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6 00:26
(來源:北京商報)
又到財報季,金融科技公司交出了不錯的答卷。8月25日,經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奇富科技、樂信、信也科技、嘉銀科技、小贏科技、宜人智科6家上市金融科技公司均已發佈2025年二季度財務報告,合賺44億元。從業績表現來看,大多報喜,營收、淨利潤多數雙增,不過行業整體分化仍存。在營銷投入加大等因素推動下,大部分機構貸款規模衝破「瓶頸」實現增長,資產質量有所改善,機構在客羣管理、智能風控能力提升等方面初見成效。
營收淨利多數雙增
上市金融科技公司2025年二季度業績陸續發佈,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6家公司中,多數機構營收、淨利潤均同比增長,且增幅不小。
其中,奇富科技以52.16億元的營收與17.31億元的淨利潤位居首位,同比增幅分別為25.4%、25.7%,「行業龍頭」地位仍在;信也科技二季度實現營收35.78億元,同比增長12.9%,淨利潤7.51億元,同比增長36.3%。此外,小贏科技營收22.73億元,同比增長65.6%;淨利潤5.28億元,同比增長27.1%。
樂信和嘉銀科技同樣表現出色,淨利潤均超5億元。其中,嘉銀科技營業收入18.86億元,同比增長27.76%;樂信總營收35.87億元,雖同比下降1.5%,但淨利潤同比大漲126%,報5.11億元。宜人智科二季度總淨收入為16.521億元,同比增長10%,淨利潤為3.575億元,出現同比下降的情況。
二季度上市金融科技公司業績可圈可點,背后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機構的增長推動力有所分化,在財報呈現上也有不同側重。
樂信電商板塊運營起量。二季度分期電商平臺GMV達20.29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9.33億元大幅增長117%。
「2025年上半年業績符合公司預期。」奇富科技方面則表示,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包括:多元化獲客策略,通過深化與短視頻、電商、出行、外賣等多元場景的合作,提供了便捷的借款體驗嵌入式金融渠道的顯著增長;繼續保持行業領先的ABS發行能力,上半年ABS發行已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且發行成本進一步下降至歷史最低水平;不斷迭代風控策略和模型,優化風險指標等。
信也科技海外業務成為亮點。其二季度國際業務交易額突破32億元,同比增長39%;營收近8億元,同比增長41.5%,佔集團總營收的22.3%。截至二季度末,海外累計服務用户達870萬人,業務佈局持續多元化拓展。
博通諮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評價,各上市金融科技公司二季度業績增長核心驅動力在於,信貸需求回暖、風控模型優化帶動資產質量提升,以及資金方合作深化帶來的資金成本下降。同時,頭部平臺在存量運營上的精細化程度也有所提高,帶動用户復借率上升,又疊加降本增效持續推進,共同推高了利潤。
貸款規模擴張
卷電商、卷科技、卷出海……事實上,從財報數據來看,眾多上市金融科技公司業績增長的根本,仍在於貸款規模的擴張。
例如,小贏科技稱,營收增長主要是由強勁的借款人需求以及增加的營銷和借款人收購投資推動的貸款便利化數量顯著增加。
宜人智科財報同樣顯示,二季度金融服務業務收入為人民幣14.896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人民幣8.51億元增長75%。這一增長歸因於對小額循環貸款產品的持續需求,以及現有借款人中不斷增長的重複借款率。金融服務收入佔總淨營收的90%。
樂信營收同比小幅下降,亦是受信貸板塊變動影響。二季度樂信貸款撮合和服務收入(貸款相關)11.31億元,2024年二季度為14.33億元。減少的主要原因是表外貸款的APR(年化利率)下降以及提前還款行為增加。
