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國內海風項目進展梳理及展望

2025-08-26 20:13

(來源:老司機駕新車)

1、國內各省海上風電項目進展

-遼寧及河北項目進展:遼寧方面,大連地區多個項目進展緩慢:國電電力大連DL2、DL3(今年1月初競配70萬千瓦)、招運新能源DL4、DL5(今年1月定增80萬千瓦)、三峽DL6(今年1月競配50萬千瓦)目前均無進展。丹東東港一期10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華電)主機已定中車,計劃明年年底併網,今年將陸續招標EPC並進入施工階段;東港二期100萬千瓦項目暫無進展。葫蘆島綏中50萬千瓦項目(國家電投)因海事、軍事等原因推進困難;葫蘆島新進配項目包括國家電投80萬千瓦(今年1月進配)和華能70萬千瓦(今年3月簽約)。河北方面,天津南港三峽204兆瓦(約20萬千瓦)項目去年完成,今年1月全部併網。唐山樂亭月坨島304兆瓦項目因海事原因改機位,進度緩慢;山海關海豐苑一期50萬千瓦項目(河北建投)因海事管路及軍事原因可能停滯;京東秦皇島國王海域50萬千瓦項目今年啟動覈准準備及海洋水文觀測;河北建投祥雲島項目是今年河北唯一可能併網的項目;唐山順河兩個25萬千瓦項目共用升壓站,計劃一起開工施工。

-山東及江蘇項目進展:山東方面,國華50萬千瓦存量項目今年完成併網;華能山東半島北l廠址50萬千瓦項目5月2日首樁沉樁完成,預計年底首批併網,為今年山東唯一可能併網項目。博中70萬千瓦項目(原規劃90萬千瓦調整)被列為省重點,但因用海問題手續辦理受阻;華能山東半島北BW廠址目標今年併網;半島北k廠址50萬千瓦項目(省重點)已啟動機組招標。江蘇方面,今年有望併網項目規模約1.65吉瓦,其中國信項目6月陸上集控中心由中國建築承建,三峽80萬千瓦項目上月首批併網,今年全容量併網難度不大。今年1月新競配項目中,華電(連雲港灌雲H6、南通如東H17)7月前期專題由江蘇院負責;龍源電力1.6吉瓦(4個項目)、國信1.55吉瓦(4個項目)、華潤70萬千瓦(2個項目)、華能1吉瓦(3個項目)、國家電投60萬(更多實時紀要加微信:aileesir)千瓦(2個項目)等均進入前期專題招標或海域使用公示階段;三峽55萬千瓦(南通如東H18)7月啟動前期諮詢招標;中海油40萬千瓦(濱海南區4-2)跑覈准手續進度稍快。

-上海、浙江及福建項目進展:上海方面,金山海上風電一期306兆瓦(約30萬千瓦)項目4月承台施工完成,5月打樁,風機已安裝近半,為今年上海唯一有望併網項目;今年新增競配5.8吉瓦(含深海風電1234號、恆沙一期、崇明一期),由深能主導,上海院已中標環評,啟動覈准準備。浙江方面,華潤1號擴建20萬千瓦項目今年可併網;蒼南3號、5號(各80萬千瓦,1.6吉瓦)2月核準,EPC由華東院負責,但推進較慢;平陽1號(金風科技)計劃10月開工,全容量併網目標明年年底,因離岸遠、施工難度大,金風內部持謹慎態度;運達温州洞頭2號(21萬千瓦,省重點)EPC已開標,計劃明年施工;宋四3號、4號(40萬千瓦)7月工程施工由天津港航負責,基礎施工由南京廣虎負責,今年有望進入施工階段但設備製造存瓶頸。福建方面,連江外海項目(華潤、國家電投)因軍事原因未施工(基礎製造已完成);平潭a區45萬千瓦項目6月延期覈准一年(原核準兩年未開工);寧德霞浦b區30萬千瓦項目基礎施工推進,7月海纜開標給中天科技,但未進入施工;深水a區(寧德時代)80萬千瓦項目無實質性進展;莆田石城20萬千瓦(福能)、漳州詔安A-1(華能+中廣核30萬千瓦)等新項目均處前期專題階段。

