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6 16:59
8月14日,萬華化學與ADNOC L&S的合資企業AW Shipping宣佈,已從江南造船廠接收名為「GAS YONGJIANG」的超大型乙烷運輸船(VLEC)。該船是雙方於2024年7月簽訂的9艘VLEC建造協議中首艘完成交付的船舶,該筆訂單總金額約19億美元(摺合138億元人民幣)。
據統計,通過自建和合資運營等多種方式,萬華化學目前已累計控制15艘VLEC運力資源,這將有力支持其乙烯裝置原料結構的多元化調整,進一步鞏固企業在「乙烷—乙烯」產業鏈中的競爭實力。
原料路線轉型:從丙烷到乙烷的戰略考量
長期以來,萬華化學主要採用丙烷作為乙烯生產原料。然而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丙烷路線的盈利水平顯著承壓。為在發展POE、尼龍-12等新材料業務中維持成本競爭力,萬華開始戰略轉向乙烷原料。不過這一原料切換並非簡單的工藝更替,而是牽涉全球資源整合與產業鏈重構的系統工程。
掌控運力,構建原料保障「生命線」
此次接收的「GAS YONGJIANG」號,是萬華化學在超大型乙烷運輸船領域戰略佈局的最新成果。據不完全統計,通過自主訂造、與能源巨頭合資運營等多種靈活方式,萬華化學目前已累計掌控了15艘超大型乙烷運輸船的運力資源。這一規模龐大的自有及可控船隊,構成了其全球原料採購的「海上生命線」。
乙烷是生產乙烯的關鍵原料。相較於傳統的石腦油裂解,乙烷裂解制乙烯具有流程短、能耗低、乙烯收率高(可達80%以上)的顯著優勢。萬華化學位於煙臺的大型乙烯裝置,正是採用乙烷作為主要原料之一。然而,中國本土乙烷資源相對有限,高品質乙烷主要依賴從美國、中東等地區進口。因此,擁有穩定、高效的遠洋運輸能力,對於保障原料供應的連續性、控制物流成本、應對國際航運市場波動至關重要。
新材料領域成本優勢釋放
乙烷是一種輕質烴類原料,在生產乙烯的過程中具有顯著的成本/碳排放優勢:相比於傳統石腦油裂解工藝,乙烷裂解可以在較低的温度下進行,所需能量更少,生成的副產品較少,從而降低了整體的生產成本。此外,乙烷裂解的碳排放較低,有助於減少化工生產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因此,乙烷作為乙烯生產的原料越來越受到青睞。
化工新材料企業若將原料變更為乙烷路線,將顯著提升以下高性能材料的成本優勢與供應潛力:
▶▶新能源領域:光伏膠膜核心原料EVA/POE(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烯烴彈性體)、鋰電池隔膜基材UHMW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高端包裝與汽車輕量化:高阻隔材料EVOH(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高透明膜材COCs(環烯烴共聚物)、抗衝改性劑POE(聚烯烴彈性體);
▶▶特種聚合物:茂金屬催化m-PE(高強度包裝膜)、POP(聚烯烴塑性體)及聚氨酯;
▶▶光學與功能材料:MMA-PMMA(光學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產業鏈、光學級COCs(環烯烴共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