近年來,不少上市金融科技公司經歷了高速擴張后,開始進入發展的瓶頸期。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許多機構在報告期內加大了營銷投入以維持助貸這一核心主業的穩定增長。嘉銀科技二季度銷售和營銷費用報7.11億元,較2024年同期增加46%;樂信、信也科技在營銷獲客上的支出均超5億元。
「公司持續拓展多元化獲客渠道,尤其專注於嵌入式金融佈局。二季度銷售及營銷開支為6.63億元,同比有所增加,主要是將更多資源分配到嵌入式金融和信息流廣告上,以獲取更有效的潛在客户。」奇富科技説道。
從資產質量來看,各機構數據有進一步改善趨勢,90天以上逾期率多在1.12%—1.97%之間。在規模擴張與風險控制的長久博弈之間,近年來尤其對於頭部助貸平臺來説,已初步探索出「平衡之術」,如客羣上浮戰略、升級AI風控體系等。然而,這項考驗一直都在。
王蓬博指出,資產表現普遍改善,逾期率穩中有降,這背后既有宏觀經濟企穩、居民還款能力恢復的行業性因素,也得益於機構自身在客羣分層、動態定價和智能風控上的持續投入。但機構還需要警惕部分區域性和長尾客羣的信用風險累積,尤其在共債監測不充分、催收合規壓力加大的環境下,機構仍需強化貸中干預力度。
在聯儲證券研究院副院長沈夏宜看來,儘管逾期率都得到一定改善,但部分依賴高息貸款的機構其風控壓力明顯高於通過AI加持下穩健擴張的頭部企業。因此,在監管趨嚴、技術兑現時差、全球經濟環境不確定等挑戰下,行業壓力仍存。
加碼AI主攻精準風控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二季度,金融科技行業的「AI軍備競賽」紛紛升級加碼,多家公司在AI風控或智能降本上實現關鍵突破。
二季度,信也科技研發投入近1.3億元,同比增長8.2%。在風控領域,升級了針對深度偽造等複雜AI欺詐的防禦體系,檢測準確率達98.8%。自研視覺AI可精準分析背景紋理、資料真偽及像素級異常,對偽造圖像的識別率達95%。
「AI大模型、智能體正重塑樂信業務流程,成為推動運營效率和用户體驗升級的核心引擎。」據悉,樂信自研AI智能體季度內有較大進展,上線50個「AI智能體崗位」,帶動經營、運營效率提升。
整體來看,金融科技公司對於AI的應用除傳統的客服、電銷等之外,一方面主攻貸前的用户精準畫像,提升風險決策效率及額度價格策略的精準性;另一方面聚焦貸后從案件分配、催收作業到用户經營、代扣策略實現全流程AI賦能,驅動貸后回款效率顯著提升。
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評價道,人工智能已成為金融科技公司提升風控效率、增加授信匹配度、優化體驗的抓手,大模型風控與智能催收等屬於AI應用相對成熟的場景。結合二季報看,奇富科技、信也科技、嘉銀科技在風控模型準確率、阻斷黑灰產模型方面均有不同程度進展,也有機構進一步深化智能體、AI客服等場景應用,推動業務質量的不斷精進,為自身信貸業務提質增效。
當科技實力成為頭部、中部助貸平臺的突出優勢與立足之本,對於AI的押寶,已成眾機構的必選項。「公司將持續投入資源推動AI在信貸服務鏈條中的應用。」奇富科技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樂信稱,今年內,AI智能體崗位將擴展至100個以上,覆蓋輔助策略優化、催收質檢及決策提效等場景,推動風險管理精準性升級,為長期發展鋪設安全墊。
值得一提的是,10月,業內最為關注的「助貸新規」即將落地。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的通知,針對互聯網助貸模式,新規從貸前、貸中、貸后等各重點業務環節,全面提出規範要求,包括銀行不得與名單外機構開展合作,要開展差異化的風險定價,審慎覈定合作費用上限,增信服務費計入借款人綜合融資成本……
另外,新規明確將增信服務費納入綜合融資成本,禁止變相收費,並推動利率與風險匹配。在業內看來,這有助於遏制中小平臺通過高費率獲取收益的短期行為,而頭部平臺憑藉規模效應和合規能力,能更高效地控制成本,通過差異化定價維持競爭力。
「預計助貸新規將加速行業出清,推動持牌經營與資金方深度協同,長期看利好合規能力強、技術壁壘高的頭部平臺,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王蓬博預測。
北京商報記者 劉四紅 董晗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