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直追7-11、永旺,這家知名折扣店靠什麼?

2025-08-25 16:33

出品/聯商翻譯中心

撰文/李言

百貨不香了,便利店和綜合超市遇瓶頸,那麼,日本零售市場的下一個主角是誰?

答案或許出乎意料:唐吉訶德(Don Quijote)。

在日本經濟「失去的30年中」,唐吉訶德母公司PPIH卻實現了銷售額連續36年增長,直追7-11、永旺和優衣庫,成為日本上市企業中的「奇蹟」。

數據顯示,2024年赴日外國遊客達到3686萬人,其中超過兩成光顧了唐吉訶德。這意味着,每五個遊客中,就有一人走進這家折扣店。其近一財年的免税銷售額達84.6億人民幣,甚至超過了百貨老大哥三越伊勢丹。

近日,PPIH公佈了「2035倍增計劃」,提出在2035財年實現銷售額超4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000億)的量化目標,並計劃未來十年「佔領日本市場」。這家以「折扣」聞名的零售商,將如何實現這一宏圖?

01

提前佈局「未來十年」零售市場

目前,PPIH的業務由四大板塊構成:折扣店業務(62.1%);綜合超市業務(19%);海外業務(15.5%);以及其他業務(3.4%)。顯然,唐吉訶德是集團的「主心骨」。

截至2025年6月期財年,PPIH銷售額為2.2468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92億),同比增長7.2%,實現連續36期收入增長。其中,折扣店與綜合超市銷售額合計達1.915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32億),營業利潤率達到了7.3%。

據PPIH判斷,預計到2035年,日本零售市場規模將擴大至130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33萬億)。在這塊巨大的蛋糕中,折扣業態預估將佔據約16%的份額。

近年來,日本通脹和實際工資下滑,使低收入羣體增加,消費者更加註重「省錢」和「便利」。而雙職工家庭的增多,又推動了對即食、省時產品的旺盛需求。與此同時,少子老齡化和地方人口流失正在加速零售業整合,繼承難題與成本壓力讓企業併購成為可能。

另一邊,外國居民持續增加,帶來新的需求,訪日遊客則被寄予厚望。更重要的是,信息差的縮小讓消費者更注重「真實價格」,從品牌商品轉向高性價比平替,從外出餐飲轉向家庭餐桌。這些趨勢無疑與折扣零售天然契合。

對此,PPIH規劃了未來十年「佔領日本」市場的宏偉目標。公司要求現有門店必須持續拉動銷售,實現同店的穩定成長。PPIH還將免税業務提升至戰略高度,其目標是打造專門面向遊客的零售體系。

最令人關注的是,公司計劃在小型商圈推出緊湊型「食品型折扣店」,目標是到2035年開設最多300家門店,規模接近行業領頭羊「LIFE超市」的門店數量(截至7月底為316家)。

02

連鎖商超「食品爭奪」愈演愈烈

截至2025年6月,PPIH在全球共有779家門店,其中日本本土655家,北美76家,亞洲(除日本)48家。在日本市場,其門店主要由兩大品牌構成:唐吉訶德主力店共525家,綜合超市UNY共130家。

毋庸置疑,PPIH多年來在折扣零售戰場的磨礪,形成了獨有的商業優勢:唐吉訶德的商品策劃能力、UNY的生鮮採購優勢以及業態運營經驗。如今,集團的營業利潤率維持在相對高位,為其在食品業務上的進一步拓展提供了堅實的底氣。

當下,日本食品行業有幾大趨勢:

其一,據《日本超市協會》分析,2024年日本超市銷售額雖連續三年增長,但本質是「以價補量」——來客數減少,購買件數下降,單價提高。真正驅動增長的核心是食品:一般食品與生鮮農產品分別增長4.5%和4.4%,成為抵消行業疲軟的支柱。

其二,各零售企業的業態界限正日趨模糊。例如,連鎖藥妝店Cosmos的食品銷售佔比接近一半,GENKY甚至達到七成。同時,三大便利店巨頭(7-11、全家、羅森)也紛紛強化生鮮元素,並持續在冷凍食品和熟食領域發力。

其三,連鎖商超呈現出「寡頭壟斷」趨勢。在覈心商圈,永旺、LIFE、OK等連鎖企業正穩步推進開店計劃,並逐步擴大其市場份額。這種趨勢正在擠壓當地中小型超市和商店街食品店的生存空間。

簡言之,誰能在「食品」上做得更深、更強,誰就能把握住消費者的日常需求,並牢牢把握主動權。

日本瑞銀證券分析師風早隆弘表示,零售企業間的盈利差距正持續擴大,像PPIH和OK超市這樣的企業,已經構建了成熟的盈利模型,優勝劣汰和戰略整合已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而PPIH的規劃,正是對未來十年日本零售市場的前瞻性佈局。

03

打造「食品導向型」唐吉訶德

前文提及,PPIH計劃「佔領日本」市場。這並非空口無憑。

截至目前,唐吉訶德已在日本全部47個都道府縣開設門店。而PPIH此次的目標十分明確,即見縫插針,填補區域市場的空白。公司將重點佈局三大類門店:路邊店、城市鐵路沿線店,以及遊客專門店。屆時,集團門店總數有望突破1000家。

其中,新業態店「食品導向型·唐吉訶德」無疑是重頭戲。

嚴格來説,唐吉訶德過去也曾嘗試過「食品超市+折扣店」的複合業態,但這些更多是業態融合,而不是建立一個獨立、標準化的品牌。而在現有門店里,食品品類的銷售佔比僅約30%左右,遠低於典型食品超市。

根據PPIH的規劃,新業態將徹底顛覆唐吉訶德原有模型,將食品佔比提升至60%,非食品佔比從約65%降至25%。其2035財年的目標是:開設250-300家門店,淨銷售額達6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91.7億),營業利潤36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7.5億),營業利潤率維持在6.0%左右。

據悉,「1號店」將由集團旗下的「PIAGO超市」改建而來。店鋪主要為1至2層結構,面積約1650平方米,與普通食品超市的規模相當。新店預計將於2026年年初開業,目前品牌名稱尚未最終確認。

新店將設立廚房提供現做熟食,並定位「折扣生鮮」。但其最大亮點,不僅是提供極具價格競爭力的日常食品,更在於保留了唐吉訶德「尋寶式」購物的基因。店內將同時陳列其擅長的自有品牌商品、美粧及家居用品,這種「尋寶」體驗,是一般食品超市無法比擬的核心優勢。

儘管食品實行折扣定價,但通過保持較高的非食品銷售佔比,可有效抑制毛利率下滑。而更高的銷售額有助於攤薄固定成本,降低銷管費率。因此,公司預計新業態店的銷售額和營業利潤都將增長1.5倍,達到一般超市盈利水平的兩倍左右。

寫在最后

從外部環境來看,消費市場的剛性需求正逐步向食品傾斜,折扣零售的潛力則在未來十年愈加凸顯;就內部邏輯而言,唐吉訶德在雜貨和非食品領域的成功,已經證明了其在商品企劃與運營上的獨特優勢,而切入食品市場,就是它拓展版圖的自然選擇。

可以預見,零售市場的核心競爭正在從「誰更能製造驚喜」轉向「誰更能滿足日常」。食品正是高頻、剛需的代表,一旦唐吉訶德的新業態跑通,不僅可能改寫超市行業的格局,也很可能改寫日本零售巨頭的座次。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