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5 23:00
(來源:伯虎財經)
「我們偏愛連傻瓜都能經營的企業,因為迟早會有傻瓜來經營——護城河應深到能抵禦庸才。」但有些行業,其商業模式完全不具備」躺贏「的命,必須不斷進化,精耕細作纔不至於被淘汰。
它就是長視頻平臺,製作成本始終高居不下,再好的電視劇,看個幾遍也就膩了。只能不斷進化產出,帶給消費者新鮮感。
長視頻平臺之艱難
長視頻平臺的三座大山:內容貴、用户挑、付費意願低,似乎從來沒法讓長視頻平臺松口氣。
經過十多年的燒錢搶市場份額,到各大長視頻平臺努力「降本增效」,算是終於迎來了「盈利」,但離「穩定盈利」模式仍有差距。
看看愛奇藝和騰訊視頻最新一季度的財報就知道了。
愛奇藝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總營收為66億元,同比下滑11%。歸屬於愛奇藝的淨虧損為1.337億元,而2024年同期淨利潤為6870萬元。
具體來看,兩大主要收入構成都下滑得明顯。
愛奇藝會員服務收入40.9億元,同比下降9%,愛奇藝解釋其原因是本季度內容儲備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在線廣告服務收入12.7億元,同比下降13%。
去年春風得意的騰訊視頻也不好過。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騰訊視頻視頻付費會員數為1.14億,同比、環比均下滑300萬。
一方面還是常談的爆劇理論,平臺靠爆劇吸引用户和廣告,但爆款影視內容的打造,是個玄學。缺少爆劇時,愛奇藝怎麼活?
用户的審美、口味和興趣變得極快,即便是有一定的方法論也可能迅速失靈。比如此前,「ip+小鮮肉」的劇屢見不鮮,但后來這個組合差不多和「爛片」劃上了等號。説實話,影視內容ROI的不穩定顯而易見,也是不斷被驗證的事實,如果真的有所謂的影視製作方法論,那麼還會有賠錢的電影嗎?
另一方面,短視頻、微短劇帶來的用户分流和消費心智重塑,嚴重衝擊着長視頻。據《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5)》揭示,截至 2024 年底,微短劇用户規模已高達 6.62 億,其用户粘性更是驚人——人均單日使用時長達到 101 分鍾,已與即時通信應用並駕齊驅。
今年4月份,愛奇藝CEO龔宇也在演講中揭露了如今長劇行業的艱難。「不管是電視臺還是視頻網站,電視劇的觀眾都在流失,而且同比的時長,觀看人次數的負增長非常嚴重,特別是最近兩三年非常嚴重。」
對此,龔宇提及觀眾流失原因的第一點就是,微短劇的高速發展,分流了用户很多注意力,「這是需要我們特別關注,而且非常鬧心或者是扎心的一件事。」
根據QuestMobile 發佈的數據顯示,紅果短劇在 2025 年 6 月的月活用户達到 2.1 億,同比增長 179%。在月活數據上,紅果短劇超越了優酷的2.006億。要知道,紅果短劇僅僅才誕生兩年時間。
更糟糕的是,廣告主預算轉向效果型投放,品牌廣告價值被嚴重壓縮。龔宇透露,2018年,愛奇藝品牌廣告年收入接近110億,2024年,其萎縮到40多億。
在當前消費趨於保守的背景下,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增長乏力,反而更依賴提價和限制共享來提供變現效率。
但在內容吸引力下降,廣告干擾上升的背景下,反而讓用户產生強烈逆反。
當然長視頻並不會坐以待斃。
道阻且長
長視頻平臺的最大的問題,是商業模式受阻,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1.廣告收入天花板已到,品牌主預算轉向效果廣告;
2.會員增長趨於飽和,ARPU拉昇空間有限;
3.內容無法形成二次傳播閉環,社區價值喪失。
