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6 19:10
作者 | 深鵬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www.gogudata.com)
8月以來,投資者展現了非常高的參與熱情。
算上今天,A股已連續10個交易日成交額超過2萬億元。
ETF市場迎來新的里程碑,中國ETF規模正式進入5萬億時代。最新數據顯示,國內ETF規模達到5.07萬億元,僅用4個月就完成了4萬億到5萬億的跨越。
隨着科技主線行情的深化,市場增量資金或開始向低位板塊挖掘補漲機會。
未來哪些機會,我們還可以重點關注?
01
輪動補漲
今日市場全天震盪調整,A股三大指數微跌調整;港股則低開高走,臨近收盤前微微下跌。
盤面上,行業板塊漲跌互現,遊戲、化纖行業、化肥行業、美容護理、農牧飼漁、裝修裝飾板塊漲幅居前,小金屬、醫療服務、生物製品、船舶製造、保險板塊跌幅居前。
具體來看,遊戲板塊大漲,三七互娛漲停,冰川網絡、愷英網絡等個股大漲。
8月25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官網公佈了2025年8月國產網絡遊戲審批信息,166款國產遊戲獲得版號。同時披露的進口網絡遊戲審批信息顯示,8月還有7款進口遊戲獲得版號。
三七互娛今日也發佈2025年半年報也印證了行業景氣度,上半年實現淨利潤14億元,同比增長10.72%。
農業板塊盤中發生異動,豬肉、雞肉概念股強勢上漲。曉鳴股份漲超10%,牧原股份漲超7%,温氏股份、聖農發展、新希望跟漲。
近期農業農村部召開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強調要嚴格落實產能調控舉措,合理淘汰能繁母豬,控制肥豬出欄體重。開源證券指出,隨着2025三季度生豬供給收縮已至,豬價中樞有望逐月上移。
科技股這邊,今天AI算力行情分化,寒武紀、勝宏科技、工業富聯等龍頭股調整,天孚通信大漲,劍橋科技漲停。
目前,上市公司中報披露進入最密集階段,昨晚多隻行業龍頭股或人氣股的中報業績引發市場熱議。譬如股價續創新高的天孚通信,得益於AI數據中心建設帶動高速光器件產品需求,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56億元,同比增長57.84%;實現歸母淨利潤8.99億元,同比增長37.46%。
國產軟件概念股異動拉昇。麒麟信安漲超9%,中國長城、浙大網新、中國軟件、天源迪科、神州數碼等跟漲。
「2025中國操作系統產業大會」在北京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開幕,集中呈現國產軟硬件協同優化的突破性進展與領先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全新一代中國操作系統——銀河麒麟操作系統V11在2025中國操作系統產業大會正式發佈。因此今天華為概念繼續活躍,拓維信息漲停,潤和軟件、中科創達等跟漲。
港股今日也有所調整,午后跌幅進一步擴大。恆生指數收跌1.18%,恆生科技指數跌0.74%。
午后消費電子板塊表現強勢,丘鈦科技、舜宇光學科技、比亞迪電子等果鏈企業也紛紛上漲。
蘋果iPhone17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富士康作為蘋果iPhone的主要代工生產商,其鄭州廠區正開展旺季招工。此外,三季度,消費電子旺季已至,各大終端密集發佈AI手機和AR眼鏡等新品。
隨着美聯儲9月降息概率大增,內外部基本面和流動性條件無顯著利空,AI、機器人等技術創新也在加速檢驗成果,中國權益資產的吸引力相比二季度要大大提升。
國際資金也在加速佈局中國市場。野村最新研報顯示,資金正轉向估值更具吸引力的A股和H股,港股和A股配置比例分別提升0.8和0.7個百分點。
展望后市,在港A市場牛味漸濃的當下,到底哪些方向值得高看一眼呢?