-海南、廣西及廣東項目進展:海南方面,CZ2一期60萬千瓦項目今年3月併網,CZ3一期60萬千瓦項目今年2月併網一半(規劃均1.2吉瓦,因消納能力弱僅部分併網);CR7(1.5吉瓦)7月啟動EPC招標,若正常推進2027年7月有望併網;漂浮式10萬千瓦示範項目(原1吉瓦調整)已完成機組、基礎施工及總包合同簽訂,有望明年進入建設期。廣西方面,防城港規劃1.8吉瓦僅完成70萬千瓦,國家電投青州項目未動,擬競配1.34吉瓦;北部灣因航運、旅遊、養殖規劃衝突,海上風電發展空間受限。廣東方面,大唐熱門1號擴建35萬千瓦項目今年6月全容量併網;青州五七2吉瓦項目基礎施工完成,風機安裝多臺,今年部分併網;青州31、32號2吉瓦項目啟動,進度較慢;粵東深遠海風電基地16吉瓦中,中石油2-2(1.3吉瓦)項目5月啟動前期專題(廣東院負責);徐文周一(40萬千瓦)、周二(30萬千瓦)、周三(50萬千瓦)已覈准;陽江三山島1-6號(各50萬千瓦)均處勘察設計階段;珠海高瀾1(國家能源50萬千瓦)、高瀾2(粵電50萬千瓦)已覈准。

2、重點項目併網容量預測

-今年併網容量分析:2025年廣東青洲五七、三十一二等重點項目難以全容量併網,預計部分併網。青洲五期兩個項目合計併網約60萬至1吉瓦;三十一二項目預計併網約60萬千瓦(或50萬千瓦左右)。無法全容量併網是因施工周期固定,已至8月底,9月后廣東打樁作業減少,設備調試及倒送電時間不足。2025年全年併網容量(含上半年已併網部分)約5吉瓦,福建區域無併網項目。

-明年併網容量展望:依據「2025年招標預測2026年開工,2025年開工預測2026年併網」邏輯,預計2026年併網項目有廣州青洲五七、三十一二,北方河北建投及遼寧項目,浙江部分項目,以及山東半島北部分項目(如50萬千瓦的半島北項目可能部分併網)。2026年併網容量預計在5–10吉瓦之間,不超10吉瓦。需關注2025年「十五五」規劃及海風相關政策落地情況,其將影響2026年併網進度。

3、項目推進難點與原因

-主機商主導項目推進慢:主機商主導的海上風電項目推進慢。其開發模式是建風場、交付設備后轉賣給發電集團,目的是銷納設備。作為製造企業跨行業開發項目有門檻,如手續辦理、政府關係協調和施工經驗不足。雖招聘專業人員,但製造業與工程開發制度體系差異大,製造業重毛利率,工程開發重內部收益率(IRR)。此外,近年海上風電盈利差,主機商項目普遍未盈利,導致推進慢。典型案例有中廣核一二、金風科技、運達股份、金風科技、上海電氣等主機商主導的項目,如平陽瑞安2號、温嶺1號。

-深遠海項目推進快的原因:深遠海項目推進快,如浙江新元海項目由浙江能源集團主導,具有國內首個深遠海示範項目的政治示範屬性。浙能作為地方能源企業,在政府關係協調和能源行業工程開發方面經驗豐富,推進效率高。上海、山東等地深遠海示範項目招標時間取決於國家深遠海政策落地情況:若政策能與「十四五」規劃政策同步於2025年落地,預計2026年下半年招標;若政策未落地,可能推迟至2027年。

4、深遠海項目規劃與技術趨勢

-各省深遠海規劃容量:當前全國各省深遠海項目規劃總量為150吉瓦(1.5億千瓦)。分省具體規劃容量如下:浙江28吉瓦,山東30吉瓦,上海20吉瓦,福建4.8吉瓦,廣東16吉瓦,廣西13.4吉瓦,遼寧6吉瓦,河北5.5吉瓦,江蘇5.8吉瓦。實際能併網的容量約為規劃的70%,剩余30%未併網是因國管海域涉及外交問題,以及項目可能削減容量,無法完全按原規劃推進。

-技術選擇與成本分析:深遠海項目技術選擇上,當前主要用固定式基礎技術,原因是初期開發海域水深淺、離岸近,固定式基礎仍適用,且漂浮式技術未達大規模開發成熟度。但漂浮式是未來趨勢,隨着離岸距離增加、水深加深,固定式基礎會面臨技術難度大(如大型導管架製造)和成本過高問題。漂浮式技術單位千瓦造價已從4萬元降至3萬元、2.5萬元,當前示範項目降至2.2萬元。但漂浮式需降至2萬元/千瓦以下才能盈利,目前2.2萬元造價仍賠本。

Q&A

Q:廣東青洲五七與三十一二項目今年部分併網的預計容量是多少?

