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5 21:3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 | 野馬財經
作者 | 趙晴
創新葯貢獻6成營收,對外許可業務常態化。
隨着創新葯全鏈條支持政策逐步落地,行業的轉型升級具備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國內創新葯企的業績表現亦穩健向好。
8月20日,國內創新葯龍頭企業恆瑞醫藥(600276.SH;1276.HK)發佈2025年上半年財報。財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7.61億元,同比增長15.8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4.5億元,同比增長29.67%;經營性現金流淨額達43億元,同比增長41.8%。
營收、淨利及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均創往年同期新高,業績進入爆發增長期。
圖源:罐頭圖庫
創新葯貢獻6成營收
對外許可業務常態化
創立於1970年的恆瑞醫藥,至今已經發展為一家專注研發、生產及推廣高品質藥物的創新型國際化製藥企業。其聚焦腫瘤、代謝和心血管疾病、免疫和呼吸系統疾病以及神經科學等領域進行新葯研發,是國內創新葯龍頭企業之一。
分業務來看,上半年創新葯銷售及許可貢獻收入95.61億元,佔營收比重達60.66%;其中,創新葯銷售收入達75.7億元,佔藥品銷售收入比重達55.3%。成為公司增長的核心動力。東莞證券指出,創新葯業務營收保持快速增長,帶動公司業績保持穩定增長。
瑞維魯胺、達爾西利、恆格列淨等醫保內創新葯優異的臨牀數據在實踐中得到廣泛驗證,臨牀價值獲得醫生及患者的持續認可,收入繼續保持快速增長。艾瑞昔布、瑞馬唑侖、吡咯替尼及氟唑帕利等上市較早的創新葯,隨着上市后研究循證醫學證據的逐步積累及新適應症的持續獲批,持續為公司銷售收入貢獻增量。
此外,部分創新產品因上市時間較短、未納入醫保等原因,銷售潛力還遠未釋放。恆瑞醫藥表示,將堅持以醫學、市場為引領,推動新產品普及使用,加速優質創新產品的商業化進程,以期將來為公司貢獻更強勁的增長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創新葯對外許可收入已成為公司營業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公司常態化業務。報告期內,恆瑞醫藥收到默沙東2億美元以及IDEAYA 7500萬美元的對外許可首付款,並確認爲收入,進一步推動經營業績指標增長。
圖源:罐頭圖庫
「公司25H1收到MSD公司2億美元及IDEAYA公司7500萬美元的對外許可首付款,顯著增厚業績;2025年至今公司陸續達成多項重磅合作,包括口服GnRH受體拮抗劑SHR7280(適應症涵蓋醫學輔助生殖及婦科領域)與德國默克達成合作(首付款1500萬歐元)、脂蛋白(a)Lp(a)的口服小分子藥物HRS-5346與MSD達成合作(首付款2億美元+最高17.7億美元里程碑付款+銷售提成)、涵蓋呼吸、自免和炎症、腫瘤治療領域的創新葯物(含PDE3/4抑制劑HRS9821大中華區以外授權)的至多12款新葯與GSK達成合作(首付款5億美元,潛在約120億美元選擇權行使費和里程碑付款+銷售提成)。」在國金證券看來,恆瑞醫藥「借船出海」成效顯著,BD為其打開第二增長曲線。
而在仿製藥方面,恆瑞醫藥優質仿製產品布比卡因脂質體、美國獲批首仿產品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等報告期內銷售收入取得較快增長,帶動整體仿製藥業務收入實現小幅提升。
此外,從渠道方面來看,截至上半年末,恆瑞醫藥商業化網絡已覆蓋全國30多個省級行政區,涵蓋超2.5萬家醫院、超20萬家線下零售藥店、所有的主流在線藥店平臺。此外,恆瑞醫藥還設立了基層廣闊市場架構,截至目前,社區終端覆蓋已突破1500家,累計開展學術活動覆蓋醫生近2萬人次,持續提升基層品牌影響力。
圖源:罐頭圖庫
累計研發投入超480億元
國內外正在開展臨牀試驗400余項
