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全國100家商業銀行財富管理能力排名(2025上半年)

2025-08-26 14:16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來源:WEALTH財富管理)

發佈機構:普益標準·普益寰宇研究院

研究支持:西南財經大學信託與理財研究所

發佈時間:2025年8月26日

摘要

2025年上半年,商業銀行財富管理能力綜合排名和單項排名結果如下:

財富管理能力綜合排名: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分別是招商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興業銀行;區域性商業銀行排名前十五的分別是北京銀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上海銀行杭州銀行、徽商銀行、青島銀行、晉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廣州銀行、蘇州銀行、吉林銀行、中原銀行、廣州農商銀行。

品牌與資本實力: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信銀行;區域性銀行排名前十五的分別是北京銀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上海銀行、寧波銀行、徽商銀行、北京農商銀行、杭州銀行、晉商銀行、成都銀行、蘇州銀行、上海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大連銀行、青島銀行。

產品線競爭力: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分別是招商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區域性銀行排名前十五的分別是北京銀行、杭州銀行、南京銀行、江蘇銀行、徽商銀行、上海銀行、寧波銀行、青島銀行、廣州銀行、晉商銀行、廈門銀行、富滇銀行、杭州聯合農商銀行、蘇州銀行、湖南銀行。

財富服務能力: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區域性銀行排名前十五的分別是江蘇銀行、寧波銀行、北京銀行、晉商銀行、南京銀行、上海銀行、青島銀行、杭州銀行、中原銀行、廣州農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寧波鄞州農商銀行、齊魯銀行、蘇州銀行、日照銀行。

業務發展程度: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分別是中國光大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區域性銀行排名前十五的分別是寧波銀行、江蘇銀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南京銀行、杭州銀行、上海農商銀行、中原銀行、晉商銀行、青島銀行、徽商銀行、吉林銀行、重慶農商銀行、蘇州銀行、貴陽銀行

財富科技實力: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平安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區域性銀行排名前十五的分別是杭州銀行、南京銀行、江蘇銀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上海農商銀行、青島銀行、廣州銀行、寧波銀行、蘇州銀行、重慶農商銀行、大連銀行、漢口銀行、廣西北部灣銀行、北京農商銀行。

普益標準·商業銀行財富管理能力排名報告

(2025上半年)

研究員:於康  李雯嫣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5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為66053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3%。分季度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4%,二季度增長5.2%;從環比看,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1%,呈現穩中向好的態勢。同時,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5.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4%。

在宏觀經濟穩中向好,居民財富穩步增長的背景下,行業發展迎來更多挑戰和機遇:投資者對個性化、多元化服務需求提升,推動市場創新提速;AI技術快速發展,驅動行業智能化轉型;居民理財意識增強,需求從單一資產增值向教育金規劃、養老儲備、財富傳承等全生命周期綜合服務延伸。行業在服務實體經濟、精準匹配羣眾財富需求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成為連接金融與民生需求的關鍵紐帶。

從財富管理業務的發展來看,該類型業務具備大優勢,首先財富管理業務所佔用的資本成本較低,整體回報率較高且穩定性較強;

其次財富管理業務模式決定了其客户具有較強粘性,行業壁壘和規模效應顯著;

最后財富管理業務可拓寬銀行業務價值鏈,為銀行其他業務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由於財富管理業務的重要性不斷提升,且越來越多的個人和家庭參與到金融機構的財富管理業務中,因此對財富管理機構的綜合評價就尤為必要,一方面對於投資者有着較為重要的投資決策參考價值,另一方面也對商業銀行財富管理業務規劃佈局具有參考意義。

此次銀行財富管理能力排名體系採用自2020年上半年啟用的「普益標準•商業銀行財富管理能力排名體系1.0版」,1.0版排名體系從品牌與資本實力、產品線競爭力、財富服務能力、業務發展程度和財富科技實力五個維度對銀行財富管理機構(主要包括銀行零售部和私人銀行部)進行考察。對各維度的具體説明如下:

1)品牌與資本實力。財富管理品牌的建設,既是投資者認知和口碑的正向反映,又對財富管理業務有着正向的促進作用,富有知名度的財富管理品牌有助於管理機構擴大市場影響力,以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資本實力和集團資源是財富管理的堅強后盾,實力越雄厚則抗風險能力越強,同時自身發展潛力越大。

2)產品線競爭力。產品線競爭力主要衡量機構財富管理產品體系建設的完善程度。金融產品體系越完善,財富管理業務的開展越能夠滿足客户的管理目標,投資者的客户體驗就越好,客户粘性越強。

