單全額支付進口税,具體取決於購買渠道、所購商品,以及零售商決定自行承擔多少成本。但鑑於外國郵政機構、私人貨運公司和商家均對新關税政策表達了困惑,部分包裹延誤及其他問題可能難以避免。
以下是在線購物時需注意的幾點,可幫助你避免收到意外的海關費用賬單:
1. 確認商品原產地
看似簡單,但要找到在線銷售商品的原產地並非總是易事。ePost Global 的萊菲爾德指出,務必點擊商品描述,不斷展開查看細節 —— 因為原產地信息可能不會顯示在頁面靠前的位置。找到原產地后,可查詢美國對該國商品徵收的關税税率,估算進口成本;也可在結賬時查看賣家是否列出了關税金額。
2. 明確誰承擔進口關税
包裹抵達美國后,消費者是否需要支付相關費用以完成清關並放行配送,情況各有不同。在結賬頁面或商品描述中,注意查找 「完稅后交貨」(delivered duty paid)或 「未完税交貨」(delivered duty unpaid)條款:
3. 瞭解訂單履約方式
避免進口税的另一種方法是,確認你所購買商品的商家是否從美國本土倉庫發貨。在商品詳情中查找 「發貨地」(ships from)説明,瞭解訂單將在何處打包併發出。例如,易貝用户可在搜索時篩選 「僅美國發貨」 的商品;對於總部位於海外的品牌,若其訂單商品從美國境內準備併發貨,通常會明確標註這一信息。
4.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何時介入
包裹抵達美國后,第一站是海關清關中心。在那里,邊境執法人員會覈查海關申報單上的數字化《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製度》(HS 編碼)。該編碼是全球通用的數字分類體系,用於對貿易商品進行分類並確定相應關税税率。
若包裹通過美國郵政署所屬的國際郵政系統寄送,且你需繳納海關費用或關税,則可能需要在收貨或自取時付款;而敦豪(DHL)、聯邦快遞(FedEx)、聯合包裹(UPS)等快遞服務商,要麼會向客户開具賬單,要麼要求在收貨時付款。
5. 遇到意外進口費用該如何處理
賣家和託運方最不願看到的就是客户不滿,因此他們有動力盡可能清晰地告知 「豁免政策終止」 相關的各類成本。遺憾的是,一旦消費者收到意外的海關費用賬單,可採取的應對措施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