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6 01:17
(來源:觀點網)
觀點網 中原建業仍在停牌。
從2024年4月2日算起,中原建業已持續停牌近17個月,根據香港聯交所的相關規則,主板上市公司連續停牌達18個月,將面臨被取消上市地位的風險。
也就是説,要保住「代建第二股」,中原建業僅剩最后的30余天。
退市警鍾已經敲響,8月25日晚間,處於「生死關頭」的中原建業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的業績情況。
就復牌事宜,該公司在財報中表示,正採取一切必要步驟以滿足復牌指引,並將尋求儘快恢復公司股份買賣。
保住上市平臺之外,市場同樣關注到,過去幾年,中原建業的收入、利潤指標全線下滑,簽約情況也出現斷崖式下跌。
好消息是,2025年上半年,中原建業各項指標的降幅明顯收窄。
業績降幅收窄
「2025年是建業發展突圍關鍵年。」此前2025年管理年會上,胡葆森曾提到,「煥新」和「重構」的終極目標是「共生」——不是獨善其身,而是各板塊實現共生共榮、和諧發展。
據瞭解,建業集團旗下目前共有建業地產、建業新生活、築友智造科技、中原建業四個上市平臺。其中,中原建業起步於2015年,直至2021年5月登陸資本市場,成為第二家在港交所上市的地產代建公司。
這個脱胎於建業集團的代建平臺,一方面依託「河南王」身份,加強省內業務擴張與品牌建造;另一方面,輕資產特性也肩負了建業集團走出河南,邁向「大中原區」的任務。
與此同時,伴隨着行業的調整與建業地產暴雷,中原建業似乎還被賦予着帶領地產平臺「起死回生」的願景。
願景總是美好的,但現實卻是殘酷的。
當前,伴隨着國央企強勢佈局以及大量民企跑步入場,代建賽道面臨着白熱化的競爭,中原建業也難逃業績縮水的命運。
從最新披露的中期財報來看,中原建業上半年實現收入1.4億元,同比減少4.5%,淨利潤為0.37億元,同比減少23.4%;權益股東應占溢利約為0.36億元,期內淨利潤率為26.5%。
回看2021年,剛剛上市的中原建業迎來了最高光時刻。
彼時,該公司實現收入13.01億元,較2020年增加13.0%,淨利潤為7.7億元,核心淨利潤為7.8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3.0%、13.9%。
在市場下行與外部環境艱難的情況下,中原建業各項營業數據依舊錶現良好,以至於胡葆森感嘆「2021年是里程碑的一年」。
然而,這份高光並未持續太久,上市次年收入和利潤便出現腰斬,收入下降53.46%至6.06億元,淨利潤下挫六成,僅剩3.03億元。
而后幾年,這一下降勢頭並未得到緩解,到2024年末收入僅剩3.1億元。
2025年上半年持續下探,好消息是降幅從兩位數收窄至個位數。
提及業績的變動,中原建業在財報當中表示,主要是因為國內房地產市場持續下行,集團服務費收取價格有所降低導致。
省外佈局漫途
按照胡葆森的最初規劃,建業地產與中原建業「一重一輕」,前者「根植中原」,而后者則以輕資產模式不斷走出河南。
此前,該公司也強調,向河南省外擴張是中原建業在管面積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省外項目將成為收入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但現實卻給了當頭一棒,從中原建業目前情況來看,省內業務仍舊是業績的主要來源。
以2025年上半年數據為例,期內實現的1.4億元收入當中,河南省內貢獻的收入達到1.28億元,佔比91.5%,仍是絕對主力。
至於省外業務,期內貢獻收入佔比達到8.5%,與2024年中期14.2%相比少了5.7個百分點,收入額同比減少了42.86%至0.12億元。
從業務拓展來看,上半年,中原建業實現新籤項目11個,新增合約建築面積73.1平方米,同比減少47.3%。
省內仍佔大頭,報告期內,中原建業新簽約省內項目9個,新增合約建築面積58.1萬平方米,佔比達到79.48%;省外項目僅2個,簽約建面15萬平方米。
報告期末,中原建業在管項目251個,在管項目建築面積2994.3萬平方米,其中省內項目216個,總建築面積2620.4萬平方米;省外項目35個,總建築面積373.9萬平方米。
實際上,建業繫於2018年開始制定走出河南的戰略。次年3月份,胡葆森提出以鄭州為原點,以300公里為半徑,以輕資產模式向外拓展,而中原建業是建業系輕資產外拓的抓手。
也是2019年,中原建業邁出河南省外的第一步——新疆,首個項目為建業·天麓上院,而后接連佈局內蒙古、山西、河北、陝西、安徽等多個省外城市。
今年上半年,中原建業實現首入山東。據瞭解,4月12日,該公司在鄭州舉行集中籤約儀式,本次共計簽約合作9個項目,總計容面積65.26萬平方米。
在簽約儀式上,中原建業拿下了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建設西路項目,該項目規劃用地2.0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85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3.69萬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1.16萬平方米,規劃對建設3棟11層住宅樓、3棟10層住宅樓、3棟多層住宅及配套設施、地下儲藏室、停車庫。
此次拿下聊城項目也意味着,中原建業省外佈局再插一旗。
不過,對於中原建業的省外佈局,資本市場始終認為「雷聲大雨點小」,步子邁得並不算大,且外拓速度相對較慢。
針對省外業務的發展與突破,該公司在財報當中亦表示,接下來,創新省外發展模式成為首要突破點,通過撤銷大中原省外機構、構建資源型合夥人生態,引入地緣優勢團隊破解資源瓶頸,實現優質項目高效獲取;
同時,該公司計劃以山東為戰略試點,推行「股權合作、區域開放」模式,打造可複製的省外拓展範式並向大中原範圍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