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還得寧德時代來!保時捷暫停自研電池:實在太燒錢了

2025-08-26 10:04

快科技8月26日消息,車企想要自研電池,不被「卡脖子」很常見,然而研發製造電池並不是件輕松的活兒,不少躍躍欲試的主機廠嘗試后均放棄了,主要原因就是太燒錢了。

海外媒體報道,保時捷已擱置自研高性能電動車電池計劃,稱該模式「無經濟可行性」

保時捷宣佈,因電動車市場增長低於預期及中美市場環境變化,將取消自建高性能電池生產計劃。

首席執行官奧利弗·布魯默指出,缺乏規模經濟及產量限制,而電池製造需要鉅額投入與高度規模化,對於當前階段的保時捷來説難以實現

報道還指出,保時捷電池部門Cellforce已完成部分電芯開發並啟動試生產,原計劃在德國南部工廠實現每年1吉瓦時產能,足以供應1萬輛 Taycan,后續還擬建第二工廠。

但官方目前已擱置該計劃,Cellforce將縮減運營,並將研發成果用於支持大眾集團及保時捷收購的V4Smart。

受此影響,Cellforce可能會裁員約200人(目前總員工數量約為300名),剩余人員或轉至大眾集團電池子公司PowerCo,相關研發設施也將交由PowerCo使用。

據瞭解,2023年時保時捷被曝研發新型固態電池,彼時其表示有信心在未來幾年內將新電池應用於電動汽車上,讓續航里程增加到1300公里。

后續還將通過固態電池的優化,可以讓續航里程再增加30%-50%,充電功率增加到500kW,徹底消除續航焦慮。

然而經過2年的努力,保時捷總算是看清這其中的艱辛,激流勇退倒也不失為明知的選擇,專業的事還是交給寧德時代這種動力電池巨頭完成的好

【本文結束】如需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快科技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