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亞馬遜核電項目迎新夥伴 韓國頂級財團加入 機構看好全球核能產業鏈投資機會

2025-08-26 18:45

 

《科創板日報》8月26日訊(編輯 宋子喬) 當地時間8月25日,X-energy宣佈與亞馬遜、韓國水電核電公司(KHNP)及斗山能源(Doosan Enerbility)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旨在加速Xe-100第四代先進小型模塊化反應堆(SMR)及TRISO-X燃料在美國市場的部署,以滿足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領域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

此前,亞馬遜通過其氣候承諾基金向X-energy投資5億美元,雙方計劃到2039年在美國部署超5吉瓦的核電項目。

根據協議,KHNP、斗山能源及其他韓國工業夥伴將支持亞馬遜與X-energy的這一核能計劃,並同步評估全球其他地區的擴張機會。

KHNP隸屬於韓國政府控股的頂級電力財團韓國電力公司,斗山能源隸屬於韓國曆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頂級私營財團斗山集團。前者負責韓國核電站的建設和運營,是韓國核能領域的重要企業,在韓國電力供應中佔據關鍵地位,后者在發電設備製造、海上風電、氫能等領域有廣泛業務佈局,在韓國國內能源市場佔據重要地位。

亞馬遜近年來持續佈局核能領域,採取了直接投資、簽署購電協議、股權投資、國際合作等多種方式,主要是爲了應對其數據中心和AI業務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並實現其2040年淨零碳排放的目標。高盛報告顯示,到2030年,數據中心的電力需求預計將增長160%。核能作為一種穩定、可靠、幾乎不間斷的基載能源,能很好地滿足數據中心,尤其是AI計算的高強度、持續電力需求。

亞馬遜重點關注小型模塊化反應堆(SMR)這一核能技術。相比傳統核反應堆,SMR具有佔地面積更小、建設速度更快、理論上更安全靈活等特點,更適合為特定大型設施供電。上文所提的TRISO-X燃料由高濃度低濃縮鈾製成,有四層保護屏障,耐高温達1600℃,能防止裂變產物釋放,且可高燃耗,提高燃料利用率。不過,SMR技術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尚未完全獲得監管部門批准。

目前亞馬遜已與X-energy在內的三家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總計投入資金超過5億美元,合作項目包括與美國西北能源公司達成合作,計劃在美國華盛頓州開發四座小型模塊化反應堆,預計到21世紀30年代初,裝機容量將達到960兆瓦;在弗吉尼亞州與道明尼能源公司合作,將在該公司現有的核電站附近開發小型模塊化反應堆……

不止亞馬遜,為發展數據中心,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工智能與雲計算的需求,美國大型科技公司紛紛盯上核電。如OpenAI創始人奧爾特曼投資核裂變初創公司Oklo;谷歌與Kairos、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合作建設50兆瓦核電站Hermes 2,預計2030年為東南部數據中心供電,后續將擴展至500兆瓦裝機容量;微軟曾合作重啟賓夕法尼亞州三哩島核電站,探索傳統核能利用。

華泰證券日前發佈研報稱,缺電預期疊加AI提速,看好美國核能發展機遇,自5月23日美國特朗普總統連發四份總統令推動美國核工業振興以來,產業積極因素持續累積。近期美國PJM電力市場容量招標再度頂格出清,激發了市場對美國缺電和基荷電源建設的關注;疊加特朗普「AI國策」中重點強調電源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核裂變、核聚變等新興能源技術開發,該機構看好美國核電增容、重啟、新建有望從「預期」走向「現實」。繼續看好全球核能產業鏈投資機會。

國內,7月22日,中國聚變能源有限公司掛牌成立大會在上海舉行。中國聚變公司是中核集團直屬二級單位,作為推進我國聚變工程化、商業化的創新主體,中國聚變公司將重點佈局總體設計、技術驗證、數字化研發等業務,並建設技術研發平臺和資本運作平臺。會上,中國聚變公司與中核集團、中國石油崑崙資本、上海未來聚變、中國核電、浙能電力、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和四川重科聚變等股東方簽署增資擴股協議,合計投資115億元,增資完成后中核集團持股50.35%。此次增資系2月28日中核、浙能公告增資聚變公司正式落地,標誌着中國聚變能源公司正式啟動。

國信證券表示,資本注入將用於技術研發平臺建設與產業鏈整合。國內電力設備新能源板塊涉及公司主要包括:

金盃電工:是國內特高壓電磁線龍頭,相關產品已廣泛應用於我國核裂變項目,其中公司研發的第四代核電用超高温電磁線,結束了我國在該領域長期依賴進口的歷史;

廣大特材:核聚變方面,公司產品包括線圈鎧甲材料、馬氏體鋼和線圈盒,其中超導線圈鎧甲用材料並已實現批量化供應;

許繼電氣:磁約束核聚變領域,公司有極向場新型磁體電源項目的技術能力。

東方電氣:核聚變方面,成功研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首批包層屏蔽模塊,是未來聚變堆建造所需的關鍵技術之一。

上海電氣:核電設備方面,公司已形成從核島設備到常規島設備以及大型鑄鍛件、核級風機、配套電機、備品備件等完整的核能裝備製造產業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