3)財富服務能力。與產品線競爭力注重產品本身豐富程度為客户帶來的可選擇性不同,財富服務能力着重考察機構服務全流程的便利性、舒適性、友好性及專業性,管理機構可提供財富管理服務的豐富性以及客户獲取服務的便捷性是客户選擇財富管理機構重要評估因素。

4)業務發展程度。財富管理的客户數量、規模大小、網點和資產資源的利用效率均體現了財富管理機構的發展水平,而獨立的部門設置可為財富管理機構業務的長遠發展起到重要支持作用。

5)財富科技實力。金融科技的迅猛發展爲財富管理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科技應用有助於提升財富管理的標準化程度和長尾客户服務能力。

此次商業銀行財富管理能力排名以2025半年為觀察期,我們對觀察期內各家銀行機構零售和私行業務進行考察與分析,我們的數據來源於銀行通過公開渠道披露的信息、銀行反饋的動態問卷。本次排名對象為財富管理能力排名前100的內資商業銀行,其中包括全國性銀行18家(國有銀行6家,股份制商業銀行12家),區域性銀行82家(城市商業銀行61家,農村金融機構21家)。

表1:商業銀行財富管理能力百強總榜

(2025年上半年)

2:分類型商業銀行財富管理能力綜合排行榜

(2025年上半年)

全國性商業銀行:

財富管理能力綜合排名: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分別是招商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興業銀行。

2025年上半年,全國性商業銀行中,財富管理能力綜合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招商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興業銀行。

全國性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競爭激烈,排名靠前的全國性銀行財富管理業務能力各有所長。具體來看,招商銀行產品線競爭力居全國性銀行第一位,財富服務能力、業務發展程度和財富科技實力均位居全國性銀行前四,財富管理能力總得分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一位。中信銀行品牌與資本實力、產品線競爭力、財富管理業務發展程度、財富科技實力均位居全國性銀行前五,綜合財富管理能力總得分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二位。中國光大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發展程度和產品線競爭力分別位列全國性銀行第一、第二位,其他各子項發展也均位於前列,財富管理能力總得分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三位。

區域性商業銀行:

區域性商業銀行排名前十五的分別是北京銀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上海銀行、杭州銀行、徽商銀行、青島銀行、晉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廣州銀行、蘇州銀行、吉林銀行、中原銀行、廣州農商銀行。

2025年上半年,在區域性銀行中,財富管理能力綜合排名前十五的分別是北京銀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上海銀行、杭州銀行、徽商銀行、青島銀行、晉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廣州銀行、蘇州銀行、吉林銀行、中原銀行、廣州農商銀行。

整體來看,與全國性銀行相比,區域性銀行財富管理能力還存有一定差距,但頭部機構能力較強,財富管理能力能夠與部分全國性銀行抗衡,部分機構產品線競爭力、業務發展程度甚至超過了個別全國性銀行。

具體來看,北京銀行品牌與資本實力、產品線競爭力均位居區域性銀行第一位,其他各子項均位於區域性銀行前四,財富管理能力總得分位居區域性銀行第一位。江蘇銀行財富服務能力均位居區域性銀行第一位,品牌與資本實力和業務發展程度均位居區域性銀行第二位,其他各項也均位居區域性銀行前四,財富管理能力總得分位居區域性銀行第二位。南京銀行財富科技實力位居區域性銀行第二位,其他各子項能力均位居區域性銀行前五位,財富管理能力總得分位居區域性銀行第三位。

分類指標測度

1

品牌與資本實力

  • 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信銀行

  • 區域性銀行排名前十五的分別是北京銀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上海銀行、寧波銀行、徽商銀行、北京農商銀行、杭州銀行、晉商銀行、成都銀行、蘇州銀行、上海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大連銀行、青島銀行。

財富管理品牌的建設,對財富管理業務有着正向的促進作用,富有知名度的財富管理品牌有助於管理機構擴大市場影響力,以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品牌與資本實力主要考察商業銀行的品牌建設情況、資本實力和集團業務資源。

2025年上半年,在全國性銀行中,品牌與資本實力排名前五的銀行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信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獲獎數量領先,榮膺金龍獎、金貝獎、金蟬獎等多個重要獎項,總資產和淨資產規模均位於首位,集團擁有理財子公司、保險、券商、期貨等多元金融業務牌照,品牌與資本實力得分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一。中國建設銀行理財業務發展穩健,財富管理品牌形象優質,資本實力在全國性銀行中名列前茅,加之多項金融牌照的業務資源,品牌與資本實力得分位列全國性銀行第二。中國銀行擁有廣受歡迎的財富管理品牌,獲獎數量頗豐,資產實力和理財能力在全國性銀行中突出,品牌與資本實力得分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三位。