而這些問題,不是通過漲價、節流、優化內容結構就能解決的,而是要尋找新的有力增長曲線。
比如Netflix,2025財年第二季度財報好得出人意料。財報顯示,Netflix第二季度營收為110.7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95.59億美元相比增長16%;淨利潤為31.2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21.47億美元相比增長46%;
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全球化的佈局,讓其用户數、廣告等全方面爆炸增長,這一季度,亞太地區以24%的營業收入增長領跑,其次是歐洲、中東、非洲18%,北美15%,拉丁美洲9%。
就連中長視頻平臺B站,不僅有高粘性用户,其獨特的社區價值,更離不開重新押注遊戲帶來的強大助力。今年二季度,其兩大業務廣告業務收入和遊戲業務分別為24.5億元、16.1億元,淨利潤和調整后淨利潤均創下歷史新高,分別為2.2億元和5.6億元。
所以除了降本增效,追求更精細內容,我們也能看到愛奇藝們也在一直做新的嘗試。
「用魔法打敗魔法」,去年,愛優芒騰一致行動應付短劇帶來的衝擊,紛紛上線微短劇內容。
以愛奇藝為例,2024年9月,愛奇藝正式推出「短劇場」與「微劇場」,分別主打5-20分鍾橫屏內容以及1-5分鍾豎屏微短劇。在商業模式上,愛奇藝採取了與行業不同的分賬方式。市場上大多數微短劇的90%以上收入被用於投流,而愛奇藝則將70%以上收入分給內容出品方。
這不難窺探愛奇藝的想法:更多的分賬帶來更多的內容,自然吸引更多的用户。
但目前看來,長視頻平臺的優勢並不明顯。相比短視頻平臺,它們既不具備分發能力,也缺乏流量機制,這場內容戰,似乎在用自己的短板挑戰別人的長處。
大家為什麼看短劇?幾位短劇用户和伯虎財經表示,太上頭了,刷到短劇沒辦法停下來,而不是主動想看短劇。
數據顯示,紅果免費短劇88.3%的流量來源於抖音,是抖音為紅果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嗎?是也不是。其實是刷抖音的用户被短劇部分劇情后,點進了紅果短劇,非常絲滑。更重要的是,紅果不僅免費看短劇,還能一邊免費看,一邊爆金幣。
截至7月16日,紅果免費短劇已經爆出了17部播放量突破10億的短劇作品,成為行業內擁有最多10億播放量的短劇平臺。
不僅如此,紅果的吸金能力也極強。到了今年3月,紅果單月分賬突破5億元,其中超過10+版權方單月分賬突破千萬元,80+作品單月分賬破百萬元。
雖然龔宇此前評價「很多資本輪轉投了微短劇,雖然我覺得不高級,但是它資金迴轉快。」 但目前愛奇藝似乎沒賺到這個「快錢」,微短劇在財報表中幾乎隱身,之后長視頻是否能夠憑藉更優質的內容或者更好的創意扳回一局嗎?沒人知道。
在財報電話分析會上,龔宇還介紹了愛奇藝IP體驗業務分為IP消費品、線下體驗兩部分。 內容生意説起來就是IP生意,米老鼠和白雪公主電影可以打造一座座迪士尼樂園,沒有故事的泡泡瑪特,能賣爆全球,內容生意做起IP夢,不難理解。
愛奇藝線下體驗業務分為全感劇場和線下樂園兩種類型。龔宇介紹「全感劇場是輕資產的模式,每家店由合作方投資建設,目前已經有30多個城市,50家在運營。愛奇藝樂園也是輕資產的方式,重資產的模式是由當地企業投資建設,愛奇藝提供內容、管理和技術。
IP消費品方面,考慮授權佔GMV比例太低,今年開始嘗試自營IP消費品。
但這個業務還處於早期探索階段,愛奇藝輕資產投入,當前的現金流狀況也無法支撐其大規模投入。
長視頻平臺沒法兒不努力,只是內容是不是「好」,從來不是平臺說了算,而是用户說了算。
所以,把希望押在「內容能打」上,其實就是在把命運交給觀眾的手感和運氣,賭得越久,越危險。
現在的長視頻平臺也正在交「過度依賴爆款」的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