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025杭州馬拉松報名通道開啟,無需「拼手速」

2025-08-26 18:55

近日,杭州馬拉松組委會發布消息:2025杭州馬拉松報名通道於8月26日15時開啟,到9月1日17時截止,共7天。

報名時間

杭馬報名通道8月26日15:00正式開放,一直到9月1日17:00截止,總共有7天報名時間。

報名渠道

杭州馬拉松官方網站

https://hm.zhetiyu.cn

杭州馬拉松微信公眾號

進入公眾號對話框-點擊下方菜單欄「賽事報名」-進入報名小程序

「浙體育」微信小程序

競賽項目及人數

馬拉松(42.195公里):20000人(200元/人)

半程馬拉松(21.0975公里):12000人(150元/人)

歡樂跑(3.5公里):4000人(120元/人)

報名流程

馬拉松

①選手報名→②抽籤→③繳費並上傳體檢證明→④獲得參賽資格。

半程馬拉松

①選手報名→②抽籤→③繳費並上傳體檢證明→④獲得參賽資格。

歡樂跑

①選手報名→②抽籤→③繳費→④獲得參賽資格。

報名要求

報名年齡

參賽選手須本人持身份證等有效證件按下列各項目的年齡規定進行報名。具體年齡規定如下:

馬拉松:年滿20周歲(2005年11月2日(不含)前出生);

半程馬拉松:年滿16周歲(2009年11月2日(不含)前出生);

歡樂跑:不限制年齡。

*注意事項:18周歲以下未成年人報名參加比賽須由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共同簽署參賽聲明,方可領取參賽物品並參加比賽;13周歲以下未成年人報名參加歡樂跑項目比賽須其監護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報名相同項目並全程陪同參賽,否則不予發放參賽物品且不能檢錄參賽。

馬拉松項目成績證明

報名馬拉松項目需有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7月31日期間有中國田徑協會「A類」認證的馬拉松或半程馬拉松項目的完賽證書(以「中國馬拉松信息平臺」上可查詢到的完賽證書或成績爲準),無完賽證明者不能報名馬拉松項目。

體檢證明

馬拉松與半程馬拉松項目中籤者須及時上傳體檢證明,審覈通過且繳費后獲得參賽資格。

體檢要求:須提供2024年11月2日(含)后的二甲及以上醫院或有資質的專業體檢機構的體檢報告,要求有自述病史、有無猝死家族史;包括血壓、常規心電圖或24小時動態心電圖或運動平板試驗(三項之一即可),如血壓過高或心電圖明顯異常(例如顯著心動過緩等)需加做心臟彩超,心電圖和心臟彩超不能相互替代。具體要求詳見《2025杭州馬拉松體檢模板》,體檢機構的報告和馬拉松體檢模板均可使用。

*以上證明一旦發現弄虛作假,根據《2025杭州馬拉松競賽規程》規定取消參賽資格並處罰。

温馨提示

杭馬報名不是演唱會搶票,不比「手速」。組委會建議廣大跑者結合自身情況合理安排時間,儘可能避開首日報名高峰。

今年杭馬繼續採用隨機抽籤機制,中籤結果與報名提交時間沒有關聯。中籤結果將於9月中旬公佈,期待和各位跑者金秋相會於杭馬!

報名諮詢

郵箱:hm@zjhlsports.cn

電話:0571-87630508

時間:上午9:00-11:30、下午14:00-17:30

*建議選手選擇郵件進行諮詢

還有這些常見問題,一起了解~

問:和孩子報名歡樂跑項目,如何才能保證一起中籤/不中籤?

13周歲以下[2012年11月2日(含)以后出生]未成年人請在報名界面選擇「歡樂跑(1大1小)」進行報名。參加比賽,須其監護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報名相同項目並全程陪同參賽[監護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必須滿18周歲(2007年11月2日前出生)]。

13周歲以上(2012年11月2日前出生)未成年,請在報名界面選擇「歡樂跑(單人)」進行報名;不能參與1大1小報名。

本次賽事不設2大1小的報名選項。

問:吉利汽車•2025杭州馬拉松是A1類認證賽事嗎?

吉利汽車•2025杭州馬拉松是世界田聯金標賽事,中國田協A1類賽事認證工作正在按照《中國田徑協會路跑賽事管理制度文件(2025)》的相關要求積極推進中。

問:報名流程有哪些變化?

本次賽事採用「預報名→抽籤→繳費」的模式。中籤選手須在中籤公示后完成繳費,未繳費及退費的選手視為自動放棄參賽資格,該名額將分配給已完成繳費的候補選手。

問:是否需提交體檢報告?什麼時候提交?

為保障所有跑者的參賽安全,延續杭州馬拉松「安全第一」的辦賽理念,今年賽事仍將對所有參賽選手的體檢報告進行審覈。體檢報告的提交工作將在中籤結果公示后開展,具體時間安排請大家留意「杭州馬拉松」微信公眾號發佈的相關通知。

問:是否需成績審覈?

本屆杭州馬拉松僅馬拉松項目設有成績審覈要求:參賽選手需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7月31日期間,有中國田徑協會A類認證賽事的半程及以上距離完賽記錄(以「中國馬拉松信息平臺」可查詢的完賽證書或成績爲準)。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