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5 20:04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來源:車中旭霞)
2025Q2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28.5%
公司2025Q2實現營收28.22億元,同比增加28.10%,環比增加13.36%,歸母淨利潤1.86億元,同比增加28.52%,環比增加19.57%。2025H1,公司汽車電子業務收入37.88億元,同比增加23.37%,毛利率16.91%,同比-2.89pct,公司精密壓鑄業務收入12.92億元,同比增加41.32%,毛利率24.22%,同比-1.51pct。
2025Q2公司毛利率環比提升1.3pct,四費率穩中有降
025Q2,公司毛利率19.5%,同比-1.8pct,環比+1.3pct,淨利率6.6%,同比+0.0pct,環比+0.4pct。2025Q2,公司四費率為12.2%,同比-1.0pct,環比-0.4pct。
華陽與華為、小米深度合作,多款車型搭載華陽座艙產品
華陽為M5、M7提供HUD、液晶儀表、無線充電及NFC鑰匙模塊等。公司為SU7 Ultra配套翻轉式儀表屏、50W大功率無線充電產品,為小米YU7打造天際屏全景顯示。
聚焦汽車智能化和輕量化,產品持續升級,客户結構優化
1)汽車電子:產品方面,2025H1,公司電子后視鏡、座艙域控、車載攝像頭、數字鑰匙、精密運動機構、數字聲學、屏顯示等產品銷售收入大幅增長,目前公司已推出艙泊一體域控、艙駕一體域控產品,在研中央計算單元等跨域融合產品。客户方面,公司客户結構持續優化,前五大客户佔比均衡,部分新勢力、國際車企客户銷售佔比提升,長安、北汽、小米、Stellantis集團、小鵬、蔚來、東風、福田等客户營業收入大幅增長。2025H1,公司汽車電子新開拓訂單繼續增長,其中屏顯示類、數字聲學、電子后視鏡、車載無線充電、精密運動機構等產品訂單額大幅增加,公司獲得 Stellantis、福特、安徽大眾、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奧迪、長安福特、 北京現代、東風悦達起亞等國際品牌客户新定點項目;公司獲得長安、奇瑞、吉利、長城、北汽、賽力斯、小鵬、小米、理想等自主品牌客户的新定點項目。2)精密壓鑄:2025H1,公司應用於汽車智能化相關零部件、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零部件、光通訊模塊、汽車高速高頻連接器相關零部件及汽車制動、傳動系統零部件收入同比大幅增長。2025H1,公司精密壓鑄業務獲得採埃孚、博世、博格華納、尼得科、比亞迪、舍弗勒、聯電、偉創力、泰科、莫仕、安費諾等客户新項目。
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新產品滲透率不及預期風險。
單二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29%,汽車電子和精密壓鑄業務持續增長
2025Q2公司淨利潤1.86億元,同比增長28.5%。公司2025H1實現營收53.11億元,同比增加26.65%,歸母淨利潤3.41億元,同比增加18.98%。拆單季度看,公司2025Q2實現營收28.22億元,同比增加28.10%,環比增加13.36%,歸母淨利潤1.86億元,同比增加28.52%,環比增加19.57%。
分業務來看,2025H1,公司汽車電子業務收入37.88億元,同比增加23.37%,毛利率16.91%,同比-2.89pct,公司精密壓鑄業務收入12.92億元,同比增加41.32%,毛利率24.22%,同比-1.51pct。
整體來看2025H1,公司營收利潤雙增,部分產品線領跑市場。
1)汽車電子業務:2025H1,公司電子后視鏡、座艙域控、車載攝像頭、數字鑰匙、 精密運動機構、 數字聲學、 屏顯示等產品銷售收入大幅增長。 根據第三方統計數據, 2025H1公司 HUD 產品市佔率繼續位列國內第一名;車載無線充電產品市佔率繼續位列國內第一名,全球市場佔有率提升至第二名。客户結構持續優化, 前五大客户佔比均衡,部分新勢力、國際車企客户銷售佔比提升。2025H1,長安、 北汽、小米、Stellantis 集團、小鵬、蔚來、東風、福田等客户營業收入大幅增長。
