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6 16:57
來源:Tech星球
文 | 張寧洢
封面來源 | 圖蟲創意
8月15日,新氧第二季度財報披露當天,其股價暴跌22.73%。
這是一份不及預期的財報——2025年Q2,新氧總營收3.79億元,同比下滑7.0%;淨虧損3600萬元,而2024年同期則為淨利潤1890萬元;2025年Q2總成本為1.846 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551億元增長19.0%。
虧損擴大的背后,是新氧的業務變化。
2024年11月,新氧宣佈正式推出自營的輕醫美連鎖——SOYOUNG CLINIC 新氧青春診所。據36氪報道,截止2025年8月,新氧青春診所門店數量已達33家,預計年底將達到50家規模。
在線上平臺業務被美團、抖音等眾多互聯網巨頭圍剿的情況下,「互聯網醫美第一股」新氧面臨着嚴重的生存危機。由於線上業務收入下滑,從2021年開始,新氧業績持續波動,在2024年虧損明顯擴大。甚至在2022年,新氧的美國存托股票連續3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每股1美元,遭遇退市危機。
因此,新氧不得不尋找新的出路,原本的醫美界「大眾點評」憑藉天然優勢開啟了自營的線下連鎖醫美機構業務。
然而,要靠線下青春診所「翻身」的願望,卻前途未卜。
一方面,新氧下場做線下業務與曾經的醫美機構客户成為競爭關係,由此導致客户流失使線上業務進一步萎靡;另一方面,線下業務的迅速擴張短期內拉高了投入,拖累了整體盈利能力。
從「連接者」到「競爭者」,風暴中的新氧是否會陷入左右互搏的尷尬境地?又能否借線下青春診所翻身?
在青春診所落地之前,新氧一直以其線上平臺業務為支柱。
據新氧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4年,新氧營收分別為16.92億元、12.58億元、14.98億元和14.67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0.08億元、-0.66億元、0.21億元和-5.90億元。
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其傳統支柱業務「信息及預約服務(B端廣告收費以及完成交易后抽傭)」收入持續下滑。這項服務從上市之初開始,就是新氧的核心業務,據財報可以看出,此前公司營收幾乎全部來自此項業務。
但2024年該業務營收9.29億元,同比下降19.36%,佔總營收比重縮至63.37%,2025年二季度該業務營收僅為1.35億元,同比下降35.6%。
新氧遇到的問題,是幾乎所有垂直類互聯網平臺都遇到過的問題。當衆多自帶流量的大平臺涉足醫美業務后,新氧的線上平臺業務在各大互聯網巨頭的絞殺下幾乎難以為繼,平臺上訂閲信息服務的醫療服務提供商數量持續減少。
其中最大的對手是美團,美團憑藉其強大的本地生活服務屬性和流量優勢,擁有體量巨大的機構數量,2024年單年新開機構近3000家,同比增長38.5%,線上醫美交易用户已超700萬。而新氧線上平臺業務則在萎縮,平臺機構數量持續下滑。
據Tech星球觀察,同一醫美機構的服務項目價格在美團和新氧平臺上的價格差異不大,但美團的補貼活動更多元,針對特定節日和季節的優惠活動也更頻繁。
美團對於商家入駐傾向流量虹吸效應強,尤其受中小機構和希望獲取本地新客的機構青睞。而新氧自身開診所,與其他入駐其新氧平臺的醫美機構構成了直接競爭關係,可能會讓許多第三方機構在是否入駐新氧平臺時更加謹慎。
另外一個不容忽視的對手是抖音。本地生活服務對抖音來説一直是重中之重,針對醫美板塊,抖音更是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抖音鼓勵醫美機構搭建賬號矩陣精細化運營,推廣 "三感內容矩陣"(專業感、場景感、代入感),鼓勵直播引流和運用AR/AI技術(如術后效果模擬、AI面診)提升體驗。
抖音平臺還通過流量爭奪和佣金策略的雙重博弈來篩選優質商家,引入更多連鎖品牌和高預算商家,通過付費搶佔推薦頁流量。同時,動態調整佣金政策,吸引更多商家入駐並提升用户體驗。
另一個有力的競爭者小紅書,則是通過其內容社區種草為醫美機構導流。消費者早就在這些平臺上建立起了消費習慣和流量偏好,新氧若想爭得一席之地,必定要付出更大的營銷成本,但目前看來成效並不盡如人意,在外部環境發生如此鉅變的情況下,新氧不得另謀新的出路。
青春診所成救命稻草?
