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5 16:38
運營商財經網 李廣艷/文
1938年出生的力帆汽車創始人尹明善今年已87歲,在把力帆摩托車做成全國摩托車老大后,他讓力帆進軍汽車領域,但他可能沒想到,力帆汽車已離他越來越遠了。力帆不再姓尹,甚至連力帆的品牌名字也漸行漸遠。
力帆汽車經營不善 已經倒了好幾次手
近日,吉利汽車宣佈整合智能駕駛團隊,涵蓋極氪智駕團隊、smart智駕團隊等,雖然具體細節尚未披露,但千里科技無疑是此次整合的核心之一。
千里科技就是之前的力帆科技,幾年前力帆破產重整,隨后吉利實現對其絕對控股,如今接手還沒幾年,力帆科技不但改了名字,一把手也不再是「吉利系」高管,吉利這是又要轉手?
力帆科技成立於1992年,其前身為力帆汽車,由前重慶首富尹明善創辦,不過,力帆是靠摩托車製造起家的,曾在摩托車領域風光一時,2004年時,尹明善斥巨資收購重慶專用汽車製造廠,改名為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自此之后才正式進軍汽車行業。
然而,力帆汽車並沒有達到力帆摩托創造的輝煌,在經營上逐漸顯現出不少問題,爲了扭轉局面,2018年底,力帆科技將子公司重慶力帆汽車的全數股權賣給理想汽車,這也成了理想的第一塊跳板。自此,理想擁有了造車資質,一路高歌猛進,但力帆仍面臨着一堆爛攤子。
2019年時,力帆實現營收74億元,同比下降32.35%,淨利潤更是暴跌1950.83%,降至-46.82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85%;2020年上半年,其賬面現金僅13.8億元,卻揹負了200多億債務,同年8月份,由於供應商申請破產,力帆汽車進入重整階段。隨后,吉利參與重整,併成功入主力帆,在2022年實現了對力帆科技的絕對控股。
借吉利之手「重生」
吉利入主后,尹明善卸任董事長,由吉利系高管全面接管,一方面注入資金、供應鏈和換電技術,將其從債務泥潭中拉出;另一方面,將力帆科技的業務重心轉向換電市場和B端市場,陸續推出楓葉和睿藍兩個換電新能源汽車品牌。
數據顯示,2021年和2022年,力帆科技銷量分別為3862輛和5.6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0.18%和1371.15%。能夠看出,吉利接手后,力帆科技業績有所好轉。
不過,2023年時,力帆科技營收下滑21.79%,淨利潤下滑84.35%,扣非淨利潤更是虧損1.35億元,不知是否吉利汽車對力帆科技厭倦了,還是力帆汽車依舊被看好,總之,這個時候,一個叫「印奇」的人出現了,力帆科技又迎來了新的轉機,似乎有了「新主人」。
力帆科技的新主人
印奇是誰呢?AI視覺領域「四小龍」之一的曠視科技創始人,如今擔任千里科技董事長。
資料顯示,印奇出生於1988年1月,今年才37歲,擁有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及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科學(智能傳感)碩士學位。
2024年7月,印奇旗下的重慶江河順遂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以24.3億元受讓吉利科技集團間接持有的力帆科技19.91%股份,印奇也據此成為力帆科技的重要股東;同年11月,印奇被選舉為董事長,由尹明善一手打造的力帆,迎來了年輕的掌舵人。
印奇個人不可能有那麼多錢,他代表的應該是曠視科技,是曠視科技想造汽車,因為小米、華為等科技企業都來造車,曠視科技的創始人可能被刺激得癢癢的。
又是「去力帆化」 離尹明善更遙遠了
印奇上任后最大的變化,一是改了公司名稱,二是發力智能科技。
2025年2月12日,力帆科技發佈公告,將公司名稱由「力帆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重慶千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也由力帆科技變更為千里科技。
看似是普通的企業更名,其實不然,公司的戰略方向已經發生重大變化,這是否意味着,吉利要退居幕后,放權對於力帆的管理經營?
與此同時,今年6月,千里科技還引入王軍擔任公司聯席總裁,全面負責科技業務板塊,包括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核心領域。王軍是華為車BU首任總裁,曾主導華為HI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研發與落地,推動了華為與北汽、長安、廣汽等車企達成合作。
據悉,吉利控股行政總裁桂生悦曾表示,吉利要與千里科技一起打造「第二個華為」,只有這樣,吉利纔可能在未來的智能化、自動駕駛方面取得領先。
吉利和印奇商量得這麼來勁,壓根就沒尹明善啥事,連「力帆」的名字都被廢掉,表明人家根本就看不上「力帆」這個品牌名字,生怕被歷史拖后腿。
尹明善的「力帆科技」看來要壽終正寢了。