2)精密壓鑄業務:2025H1,公司應用於汽車智能化(激光雷達、 中控屏、 域控、 HUD等)相關零部件、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零部件、光通訊模塊、汽車高速高頻連接器相關零部件及汽車制動、 傳動系統零部件的銷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長。 2025H1,博格華納、泰科、比亞迪、舍弗勒、海拉、莫仕、聯電及其他重要客户營收大幅增長。
2025Q2,公司毛利率環比提升1.3pct。2024年12月,財政部發布《準則解釋第18號》,規定對於不屬於單項履約義務的保證類質量保證,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 13 號——或有事項》有關規定,按確定的預計負債金額,借記「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等科目,貸記「預計負債」科目,該解釋規定自印發之日起施行,允許企業自發布年度提前執行。根據上述會計解釋的規定,公司自2024年1月1日起執行變更后的會計政策。根據財政部有關要求,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公司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執行《會計準則解釋第 18 號》,並採用追溯調整法對可比期間的財務報表進行相應調整。考慮會計政策調整后的可比口徑,2025H1,公司毛利率18.9%,同比-2.2pct,淨利率6.5%,同比-0.4pct。拆單季度看,2025Q2,公司毛利率19.5%,同比-1.8pct,環比+1.3pct,淨利率6.6%,同比+0.0pct,環比+0.4pct。
公司2025Q2四費率穩中有降。2025H1,公司四費率為12.4%,同比-1.0pct,其中銷售/管理/研發/財務費用率分別為2.2%/2.2%/7.6%/0.3%,同比分別變動-0.6/+0.1/-0.5/+0.0pct。拆單季度看,2025Q2,公司四費率為12.2%,同比-1.0pct,環比-0.4pct,其中銷售/管理/研發/財務費用率分別為2.2%/2.1%/7.7%/0.2%,同比分別變動-0.7/+0.1/-0.4/+0.0pct,環比變動+0.0/-0.4/+0.2/-0.2pct。
公司始終將研發作為保持和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堅持以研發創新作為核心驅動力,2025年上半年研發投入4.40億元,同比增長17.92%,佔營業收入的 8.29%。公司擁有1個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華陽通用)、多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多地協同的研發基地(惠州/重慶/上海/西安/大連/蕪湖) , 涉及軟件、硬件、集成、光學、算法、精密機構、精密模具等核心技術領域,積極佈局前瞻性技術研究,產品和技術競爭力持續提升。截至2025H1,公司擁有有效專利 993 項,其中發明專利433項。2025H1,控股子公司華陽通用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專利優秀獎」。
近年來先后牽頭或參與十多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定與修訂工作, 涵蓋了車載抬頭顯示器(HUD)、電子后視鏡(CMS)、車載導航影音系統、智能網聯汽車車載終端信息安全、 汽車壓鑄技術標準測定、壓鑄安全規範等多個關鍵領域。2025 年6月,公司全資子公司華陽通用參與編制《靜電學第 5-2 部分: 電子器件的靜電防護用户指南》。控股子公司江蘇中翼參與編制的《鑄造安全規範》 於2025 年4月正式發佈,參與起草的《汽車壓鑄件孔隙率測定方法》於2025年5月入選工信部團體標準應用推廣典型案例。全資子公司華陽多媒體、控股子公司江蘇中翼入選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華陽集團聚焦汽車智能化、 輕量化, 致力於成為國內外領先的汽車電子產品及零部件的系統供應商。 主要業務為汽車電子和精密壓鑄, 主要業務的研發、 生產、 銷售由各控股子公司開展。
汽車電子
產品維度,公司汽車電子業務圍繞「智能座艙、 輔助駕駛、 智能網聯」三大領域,面向整車企業提供配套產品和服務,包括與客户同步研發、生產和銷售。市場和技術雙輪驅動,根據市場趨勢,通過產品和技術快速迭代、擴展產品線,為客户提供豐富的、具有前瞻性的智能汽車電子解決方案。