2024年正式落地的新氧青春診所,便成爲了新氧的「救命稻草」。
據公司財報顯示,新氧2024年全年連鎖業務營收1.7億元,同比增長1206%,Q4連鎖業務營收8127萬元,同比增長702%。2025年Q1治療服務收入9883萬元,同比增長551.4%,Q2治療服務收入為1.444億元,同比增長426%。
落地不久,新氧青春診所便憑藉着低價「童顏針」吸引了極大的關注。因為遠遠低於市場價,新氧股價曾在短短15個交易日內從1.32美元飆升至4.27美元,累計漲幅高達223%,市值從不足1億美元躍升至3.1億美元。這一數字遠超同期納斯達克指數3.2%的漲幅,成為中概股市場最亮眼的表現。
投資人阿華告訴Tech星球,在他看來,前段時間新氧股價的強勢表現,表面上看是由童顏針事件引發,但更深層的原因是其青春診所的出現。
阿華告訴Tech星球,青春診所的核心競爭力就在於其創新的運營體系。與傳統醫美機構相比,青春診所模式解決了行業的痛點,通過整合供應鏈、降低獲客成本為新氧打開了全新的增長空間。
對於普通連鎖醫美機構來説,最大的問題是獲客成本高,其營銷費用平均能高達價格的40%。在傳統運營模式下,這些診所只有將新客户變為老客户才能實現持續盈利,因此爲了留下客户會出現推銷辦卡嚴重的情況,又由於大部分醫美機構的價格不夠透明,使顧客的信任度越來越低,於是只能持續增加營銷費用,形成惡性循環。
而新氧在過去十幾年中廣告支出高達30億,憑藉多年積累的品牌效應,構建了低成本獲客的基礎。阿華表示,新氧主要通過社羣轉化和口碑傳播獲客,結構上自然流量的佔比在10%以內,APP其實不會為連鎖醫美機構導流,40%是老帶新,30%是私域的用户,另外30%左右是通過小紅書和大眾點評在公域的投流。其平均獲客成本僅為傳統醫美機構的三分之一。
童顏針更像是青春診所的引流項目。
Tech星球探訪新氧線下門店發現,其童顏針有兩種類型,根據注射手法不同,分為5999元和7999元兩個檔位,顧問會根據客户的想法進行一對一的講解,沒有多余的推銷辦卡環節。據觀察,大部分消費者是提前線上預約好項目,進店直接做。
Tech星球於8月12日下午4點左右探訪北京合生匯門店,由於無預約,等候諮詢時間大概為20分鍾,其間,每隔10-15分鍾便有1-2位顧客進店,前臺接待流程標準化較高。據Tech星球觀察,線下門店中熱瑪吉、水光、童顏針是消費者最為青睞的項目。
即便青春診所具有諸多天然優勢,但如此快的擴張速度也給新氧帶來了負擔。
阿華告訴Tech星球,新氧青春診所成熟期門店的營收不如成長期門店,具體看來,是長沙、重慶、成都等二線城市的門店拖累導致,這些城市的日診療量大約只有一線城市一半。説明二線城市醫美消費能力有限,新氧無法在短期內全國範圍快速擴張。新氧毛利率24%依然無法在二線城市吸引到足夠多的客户,而24%毛利的線下生意無疑是個很爛的生意,這個問題短期內並沒有解決辦法。
而針對虧損爭議,新氧CEO金星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表示,線下新業務與線上老業務激烈碰撞,平臺上也有頭部業務集團因為新氧開自營診所,全面退出合作,對整體公司的收入影響很直接,導致公司虧損仍在持續。新老業務此消彼長,這體現在財報中也是目前最難受的階段。
為緩解財務壓力,此前,新氧在直營門店擴張的同時也迅速開放了加盟,在加盟模式上,新氧採用全託管方式,單店投資約800萬元。
「我們設想的是全託管式加盟,即投資人出錢,管理由我們負責。我們必須保證加盟店和直營店服務品質一致,未來會根據數字化水平的提升調整加盟模式。」金星表示。
與客户搶客户,青春診所如何立足
作為曾經最大的線上醫美平臺,新氧下場做機構不得不面臨着「搶客户的客户」的質疑。
醫美從業者羊羊告訴Tech星球,雖然現在沒有明顯「被搶生意」的體感,但大家心里難免覺得有危機感。
「如果既做平臺又做線下的話,同一款產品項目還是會主推自家吧,多少還是會有些影響的。但消費者做完項目后如果在效果上有出入,肯定也會重新評估,再怎麼主推也沒轍,所以最終效果還是起決定性作用」,羊羊對此表示。
羊羊告訴Tech星球,目前在行業中,新氧青春診所標準化的操作流程和親民的價格確實構成了其核心競爭力。但從行業影響來看,新氧青春診所這樣的低價模式,對中小型醫美機構的衝擊更為明顯,高端醫美機構雖然也會受到影響,但相對而言承受力更強。
因為傳統的醫美產品定價體系通常由廠家給出指導價,各機構在此基礎上有一定浮動空間。這種差異實際上反映了不同機構醫生的技術水平差異——技術精湛、審美出衆的醫生,自然能獲得更高溢價。而高端診所通常有自己的招牌醫生和老客,這一部分客人粘性較高,並不會被搶走。
青春診所面臨的另外一個問題是,效果和診療過程上。
消費者反映,在新氧打完熱瑪吉乾淨臉看起來更腫了,全程醫生就是隻來做了個項目,沒有面診也沒有溝通,最多10分鍾就完事了。而且售后沒人管,完全不回消息。還有消費者反映,覺得在新氧做的光子效果跟醫院還是有差別,效果不明顯,可能還是一分錢一分貨。
因此,雖然輕氧的低價策略十分誘人,但其診療效果並沒有得到普遍的認可。
新氧CEO金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短期看,自營業務與平臺原有客户的利益關係兩者可能比較難平衡。但長期來看可能有很好的協同效率:線下自營店帶來了很多優質流量和顧客,這些消費者對平臺的信任度、黏度大大提升,且有更多元化的醫美需求。
更大的挑戰在於,醫美行業也深受消費降級的影響。據艾爾建美學與德勤聯合發佈的《中國醫美行業2025年度洞悉報告》數據顯示,全國醫美機構整體增長放緩,部分區域在2024年甚至出現了短期的「閉店潮」。2024年有78%的需求者維持或增加了醫美消費金額,但展望2025年,該比例降至57%。2024年醫美消費人數同比增長10.7%,達到3100萬,但同期醫美客單價同比下降了10%。
這意味着,金星的美好構想想要實現並不容易。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