A:青洲五七兩個項目預計部分併網容量為60萬至100萬千瓦;三十一二項目預計部分併網容量約60萬千瓦左右。

Q:青州五期與平洲五期項目無法全部併網的主要原因是否為吊裝開工存在卡點及時間不足?

A:無法全部併網的主要原因是時間不足,施工存在固定周期,無法通過搶工完成。當前已至8月底,9月及十一后廣東地區打樁資源減少,調試及倒送電流程難以完成。

Q:已招標未開工的海風項目預計進度如何?是否存在海風項目開工加速的趨勢?

A:受當前時間節點及后續季節性因素影響,已招標未開工項目調試及倒送電難度較大,進度推進受阻;(更多實時紀要加微信:aileesir)目前未感受到海風項目開工加速的趨勢。

Q:今年及明年海風項目的併網容量預計分別為多少?

A:今年全年海風項目併網容量預計約5吉瓦。

Q:山東半島北BW項目若今年開工,是否需延至明年完成?

A:半島北BW項目裝機容量50萬千瓦,其基礎施工於去年7月完成,今年年底無法實現全容量併網。

Q:半島北L項目今年年底是否能全容量併網,預計是否僅能部分併網?

A:半島北L項目去年7月基礎施工完成,今年年底無法全容量併網,預計僅能部分併網。

Q:明年整體併網容量預計為多少?

A:根據今年招標預測明年開工、今年開工預測明年併網的邏輯,明年併網容量預計在5–10吉瓦,不超過10吉瓦。關鍵影響因素是今年「十五五」規劃及海風相關政策的實際落地情況。

Q:浙江海上風電項目中,近海項目推進較慢而深遠海項目推進較快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A:近海項目多由主機商主導開發,主機商作為製造企業跨行參與,以銷售設備為目的,採用建設風場、交付設備后轉賣發電集團的模式。由於製造業與工程開發的制度體系差異,疊加手續辦理、政府協調、施工經驗等開發門檻,且近年開發盈利不佳,導致推進較慢。深遠海項目如新元海由浙江能源集團主導,作為地方能源企業,其具備政府關係協調與工程開發經驗優勢,且項目具有國內首個示範項目的標誌性意義,因此推進較快。

Q:目前僅浙江深遠海示範項目有實質性招標,上海、山東等地部分前期工作推進較快的深遠海示範項目預計何時啟動招標?

A:招標時間取決於前期工作完成情況及國家深遠海政策落地進度:前期工作完成后,樂觀情況下招標或於明年下半年啟動,不樂觀則推迟至后年;若國家深遠海政策今年隨「十四五」規劃政策同步落地,招標可能於明年啟動,否則需進一步觀望。

Q:當前各省深遠海項目的規劃情況如何?十五五期間實際可推進的規模預計為多少?

A:目前統計的各省深遠海項目規劃總量為1.5億千瓦,具體分佈為:浙江28吉瓦、山東30吉瓦、上海20吉瓦、福建4.8吉瓦、廣東16吉瓦、廣西13.4吉瓦、遼寧6吉瓦、河北5.5吉瓦、江蘇5.8吉瓦。實際可推進規模約為規劃總量的70%,主要因深遠海項目涉及國管海域外交問題等挑戰,部分項目雖未被取消但實際推進存在不確定性。

Q:目前深遠海海上風電項目更傾向於採用漂浮式還是固定式基礎技術?當前示範項目採用的技術類型是什麼?

A:目前深遠海海上風電項目更傾向於採用固定式基礎技術,當前示範項目亦採用固定式。漂浮式是未來發展趨勢,因隨着離岸距離增加、水深加深,固定式基礎將面臨技術難度大和成本過高的問題。當前採用固定式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當前深遠海開發處於初期階段,水深和離岸距離較近,固定式基礎仍可適用;二是漂浮式技術尚未達到大規模開發水平。漂浮式單位千瓦造價已從初期的4萬元降至2.2萬元,但需降至2萬元以下才能盈利,2萬元為盈虧平衡點。

Q:廣東地區的中鵬、秦鵬、南鵬等深遠海項目目前的狀態如何?是否存在改名或取消的情況?

A:部分項目已改名,部分項目被取消。

Q:廣東地區(更多實時紀要加微信:aileesir)的中鵬、秦鵬、南鵬等深遠海項目當前情況如何?是否存在更名或終止的情況?

A:部分項目已更名,如國管海域、深遠海等;中鵬項目已納入規劃。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