2025年上半年,在區域性銀行中,品牌與資本實力排名前十五的銀行分別北京銀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上海銀行、寧波銀行、徽商銀行、北京農商銀行、杭州銀行、晉商銀行、成都銀行、蘇州銀行、上海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大連銀行、青島銀行。

北京銀行財富管理品牌享譽已久,獲獎數量頗豐,資本實力位居區域性銀行第一名,集團擁有多項金融業務牌照為其財富管理業務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品牌與資本實力得分位居區域性商業銀行第一位。江蘇銀行攬獲多項重要獎項,理財能力居區域性銀行首位,品牌與資本實力得分位居區域性商業銀行第二位。南京銀行財富管理品牌特色鮮明,獲得眾多知名獎項,理財能力居區域性銀行第二,資本實力排在區域性商業銀行前列,品牌與資本實力得分位居區域性商業銀行第三位。

在各類型商業銀行中,排名領先的機構通常具備以下優勢:一是擁有雄厚的資本實力,為財富管理業務拓展提供堅實支撐;二是打造了知名的財富管理品牌,具備專業財富管理能力,屢獲殊榮且深受投資者信賴;三是所屬集團持有理財公司、基金、信託、金融租賃等多種金融業務牌照,利於發揮財富管理業務協同效應,為客户提供更全面多元的服務。

表3:品牌與資本實力排行榜(2025年上半年)

全國性商業銀行:

區域性商業銀行:

2

產品線競爭力排

  • 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分別是招商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

  • 區域性銀行前十五的分別是北京銀行、杭州銀行、南京銀行、江蘇銀行、徽商銀行、上海銀行、寧波銀行、青島銀行、廣州銀行、晉商銀行、廈門銀行、富滇銀行、杭州聯合農商銀行、蘇州銀行、湖南銀行

產品線競爭力主要衡量機構財富管理產品體系建設的完善程度。從理財產品豐富性和代銷產品品類豐富性兩個維度進行考察,產品體系越完善,財富管理業務的開展越能夠滿足客户的管理目標,投資者的客户體驗就越好,客户粘性越強。

2025年上半年,在全國性銀行中,產品線競爭力排名前五的銀行分別是招商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

招商銀行理財產品線方面,產品流動性、投資門檻、產品幣種、產品風險等級和產品類型覆蓋面均處於領先地位,代銷產品品類也處於領先,產品線競爭力處在全國性銀行第一位。中國光大銀行理財產品線品類、投資門檻和風險等級覆蓋面同樣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一梯隊,僅在產品流動性豐富性方面略弱於招商銀行,產品線競爭力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二位。興業銀行僅在外幣產品豐富性方面略弱於招商銀行,產品線綜合競爭力排名全國性銀行第三位。

2025年上半年,在區域性銀行中,產品線競爭力得分排名前十五的分別是北京銀行、杭州銀行、南京銀行、江蘇銀行、徽商銀行、上海銀行、寧波銀行、青島銀行、廣州銀行、晉商銀行、廈門銀行、富滇銀行、杭州聯合農商銀行、蘇州銀行、湖南銀行。

北京銀行理財產品品類豐富,產品流動性、風險等級、投資門檻、投資幣種等豐富度指標覆蓋度較廣,代銷產品品類處於第一梯隊,綜合產品線競爭力評估位居區域性銀行第一位。杭州銀行產品線競爭力在產品流動性、投資門檻和產品類型覆蓋面處於領先,外幣類產品也較為豐富,產品風險等級豐富性覆蓋度方面略弱於北京銀行,代銷產品豐富也可較好補充滿足客户資產配置需求,綜合來看產品線競爭力在區域性銀行中排名第二位。南京銀行在產品風險等級、產品類型覆蓋面等方面在區域性銀行中處於領先,其他產品類別豐富度指標處於前列,使得其產品線競爭力在區域性銀行中排名第三位。

產品線方面,總體來看排名靠前的銀行機構特徵,一是理財產品品類豐富,可滿足不同客户多樣化資產配置需求;二是理財產品覆蓋多種風險等級、多種產品期限、多種投資起點,有利於為投資者提供多元化、個性化投資服務;三是頭部銀行機構強化了產品線佈局,加強了產品代銷引入,產品體系更為豐富,滿足客户的多層次、多樣化財富管理需求。

4:產品線競爭力排行榜(2025年上半年)

全國性商業銀行:

區域性商業銀行:

3

財富服務能力排

  • 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 區域性銀行排名前十五的分別是江蘇銀行、寧波銀行、北京銀行、晉商銀行、南京銀行、上海銀行、青島銀行、杭州銀行、中原銀行、廣州農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寧波鄞州農商銀行、齊魯銀行、蘇州銀行、日照銀行。

財富服務能力着重考察機構服務全流程的便利性、舒適性、友好性及專業性,管理機構可提供財富管理服務的豐富性以及客户獲取服務的便捷性是客户選擇財富管理機構的重要考慮因素。在服務豐富性方面,主要根據銀行公開資料和反饋問卷評估初階和高階服務[1]的豐富性;在服務便利性方面,主要考察銀行網點數量、覆蓋區域、財富管理中心數量、渠道多樣性等指標。

2025年上半年,在全國性銀行中,財富服務能力排名前五的銀行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在全國性銀行中網點數量領先,廣泛覆蓋各大城市,提供豐富多樣的服務類型和多元化的服務渠道,能夠全面滿足客户的各類金融與非金融服務需求,其財富服務能力得分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一。中國建設銀行服務類型完備,不僅提供各項基礎服務,還涵蓋家族信託、全球資產配置等高端定製化服務,財富服務渠道多樣,財富服務能力得分位列全國性銀行第二。中國銀行服務類別全面,網點數量與覆蓋城市數量均在全國性銀行中名列前茅,且擁有眾多的財富中心,財富服務能力得分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三。

2025年上半年,在區域性商業銀行中,財富服務能力排名前十五的銀行分別是江蘇銀行、寧波銀行、北京銀行、晉商銀行、南京銀行、上海銀行、青島銀行、杭州銀行、中原銀行、廣州農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寧波鄞州農商銀行、齊魯銀行、蘇州銀行、日照銀行。

江蘇銀行網點數量超500家,線上線下服務渠道齊備,能夠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務,財富服務能力得分位居區域性商業銀行第一位。寧波銀行擁有近500家營業網點,服務渠道齊全,服務類別多元,財富服務能力得分位居區域性商業銀行第二位。北京銀行擁有超600家線下營業網點,覆蓋逾20座城市,服務渠道多樣,財富服務能力得分位居區域性商業銀行第三位。

排名靠前的機構均具備較為全面的服務體系:一方面,設有廣泛分佈的實體網點,為客户提供近距離的便捷選擇;同時搭建起線上線下融合的多樣化服務渠道,進一步提升服務便利性;另一方面,為客户提供豐富的服務類型,既涵蓋理財產品推介、市場資訊、財富課堂、投資顧問等基礎性服務,又覆蓋家族信託、遺產規劃諮詢、子女教育規劃、財富傳承安排等高端領域,能夠充分滿足客户日益增長的個性化財富管理需求。

5:財富服務能力排行榜(2025年上半年)

全國性商業銀行:

區域性商業銀行:

4

業務發展程度排

  • 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分別是中國光大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

  • 區域性銀行排名前十五的分別是寧波銀行、江蘇銀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南京銀行、杭州銀行、上海農商銀行、中原銀行、晉商銀行、青島銀行、徽商銀行、吉林銀行、重慶農商銀行、蘇州銀行、貴陽銀行。

業務發展程度主要衡量銀行機構財富管理發展水平,從銀行機構的部門設置、財富管理客户數、財富管理業務規模[2]、銀行網點和資產資源的利用效率、信息披露完善程度等維度進行考察評估。

2025年上半年,在全國性銀行中,業務發展程度排名前五的銀行分別是中國光大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

中國光大銀行財富管理和私人銀行部等財富管理業務相關部門設置完善,財富管理客户數和規模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一梯隊,單位網點績效和單位淨資產績效也均處於領先,財富管理業務發展程度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一位。中信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發展程度較高,有獨立的財富管理部和私人銀行部,財富管理客户數、管理規模、單位網點績效均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一梯隊,財富管理業務發展程度在全國性銀行中排名第二位。興業銀行設置有財富管理部和私人銀行部,財富管理規模處於第一梯隊,同時單位網點績效和單位淨資產績效均排名靠前,使得其業務發展程度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三位。

2025年上半年,在區域性銀行中,業務發展程度得分排名前十五的分別是寧波銀行、江蘇銀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南京銀行、杭州銀行、上海農商銀行、中原銀行、晉商銀行、青島銀行、徽商銀行、吉林銀行、重慶農商銀行、蘇州銀行、貴陽銀行。