在智能座艙領域,公司把握智能座艙應用場景拓展及功能體驗升級的發展機遇, 聚焦用户體驗與價值提升,構建了從底層軟件到上層應用,從核心硬件到全棧開發的配套能力。依託全棧技術積累與產品協同優勢,形成智能人機交互(如屏顯示、HUD、VPD、電子后視鏡、智能聲學等產品)、智能計算單元(如基於多種芯片方案的座艙域控產品)及其他智能化產品(如車載無線充電、數字鑰匙、 精密運動機構等產品)。實現智能座艙聲光電全場景體驗,並通過AI大模型創新多模態交互, 精準滿足用户需求。
在輔助駕駛領域, 公司依託高性能計算平臺、 多傳感器融合及輔助駕駛算法, 構建從低速泊車向城市 NOA 的全場景輔助駕駛能力, 提供人-車-路-雲協同的駕駛解決方案,為用户提供更安全便捷的駕駛體驗。
公司順應汽車 E/E 架構分佈式控制向區域控制、中央集中控制升級的產業趨勢, 以SOA架構為橋樑,通過敏捷開發、配置化管理等實現區域、跨域融合產品的快速落地,目前公司已推出艙泊一體域控、艙駕一體域控產品,在研中央計算單元等跨域融合產品,持續提升汽車電子系統集成能力。
2025H1,公司公司電子產品收入持續增長,客户結構持續優化。2025H1,公司汽車電子業務收入同比+23%,其中電子后視鏡、座艙域控、車載攝像頭、數字鑰匙、精密運動機構、數字聲學、屏顯示等產品銷售收入大幅增長,客户結構持續優化,前五大客户佔比均衡,部分新勢力、國際車企客户銷售佔比提升,長安、北汽、小米、Stellantis集團、小鵬、蔚來、東風、福田等客户營業收入大幅增長。
2025H1,公司汽車電子新開拓訂單繼續增長,其中屏顯示類、數字聲學、電子后視鏡、車載無線充電、精密運動機構等產品訂單額大幅增加。公司獲得 Stellantis 集團、福特、安徽大眾、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奧迪、長安福特、 北京現代、東風悦達起亞等國際品牌客户新定點項目;公司獲得長安、奇瑞、吉利、長城、北汽、賽力斯、小鵬、小米、理想等自主品牌客户的新定點項目,配套車型進一步拓展,同時配置多品類產品的車型增多。
汽車電子業務產品技術持續升級,新產品 VPD 率先量產。公司加速技術升級、 產品迭代,提升用户體驗。依託華陽開放平臺(AAOP),實現主流大模型方案搭載上車,構建「 芯片+OS+AI」 一體化平臺,推進高通、芯馳、瑞薩、聯發科等多平臺座艙域控制器解決方案。整合車載屏幕顯示及HUD光學顯示等技術優勢,在國內率先推出VPD產品,為用户帶來更高品質的顯示效果、更簡潔的座艙設計和差異化的駕乘體驗,產品引領市場並實現全球首家量產。車載顯示屏產品不斷提升畫面色彩飽和度與精細度,公司加大對 OLED 顯示、MiniLED 顯示、仿內飾顯示等產品技術的研發投入,致力打造更清晰、更真實、更具沉浸感的座艙視覺體驗。HUD產品保持技術領先地位,持續提升光學設計、熱管理、模態仿真等能力, 顯示效果、系統可靠性升級;AR 生成器(ARCreator)優化3D融合算法及垂直投影/斜投影駕駛場景切換算法,提升用户體驗;採用變焦光學及傳統光學集成的方案,推出3D AR-HUD,實現寬幅景深真實3D效果,沉浸感進一步增強。電子后視鏡產品通過軟硬件協同優化,提升圖像質量、顯示性能。數字聲學產品持續創新,多項自主音效技術落地應用,用户體驗進一步提升。車載無線充電產品實現多個主流品牌 80W 私有協議功能,攻克充電干擾、熱量控制等技術難題。精密運動機構產品平臺化能力提升,產品兼容性優化,新增偏擺屏伸縮機構,優化使用體驗。 數字鑰匙產品升級定位算法,實現更精準的定位功能。推進艙駕一體域控技術方案優化,產品已達可量產狀態。
2025年2月27日,小米SU7 Ultra正式發佈,華陽為小米SU7 Ultra配套翻轉式儀表屏、50W大功率無線充電產品,助力小米SU7 Ultra,重新定義豪車的新標準。2025年5月22日,小米YU7全球首發,華陽集團助力小米YU7打造天際屏全景顯示。
2025年7月10日,蔚來旗下樂道品牌全新大型旗艦SUV—樂道L90正式發佈。該車型定位智能大空間家庭SUV,致力於滿足家庭多元出行需求。繼成功為樂道L60配套HUD產品后,華陽再度攜手樂道,為L90搭載35英寸AR-HUD顯示系統,通過持續技術賦能與深度協同,共同為用户打造全新出行體驗,樹立家庭純電大三排SUV革新典範。華陽多媒體35英寸AR-HUD安全屏以全景智能抬頭顯示技術構建駕駛視覺交互。基於5.1英寸高光效背光設計,實現15000nit峰值亮度,10.5°×4°超大視場角與4.5米投影距離協同消除眩暈感;111PPD角分辨率杜絕文字模糊,確保圖像清晰,強光自適應調節系統保障畫面通透性。創新融合AR三維動態導航,通過分階段箭頭指引複雜路況,同步協調地圖遠近距離信息,實現全域路況精準掌控;安全層面搭載轉向盲區影像系統,轉向燈觸發自動投射高清畫面,降低變道盲區風險,持續守護行車專注力與安全性。
