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6 09:52
繼上個季度讓市場「大跌眼鏡」后,拼多多交出了一份超出市場預期的財報成績。
8月25日晚間,拼多多發佈截至6月30日的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根據財報,拼多多Q2總營收為1039.848億元,略超出市場預估的1039.3億元,同比增長7.14%,較上一季度的10%進一步放緩。
歸屬於拼多多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307.535億元,同比下滑4%;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歸屬於拼多多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327.084億元,同比下滑5%,但遠遠超出市場預期的223.9億元。
01 告別高速增長時期,在線營銷服務同比增長13.4%
回顧拼多多過去幾個季度的財報數據,不難發現,拼多多的單季營收的同比增速已經從2024年Q2的86%逐季下降至2025年Q2的7%。
這意味着,拼多多已經結束了過去的高速增長期,進入了平穩增長階段。在線營銷服務和交易服務的收入增速也同步放緩。
根據財報,今年第二季度,拼多多代表着國內主站增速的在線營銷服務及其他服務的營收為557.032億元,與2024年同期的491.159億元相比增長13.41%,超過預期的549.4億元。
但需要關注的是,拼多多全球化業務多多跨境(Temu)今年1月也在美國站推出了廣告功能。隨着Temu廣告業務的滲透率提升,在二季度也會貢獻相應的廣告收入。
儘管本季度,拼多多在線營銷服務及其他服務的營收保持雙位數增長,但略有放緩,低於第一季度15%的增速。
拼多多2025年Q2季度來自交易服務的營收為482.816億元,而2024年同期為479.437億元,同比增長0.7%。其中,多多跨境(Temu)的收入也包含在交易服務收入中,但拼多多並不單獨披露其營收數據。
相比於上個季度拼多多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滑47%,拼多多在Q2收窄了降幅,僅同比下降4%。這與拼多多在費用支出上的「剋制」不無關係。本季度,拼多多市場、銷售和管理費用為287.42億元,同比微增3.06%,也遠少於上個季度。
拼多多董事長兼聯席CEO陳磊則在財報電話會中強調,「我們將長期價值創造置於短期財務業績之上。我們的重點仍然是長期投資,例如加強生態系統建設、推動價值鏈升級,併爲消費者帶來切實的利益。」
02 國內電商競爭加劇,管理層「不認為本季度利潤可持續」
在財報電話會中,拼多多管理層表示,在過去的幾個季度,整體的競爭環境是在不斷加劇的。在拼多多看來,「競爭」作為電商行業的主旋律,不可避免。
同時,拼多多在過去一個季度的一系列投入,必然導致收入增速放緩,利潤同比下降。
比如,本季度拼多多在原有「百億減免」惠商政策基礎上,進一步推出「千億扶持」新戰略。據悉,截至目前,「百億減免」中,僅推廣服務費的退返就達到上百億。
得益於拼多多「電商西進」扶持政策的帶動,過去一年,拼多多平臺上西部地區的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4成。其中,日用百貨的訂單量實現翻倍增長,潮玩周邊、寵物用品等商品的訂單量增長了6成以上。
面對消費市場的新變化,傳統品牌往往面臨產品創新不足、市場增長乏力等問題。拼多多管理層透露,業務團隊基於對不同消費羣體的需求洞察,在產品規劃、營銷推廣、店鋪運營等方面與品牌商家展開全方位的合作,幫助品牌成功打開了年輕化、細分化的市場,也找到了新的增長曲線。
除了上述扶持政策以外,拼多多也在二季度放寬了對商家的諸多限制,並推出了系列幫助商家經營的工具。
比如,讓很多商家頭疼的「僅退款」問題,拼多多就在四月更新的規則中表示,將「進一步支持商家與消費者通過自主協商方式解決相關售后問題,平臺非必要不主動介入消費者在已收到貨后的不退貨全額退款售后申請。」這意味着,相比此前,平臺主動介入的頻率會大大降低。
在5月,拼多多還降低商家虛假發貨賠付標準:由此前賠付訂單實收金額的25%且不低於5元/單、不高於100元/單,調整為賠付訂單實收金額的5%且不低於5元/單、不高於100元/單。
不僅如此,在過去的二季度,拼多多還上線了挽單工具。當消費者在平臺申請發起退款、退貨或表達退款意願后,上述挽單工具將自動為消費者發送商家預設的挽留方案。若消費者同意挽留方案,將為消費者撤銷原售后申請,降低商家的退貨、退款率。
拼多多稱,上述工具可以通過主動觸達消費者,幫助商家減少店鋪全額退款率、退貨率,保障店鋪經營收益。與此同時,這還將傳統人工協商模式升級為自動化解決方案,可以提升商家的售后處理效率。
無論是系列政策支持還是新工具的上線,都需要平臺資源的投入。短期內也會增加成本,擠壓利潤空間。
更重要的是,拼多多管理層在電話會中表示,接下來將持續加大投入,「因此,我們不認為這個季度的利潤可以持續,未來的波動依舊會比較大。」
03 巨頭外賣大戰,拼多多受益?
2025年第二季度,在主流的電商業務之外,「外賣」一定是幾大電商平臺新一輪競爭熱點。阿里、京東、美團都在即時零售方面進行了大規模投入。
對此,拼多多管理層在財報電話會中表示:「在過去這個季度,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我們看到主要市場參與者在新業務模式上投入了大量資源。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司二季度的收入增速進一步放緩,經營利潤連續第二個季度出現了明顯下滑。」
爲了應對日益激烈的競爭態勢,拼多多稱,會採取更加積極、長期的眼光,把競爭看作是推動平臺生態高質量發展的契機。「主動選擇加大投入,犧牲部分利潤,為中小商家創造發展空間。」
但拼多多並未對是否會在即時零售業務方面投入表態。
在巨頭外賣大戰背景之下,拼多多買菜業務板塊的主要競爭對手美團優選已經從市場退出。6月23日,美團通過內部信宣佈對優選業務進行重大戰略調整。「經食雜零售管理團隊研究討論,美團優選將轉型升級,退出部分虧損區域,以更高效的業務模式滿足消費者需求。」
「買菜是一個比較苦的業務,確實需要長期的大量的投入,競爭對手選擇在這個時候退出,集中力量去投入新模式業務,但是對於我們來説我們不能松懈,而是要進一步的加大符合我們業務規劃的投入,用釘釘子的精神去應對行業競爭加劇對我們業務造成的衝擊。」拼多多管理層説道。
在拼多多看來,多多買菜業務是電商業務的自然延伸。因為用户對於生鮮品類有實在的需求,傳統電商的供應鏈無法很好的滿足這部分需求。比如,一些生鮮產品在傳統電商的運輸環節會發生比較大的損耗。正因如此,拼多多決定下場做買菜業務。
據透露,多多買菜目前的提貨點已經覆蓋了超過全國的70%的行政村。「接下來我們會進一步從產品的品類、服務質量、送貨時效等方面,腳踏實地地做更多的長期投入,為消費者和產業鏈參與者帶去實際的價值。」
當買菜業務的產品品類進一步拓寬,時效從次日達提升至半日達,甚至小時達,那即時零售業務或許也會變成買菜業務的自然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