創新葯收入之所以能夠持續提升,離不開恆瑞醫藥長期以來高強度的研發投入。今年上半年,恆瑞醫藥研發投入達38.71億元(其中費用化研發投入32.28億元)。截至上半年末,恆瑞醫藥累計的研發投入已經超過480億元。這些投入,為公司如今創新成果的爆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截至上半年末,恆瑞醫藥提交大中華地區新申請專利255件、國際PCT新申請33件,獲得大中華地區授權41件、國外授權44件。公司於大中華區累計申請發明專利2864件,PCT專利737件,擁有大中華區授權發明專利1125件,歐美日等國外授權專利797件。專利覆蓋新葯化合物、蛋白分子結構、製備工藝、用途、製劑配方等,為公司產品提供了充分、長生命周期的專利保護。
此外,恆瑞醫藥在研管線儲備豐富,創新發展后勁也十足。公司有100多個自主創新產品正在臨牀開發,400余項臨牀試驗在國內外開展。上半年,恆瑞醫藥共有5項上市申請獲NMPA受理,10項臨牀推進至Ⅲ期,22項臨牀推進至Ⅱ期,15項創新產品首次推進至臨牀Ⅰ期。項目註冊申報方面,上半年,公司取得創新葯製劑生產批件12個;取得創新葯臨牀批件62個;2項臨牀試驗被納入突破性治療品種名單。由此,恆瑞醫藥「上市一批、臨牀一批、開發一批」的循環已經形成,以強大研發能力為基石的護城河業已構築。
目前,恆瑞醫藥已在中國獲批上市23款1類創新葯、4款2類新葯,今年上半年獲批上市6款1類新葯,獲批上市6個創新葯新適應症,創新成果穩居行業領先地位。
根據國際知名諮詢機構Citeline2025年發佈的《2025年醫藥研發年度回顧》顯示,恆瑞醫藥自研管線數量位居全球第二。《2024胡潤中國500強》顯示,恆瑞醫藥位列中國最具價值非國有企業第23名。
圖源:
罐頭圖庫
加強國際合作
融入全球藥物創新網絡
在內生發展的基礎上,恆瑞醫藥也在着力加強國際合作,堅持自主研發與開放合作並重。
為此,公司通過多種渠道在全球範圍內吸引高素質人才。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擁有一支由5600余名不同醫療領域專業人員組成的研發團隊。公司還不斷充實具有全球化視野的領軍人才,例如聘請擁有豐富跨國藥企高管經驗的馮佶女士加盟並出任公司總裁;公司超過30%的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擁有海外教育或工作經驗;近年來,公司系統推進全球化招募管理培訓生,並積極吸引來自全球頂尖高校的優秀畢業生,已成功招募來自耶魯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北京大學等全球知名學府的高潛力人才。憑藉在人才引進、發展、激勵及組織文化建設等方面的卓越實踐,公司連續四年蟬聯「中國傑出僱主」認證。
圖源:罐頭圖庫
此外,恆瑞醫藥持續通過高水平學術交流提升全球影響力。今年上半年,恆瑞醫藥已經有與公司產品相關的173項重要研究成果獲得國際認可。2025年的ASCO(美國臨牀腫瘤學會)年會上,DAWNA-A研究以重磅口頭報告形式揭曉,首次公佈了公司創新葯達爾西利聯合內分泌治療用於HR+/HER2−早期乳腺癌術后輔助治療的Ⅲ期臨牀數據,該5274例患者參與的大型臨牀研究結果顯示,達爾西利聯合內分泌治療(ET)作為輔助治療可顯著改善無浸潤性疾病生存期(iDFS),且安全性可控。這為HR+/HER2−高危乳腺癌輔助治療提供了首箇中國循證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恆瑞醫藥宣佈與全球製藥巨頭葛蘭素史克(GSK)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開發至多12款涵蓋呼吸、自免和炎症、腫瘤治療領域的創新葯物(含PDE3/4抑制劑HRS9821大中華區以外授權)。該筆交易首付款5億美元,潛在總金額約120億美元的選擇權行使費和里程碑付款,以及相應的分梯度的銷售提成,創下中國創新葯出海的新紀錄。在行業人士看來,這標誌着國產創新葯從「單個產品出海」走向「體系能力出海」,反映了恆瑞醫藥的研發實力已經在國際上獲得認可。
東莞證券研報指出,恆瑞醫藥以全球化的視野積極探索與跨國製藥企業、創新型初創公司、創新投資基金、區域性領先藥企等多元化夥伴的交流合作,尋求與全球領先醫藥企業的合作機會,實現研發成果的快速轉化,藉助國際領先的合作伙伴覆蓋海外市場,加速融入全球藥物創新網絡,最終實現產品價值最大化。
責任編輯:楊紅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