2025年4月24日,華陽通用與芯馳科技在上海車展現場,攜手舉行了以「智享座艙 域啟新程」為主題的合作簽約儀式,共同開啟AI座艙與車身域控合作的嶄新篇章。這一重要時刻,不僅彰顯了兩家企業在智能汽車領域的技術實力與戰略眼光,更為未來智慧出行的創新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芯馳以X10卓越的性能、創新的架構以及豐富的AI生態,率先引領座艙處理器的AI變革,打造出全民AI時代座艙處理器新標杆。他強調,芯馳X10產品聚焦AI座艙核心需求,在算力和帶寬配置上,着重滿足端側部署7B多模態大模型,提供40 TOPS NPU算力,搭配154 GB/s的超大帶寬,確保大模型性能得到充分發揮,X10系列芯片計劃在2026年開始量產,芯馳科技將與華陽通用攜手,共同賦能AI座艙的創新突破與落地應用。
精密壓鑄
產品維度,公司精密壓鑄業務聚焦汽車輕量化,主要為鋁合金、鎂合金、鋅合金精密壓鑄件、精密加工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公司以精密模具設計、製造技術為核心,持續打造一站式服務模式,致力於為客户提供有競爭力且安心的產品與服務。
公司精密壓鑄產品應用領域包括汽車關鍵零部件、精密3C 電子部件及工業控制部件等類別,其中以汽車關鍵零部件為主要應用領域。精密壓鑄產品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動力系統、制動系統、轉向系統、車身控制系統、智能座艙系統及輔助駕駛系統、汽車高速高頻連接器、光通訊模塊等零部件。
2025H1,公司精密壓鑄業務收入同比+41%。2025H1,公司應用於汽車智能化(激光雷達、中控屏、域控、HUD等)相關零部件、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零部件、光通訊模塊、汽車高速高頻連接器相關零部件及汽車制動、傳動系統零部件的銷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長。2025H1,博格華納、泰科、比亞迪、舍弗勒 海拉、莫仕、聯電及其他重要客户營收大幅增長。
新訂單方面,2025H1,公司精密壓鑄業務獲得採埃孚、博世、博格華納、尼得科、比亞迪、舍弗勒、聯電、偉創力、泰科、莫仕、安費諾以及其他重要客户新項目。
公司精密壓鑄業務技術進一步提升。公司精密壓鑄業務聚焦模具設計製造、夾具設計製造、FA 裝備技術、鋁合金工藝、鎂合金工藝、鋅合金工藝等技術領域,持續優化生產工藝,通過材料創新及新工藝導入提升綜合競爭力,拓展應用空間。
公司有序推進產能擴建和全球化佈局
為滿足主要業務快速發展的需要,公司不斷擴充產能並推進海外佈局。公司使用自有資金開展多地產能擴充計劃,目前汽車電子業務惠州新建廠房、上海新設生產基地,精密壓鑄業務長興華陽精機二期建設項目、 江蘇中翼產能擴建項目均已開工。公司已設立泰國、墨西哥子公司,推進海外業務的發展。
2025年5月10日,華陽多媒體旗下全資子公司-蕪湖華陽技術有限公司在安徽蕪湖舉行揭牌儀式。作為華陽多媒體的全資子公司,蕪湖華陽技術有限公司聚焦智能座艙核心技術,逐步推進了華陽多媒體在長三角汽車產業鏈的佈局,也為智能網聯技術落地提供了本地化保障。 依託華陽集團及母公司華陽多媒體在HUD等領域的深厚技術積澱和供應鏈協同優勢,蕪湖華陽將專注於智能座艙顯示系統(HUD)、車載無線充電模塊等核心產品的研發與創新,着力為華東地區整車企業提供更高效的本地化、高響應、定製化技術支持與系統解決方案,有效強化區域服務效能。 隨着蕪湖華陽的正式啟航,華陽汽車電子業務的技術研發實力與市場服務能力將進一步實現跨區域協同,為推動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具體內容見國信證券汽車團隊於2025年8月24日發佈的《華陽集團(002906.SZ)-單二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 29%,汽車電子和精密壓鑄業務持續增長》。
本公眾號不是國信證券研究報告的發佈平臺,本公眾號只是轉發國信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的部分觀點,訂閲者若使用本公眾號所載資料,有可能會因缺乏對完整報告的瞭解而對其中關鍵假設、評級、目標價等內容產生誤解和歧義。提請訂閲者參閱國信證券已發佈的完整證券研究報告,仔細閲讀其所附各項聲明、信息披露事項及風險提示,關注相關的分析、預測能夠成立的關鍵假設條件,關注投資評級和證券目標價格的預測時間周期,並準確理解投資評級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