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聯儲降息大門「並未徹底推開」!兩大擔憂或考驗市場信心

2025-08-26 11:42

上周五市場的強勁反彈在周一演變為一場「現實檢驗」。投資者開始權衡美聯儲降息的激進程度,以及這一舉措可能對整體商業與經濟環境產生的影響。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懷俄明州傑克遜霍爾年度研討會上發表講話時,向華爾街釋放了「政策寬松可期」的信號。他表示,當前經濟狀況「可能需要調整政策立場」——這句話在市場語境中通常被解讀為「美聯儲式降息暗示」。

消息一出,市場本能反應認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將在9月17日下次決策會議上降息,美股應聲暴漲,美國國債收益率則大幅下跌。

然而,周一市場情緒從樂觀轉向謹慎:即便9月降息已被市場消化,市場專家仍在糾結「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當日美股多數收跌,對美聯儲政策更敏感的短期美債收益率出現回升。

「若美聯儲真的降息,我認為節奏會偏慢而非偏快。」紐約梅隆銀行(BNY)首席投資官賈森·格拉內特(Jason Granet)表示,「鮑威爾顯然只是把9月降息的‘門打開了一道縫’,而非徹底推開。」

根據芝商所(CME Group)的美聯儲觀察工具(基於期貨價格測算),周一交易員認為,美聯儲將當前約4.3%的目標利率在9月下調25個基點的概率為82%,這一概率僅比一周前略高,但遠高於一個月前的62%。

不過,9月之后的降息路徑仍存在極大不確定性。

后續降息節奏或偏緩

市場認為10月再次降息的隱含概率僅為42%。儘管12月第二次降息的預期已基本被完全定價,但今年全年將累計降息三次的概率僅為33%。

「我認為從現在到9月會議期間,經濟數據仍有很大解讀空間。」格拉內特説,「屆時市場關注的焦點將轉向‘降息節奏’。」

對「快速寬松」持懷疑態度的觀點,主要圍繞兩方面擔憂:一是關税引發的通脹壓力仍在持續,二是儘管勞動力市場顯現放緩跡象,但整體經濟仍具備韌性。

「儘管我們知曉美聯儲面臨極大的政治壓力,也承認部分勞動力市場數據出現裂痕,但在我們看來……降息的理由並不充分。」摩根士丹利首席投資官莉薩·沙利特(Lisa Shalett)在報告中表示,「我們不禁要問,美聯儲究竟覺得有什麼問題,迫切需要通過降息解決?」

儘管市場已為降息定價,但摩根士丹利認為9月降息的概率僅為50%。該機構還指出,不確定性來自兩方面:一是通脹前景不明,二是在特朗普及白宮官員施壓降息的背景下,美聯儲能否堅守獨立性。

沙利特還提醒客户,不要對「美聯儲寬松推動美股再漲」抱有過高期待:「考慮到現實情況,若未發生衰退,寬松周期往往幅度較淺,且經濟主體對利率的敏感度已顯著下降,我們對降息的實際效果存疑。」

對2024年政策反作用重演的擔憂

事實上,當前環境下美聯儲利率政策的實際影響,始終是市場爭論的焦點。

一年前的此時,美聯儲曾啟動寬松周期,最終卻引發了意外后果。由於市場擔憂美聯儲「過早松閘」,疊加對經濟強勁增長的預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與抵押貸款利率出現了「與寬松方向相反」的上漲。

這種歷史教訓,讓市場資深人士埃德·亞德尼(Ed Yardeni)對新一輪降息的合理性提出質疑。他擔心鮑威爾對「特朗普關税引發的通脹是暫時性」的判斷可能存在偏差。

「美聯儲不會聽我的意見,他們顯然會按自己的計劃行事。」亞德尼研究公司(Yardeni Research)負責人周一在CNBC節目中表示,「需要警惕的是去年的情況:當時美聯儲降息100個基點,美債收益率卻反漲100個基點。」

若歷史重演,白宮的兩大期望將落空:一是降低國債融資成本,二是通過低抵押貸款利率提振房地產市場。

不過從積極面來看,亞德尼認為降息仍將推動美股反彈。即便存在政策失誤風險,他對股市的看漲立場仍未改變。亞德尼預測,標普500指數年底前可能再漲2%,收於6600點左右;2026年可能再漲14%,收於7500點。

「我認為牛市將延續,但驅動力會是企業盈利。」他説,「如果美聯儲真的在9月17日降息,或許我現在的目標點位還太保守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