02
兩大重要方向
借用一個投資機構的觀點,策略上依然是「槓鈴」為重。
這其實是基於「穩健+進攻」的總體指導思路,即進可攻、退可守的思路。
當然,在當下説「槓鈴」,有別於去年低潮期,當時是以大比例的債券、高息股為一頭,另一頭是科技成長為主,比例低。
現在,可以放得更寬松一些,比如大盤股、權重股也可以作為槓鈴的一頭,而另一頭則繼續以科技成長為主,比例上也可以更為均衡一些,因為兩者均受益於目前的上漲行情。
如果用指數作為參考,那作為A股市場新一代寬基基準的中證A500指數,值得看。
作為新一代核心寬基指數,A500ETF易方達(159361)標的指數成份股聚焦各細分領域龍頭,但同時,在工業、信息技術、醫藥衞生等新經濟領域權重顯著高於傳統寬基指數。
這種行業結構恰好契合當前經濟轉型方向,成為資金佈局"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工具。
2025年二季度數據顯示,指數成分股中"專精特新"企業佔比達38%,研發強度超創業板指,凸顯其成長性與創新性並重的特質。
自2024年發佈以來持續獲得資金青睞,其資金流入態勢在2025年呈現加速特徵。
有資金借道ETF淨流入寬基指數。比如,A500ETF易方達(159361)自今年6月30日以來資金淨流入額35.69億元,位居同指數第一,最新規模194.64億元,創歷史新高。
綜合機構的看法,對於成分股2025年預測淨利潤增速達18%,高於滬深300的12%。
中長期看,中證A500指數憑藉其行業結構優勢與估值性價比,仍是針對中國經濟轉型的優質投資工具。
目前,很多股民的持倉還是在原地踏步,市場又到了個股難跑贏指數的時候。
作為新一代核心寬基指數,A500ETF易方達(159361)標的指數覆蓋了93箇中證三級行業中的91個,從各行業選取市值較大、流動性較好的500只證券作為指數樣本,將各個行業的龍頭企業匯集一「指」。
而説到科技成長指數,恆生科技指數則是一個值得長期關注的方向。
今天雖然有所回落,但恆生科技指數近期的強勢表現,昨天盤中一度飆漲近4%,突破7月24日的高位,證明市場對其熱情很高。
加上美聯儲降息預期,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態度轉向"鴿派",市場對9月降息的預期概率超過85%。這將改善全球流動性,尤其利好對利率敏感的港股科技板塊。
雖然今年海內外資金已經大量回流港股,單單南向資金,年內累計淨流入超1.2萬億港元,但估值面上,恆生科技指數當時的PE(TTM)約為22.73倍,相較於2021年的估值高點仍有較大空間,也明顯落后於納指(69.83倍)。
同時,港股此前表現弱於A股,存在補漲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恆科指數成分股中,包括騰訊阿里等龍頭科技公司,它們強勁的競爭力、商業地位以及盈利能力,且不斷加碼AI資本開支,未來將有望大幅受益於AI產業發展紅利。
港股科技資產也受到市場關注。比如,恆生科技ETF易方達(513010)近20日獲得23.5億元資金淨流入,年內資金淨流入額56.68億元。
恆生科技指數囊括了30家港股互聯網及科技製造業企業,均為在行業中具備競爭力的龍頭企業,也是相對A股市場中較為稀缺的資產,一鍵打包中國科技核心資產,涵蓋騰訊、網易、阿里、中芯國際、小米等互聯網科技龍頭企業。
恆生科技ETF易方達(513010)最新規模達155億元,年內規模增幅已達108%,規模優勢在同類ETF較為突出。另外,其年內日均成交額達12.3億元,且支持場內T+0交易,流動性好。
03
結語
近期港A市場(港股與A股)聯動走強,形成同步格局。
這一輪行情由政策、資金、技術三重驅動,展現出不同於以往的結構性特徵,預期后續的驅動力、持續性方面會有更好的表現。
因為政策上,中央多次定調的「激發資本市場活力」,推動新「國九條」配套細則落地,如減持新規、分紅回購強化等,紅利集中釋放仍在進行中。
而香港推出「資本流動便利化計劃」,拓寬南向通投資範圍,同時豁免內地個人投資者港股通利得税等等政策,同時國內公司陸續登陸港股市場,都會持續增強港股吸引力。
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全球資金再配置、中國資產重估以及美聯儲降息等等敍事,會繼續推動海外資金流向新興市場,港股、A股都會成為資金流入地。
如果看重全球流動性放松帶來的機會,願意承受一定的波動以換取科技成長板塊的彈性,恆生科技指數目前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方向。
如果更傾向於挖掘國內經濟復甦和產業轉型的紅利,平衡好大盤權重和中小盤成長,並且注重估值的安全邊際,那麼中證A500指數可能更具長期配置價值。(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