寧波銀行具有獨立的財富管理部和私人銀行部,財富管理業務部門設置完善,同時財富管理規模水平、財富管理客户數、資產資源利用率均位居區域性銀行第一梯隊,其業務發展程度在區域性銀行中排名第一位。江蘇銀行財富管理規模水平、客户數量、單位淨資產和單位網點績效均處於區域性銀行領先,其業務發展程度在區域性銀行中排名第二位。北京銀行具有獨立的財富平臺和私人銀行部,財富管理客户數量、規模水平處於領先,單位網點和單位淨資產績效排名靠前,業務發展程度在區域性銀行中排名第三位。

財富管理業務發展程度方面,排名靠前的銀行機構財富管理業務部門設置完善,具有獨立的財富管理部、私人銀行部等,更有利於針對性開展財富管理,財富管理客户羣體受眾面較廣,財富管理規模較高,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單位網點和單位淨資產績效相對較高,總體使得財富管理業務發展處於較高水平。

表6:業務發展程度排行榜(2025年上半年)

全國性商業銀行:

區域性商業銀行:

5

財富科技實力

  • 全國性銀行排名前五的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平安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建設銀行

  • 區域性銀行排名前十五的分別是杭州銀行、南京銀行、江蘇銀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上海農商銀行、青島銀行、廣州銀行、寧波銀行、蘇州銀行、重慶農商銀行、大連銀行、漢口銀行、廣西北部灣銀行、北京農商銀行。

金融科技是提升財富管理業務智能化水平的手段,財富管理機構可以借力金融科技,打造財富管理競爭力。財富科技實力主要根據年報、半年報等公開資料,從科技投入、科技系統運用等角度評價銀行的財富科技實力。

2025年上半年,全國性銀行中,財富科技實力排名前五的銀行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平安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建設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堅持「科技驅動、價值創造」,深入推進科技強行、數字工行建設,通過升級技術架構、深化AI應用、強化數據治理與安全防護,全面提升數字化服務能力,賦能實體經濟與業務高質量發展。平安銀行積極踐行數字金融,通過「三數」工程推進數字化轉型、強化科技能力基礎建設,不斷提升科技對金融服務的賦能水平,在零售、對公、資金同業等業務領域實現效率提升和服務創新。招商銀行堅持守正創新,實施科技興行戰略,藉助科技持續驅動產品、服務、經營、管理等關鍵領域創新,推動「線上招行」向「數智招行」躍遷,重點開展「AI+金融」建設。

2025年上半年,區域性商業銀行中,財富科技實力排名前十五的銀行分別是杭州銀行、南京銀行、江蘇銀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上海農商銀行、青島銀行、廣州銀行、寧波銀行、蘇州銀行、重慶農商銀行、大連銀行、漢口銀行、廣西北部灣銀行、北京農商銀行。

杭州銀行秉持「專營、專注、專業、創新」的發展理念,以服務新質生產力為重要戰略方向,深化「科創與產業融合」的發展路徑,通過構建"1+7+N"科創金融專營體系支持科創業務發展,推進科創金融轉型。南京銀行以「數實融合、數字賦能、數據底座」為核心,以「四能四化」為演進方向,實現金融科技對經營管理全價值鏈賦能,持續加大科技投入和數字化人才儲備,全面推進數字化能力建設。江蘇銀行深入推進「加速數字金融發展,提升科技價值貢獻」發展戰略,強化科技對業務的支撐引領,堅持高效率、強協同、優服務「三位一體」,提升自主可控能力和數字金融支撐賦能力度。

全國性銀行對金融科技應用高度重視,且已取得了顯著成果。然而,由於資源稟賦的差異,各區域性銀行在財富科技方面的實力呈現出較為明顯的馬太效應。儘管頭部機構的金融科技實力與全國性銀行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其實力仍不容忽視;而部分排名較后的機構,在科技對財富管理業務的賦能方面尚未實現突破。

表7:財富科技實力排行榜(2025年上半年)

全國性商業銀行:

區域性商業銀行:

評估問卷測度

2025年上半年銀行財富管理能力排名的評估問卷分數,得分如下:

8:評估問卷得分(2025年上半年)

全國性商業銀行:

區域性商業銀行:

注:

注:

[1]初階服務主要包括面向大眾客户的理財產品推介、市場資訊服務、財富管理課堂、投資顧問服務等;高階服務主要包括資產組合配置、家族信託、高端保險、不動產投資、海外資產配置、子女教育、海外移民、遺產規劃、法律服務、企業管理諮詢、機場貴賓與高端旅遊等。

[2]未反饋財富管理業務規模的銀行按理財業務管理規模統計覈算。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